悦康药业财报阅读初体验(二)关于集采对悦康产品利润的探究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12喜欢:9

悦康的主要产品

在2020年报中我们可以知道,悦康的主要产品线覆盖心脑血管、消化系统、抗感染、内分泌以及抗肿瘤等 12 个用药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注射用兰索拉唑、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明可欣、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产品。

通过上一篇文章《悦康药业财报阅读初体验一》我们知道目前悦康的各类营收如下:心脑血管类21.6亿、抗感染类11.8亿、消化系统4.9亿、糖尿病2亿、原料药1.4亿,其他0.5亿,心脑血管+抗菌类占营收过75%。

在死磕和老D的分析中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不受到集采影响,先不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那我们这里讨论一下,除了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以外,其他产品如果收到集采,那么影响几何?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得清楚一个问题:

除了银杏提取物注射液以外的其他产品利润有多少?

作为公司披露的营收中以治疗领域分类的,而其中占比最大的为心脑血管类,而其中心脑血管的主要产品为银杏叶提取液+天麻提取物注射液为主,所以这里我们就以心脑血管类营收代替银杏叶提取液的营收,当然我们也可以初略计算一下,以医保24元一支的价格,2020年财报的P25中披露,总共售出103922800支,共计营收103922800*20≈20亿。

刨除银杏叶提取液注射液以外,其他还有占比接近20亿,占比50%营收的仿制药收入,此类药利润如下:

由此看到,从净利润的占比看,其他药物(除去技术服务和其他收入)的利润大约为8亿,占比约为28%

那么这部分利润在参加集采之后利润是否会大幅下降?

集采价格和数量

幸运的是,在年报中我们查询到以下信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在第三批国家集采中标了

这部分的采购量为1107360*60片=66441600(6.6千万片),每瓶的价格为7.6元。

集采的数量和价格我们知道了,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是,

集采之前的每瓶价格是否下降了?

我们在年报的24页可以看到有分产品品类的营收,而并没有细分产品的营收,但是在主要产品的披露中治疗糖尿病的主要产品正好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那么就简单了。

去年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销售售价是多少?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知道第三次集采的销售是否算在今年的营收里面?google第三次集采可以看到时间为2020年8月,那么接近半年时间从企业生产的角度大概率是算到了今年的营收中。

而且处于年中的时间,我们只需要算今年的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平均成本是否大于7.6一瓶即可,在年报中我们找到以下信息:

则我们能计算去去年全年未集采+集采混合之后的销售单价为:

那么2020年每瓶的生产二甲双胍缓释片的销售大致价格为 [营收/销售量(片)]*60片,计算结果为:[205011533/1268080000] * 60 ≈ 9.7元,大于7.6 价格降幅为 21%,小于平均降幅,这里可能侧面也说出了悦康的原来成本足够低,售价低。和第一篇文章中的结论悦康的生存能力强相吻合。

当然因为这里的集采是八月份开始的,所以按照全年的来看售价应该降幅要大于21%,在年报中并没有找到准确额售价,好在招股说明书中我们看到下述信息

集采的单价降幅为:

30片一瓶的成本在2.x元,对于售价来说这里简单的乘以2,原来的售价为12元,集采之后售价7.6,所以售价降低为(12-7.6)/12 = 36.6%,符合我们上诉对于售价降价大于21%的判断。

集采的毛利率降幅为:

那么60片的成本在4.5元左右,集采产品一瓶的毛利率在(7.6-4.5)/7.6 = 40%,从原来毛利率61%下降约21%,同时因为集采原因,销售成本会有所下降,所以毛利率降幅应该小于21%。

同时我们2020的财报中也发现糖尿病的披露中,毛利率是同步下降了10%(小于20%),这里应该是因为年中采集下降的毛利率被平摊了,不过不超过20%毛利率下滑还是成立的。

那么在下滑20%的毛利率情况下,销量需要提升 毛利率*单价*销量 = 0.8毛利率*单价*n销量,n=1.25,销量需要提升25%可以保持利润不下滑。

另外,今年净利润1亿,相比去年的[2亿/1.41]*61%=0.8亿,上升20%。毛利率下滑10%,净利润却上升了,只有一个原因:销量上去了。我们可以看到营收增加了44%>25%。

另外一个需要思考的是

为什么公司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产品在招股说明书中排名前三,还能够能够提升销量?

我们在招股书中发现,公司给出了如下的解释

同时还发现,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在2019的产能利用率是没有拉满的,2020的产能没有达到上限,并且销售增加导致了该产品的营收上升。

另外一个有用的信息是,2018、2017的产能利用率虽然相近,但是2018的营收却比2017翻倍,说明从2017年开始公司开始了这个产品线的扩产,公司的该产品从2017年开始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2019销售下降,2020年又开始恢复,具体原因未知(后续考证)。

有趣的是查阅其他资料发现,虽然公司几款产品公司的排名前三,但是市占率却远远和top1还有很大的空间。

关于公司的其他几个同样如此,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目前产能大约25亿粒/年,2017-2019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3.63%、111.1%、98.42%,供不应求。本次IPO募集资金有1亿元用于扩产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投产后新增产能50亿粒/年,总产能达到75亿粒/年。公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19年销售额2.47亿元,投产后销售额将达到7.41亿元,为上市公司带来4.94亿元的增量收入。

综上的所述的几个原因,我们可以发现,针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产品:

1.毛利率下降小于20%、销量上升大于25%。

2.集采虽然导致了单品的毛利率下降,但是销售成本有一定下降。

3.公司该产品生产从2017年开始供不应求,并从当年开始扩产能,2019年销量下滑之后2020继续增长。

4.公司的产品销售排名靠前,但是市占率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那么关于集采的结论就已经出来了

1.对于被的集采产品,如果能够通过集采把市场打开,尽管毛利率会有所下降,但是通过销售量的提升,是可以通过增加营收,利润继续增加的。

2.对于市占率较小,销售成本较大的,且生成成本有优势的企业,集采不仅不是坏事,还能够提升净利率。

3.关于 @死磕新城一千天   @明势小屋   @三秦老汉   分析的目前占比大头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的集采影响逻辑推导,类比该产品同样是成立的,集采会降低售价,但是会减少该产品最大的成本-销售成本,并会增加注射液的销量,并在该银杏提取液市场扩量的阶段,提升净利润。

 $悦康药业(SH688658)$   
  

全部讨论

2021-06-24 12:41

集采影响还是相当大的,昨天公布的第五次集采结果:惠迪森独家中了包头孢呋辛注射液(悦康非自产的又名明可欣),齐鲁和绿十字制药两家包了头孢曲松注射液。这两种药占悦康营收近30%。
价格优势也不明显,悦康0.75克售价14元,而这次友商报价为1.5克9.9元,折算后相当于悦康售价的的零头了。

2021-06-24 13:05

兄弟。现在这个股价对于这个公司来说高估了还正常 没有分析啊

2021-06-24 12:26

综合判断,集采中性,但遗漏一点,由于参加集采需要进行药品一致性评价工作,这项工作成本是5年减利润4亿。

2021-06-24 12:41

企业是个好企业(上班的路上每天都路过悦康),只是还没受到足够多的资本的青睐

2022-07-15 09:04

净利润搞错了吧?一共也才5个多亿,何来20亿心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