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宁远:难望行业龙头项背 盈利能力趋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生物医药产业虽然今年在A股市场走势不佳,但具有研发概念的公司仍然是资本市场的关注的焦点。近期,又有一家CRO和CDMO企业要向深交所创业板发起冲击了。这家公司就是北京六合宁远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六合宁远”),但与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等行业翘楚相比,六合宁远的企业规模、研发能力都是行业领军企业的零头。

在股市中,CRO、CDMO等被俗称为“CXO”概念,即医药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公司,是一种专注于医药行业的服务提供商。企业主要承接新药研发、临床试验、药品注册、生产制造等业务,帮助制药企业减轻运营压力,提高效率。

众所周知,在高科技产业中,往往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六合宁远能以何本领立足强手林立的“CXO”行业,投资者们或许还要观察。

尚难挑战业内龙头

六合宁远是一家专注于小分子药物化学合成领域的专业CRO和CDMO服务提供商。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小分子药物化学合成CRO、小分子药物化学合成以及药物分子砌块业务。

CRO和CDMO是什么呢?

CRO指合同研究组织,通过合同形式为医药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研究服务的商业化机构;CDMO指定制研发与生产业务,通过合同形式为医药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委托工艺研发及定制生产的商业化机构。

近年来,随着新药研发环境改善、药物审评加速、医药行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国内医药企业对医药研发需求的逐步释放;且得益于全球医药外包订单向亚太区转移,以及国内工程师红利带来的成本优势,国内CRO和CDMO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国内CRO和CDMO行业发展迅速亦带动国内CRO和CDMO企业快速成长。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以下称报告期),六合宁远营业收入分别为27,372.98万元、42,148.81万元、49,331.23和31,431.63万元,2021年和2022年的营业收入增长分别为53.98%和17.04%。

六合宁远预计2023年度的营业收入为59,000.00万元至63,000.00万元,较2022年度同比增长19.60%至27.71%。

从增速上看,六合宁远的增速似乎还不错,但与行业龙头相比,却还有着巨大的差距。

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等龙头企业一方面凭借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逐渐发展壮大并积极布局,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仿制药、原料药企业、科研试剂供应商等凭借各自优势相继进入市场,国内CRO和CDMO行业的竞争有所加剧,对行业内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研究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药明康德全球制药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公司提供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属于医药研发服务行业,药明康德通过自身的研发和生产平台,为客户赋能,助力客户更快更好地进行新药研发。药明康德主营业务涵盖CRO、化学药物CDMO、细胞和基因治疗CTDMO(合同检测、研发和生产)等领域。2022年营业收入达393.55亿元。

康龙化成是一家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业务遍及全球,致力于协助客户加速药物创新,提供从药物发现到药物开发的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服务。2022年营业收入达102.67亿元。

凯莱英是一家全球行业领先的CDMO企业,主要致力于全球制药工艺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为国内外大中型制药企业、生物技术企业提供药物研发、生产一站式CMC服务。2022年营业收入达102.55亿元。

六合宁远虽然2022年的营业收入接近5亿元,但与行业龙头相比,六合宁远受制于起步时间较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实力欠缺等因素,六合宁远在收入规模、研发实力等方面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就只能望其项背了。

财务情况难言理想

六合宁远不仅营业收入规模较低,盈利水平其实也并不优异。

招股书显示,六合宁远报告期的净利润分别为3,449.44万元、7,689.64万元、8,779.13万元、5,562.2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65.49万元、7,676.10万元、8,794.40万元、5,566.0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35.26万元、6,259.56万元、7,510.89万元、4,524.61万元。

六合宁远预计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800.00万元至10,500.00万元,较2022年度同比增长11.43%至19.39%;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900.00万元至8,600.00万元,较2022年度同比增长5.18%至14.50%。

从利润数据看,六合宁远

报告期内,六合宁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76.04%、81.55%、85.41%和81.29%。

报告期内,六合宁远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分别为830.23万元、1,416.54万元、1,283.51万元和1,041.40万元,主要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等。

2023年前三个季度,六合宁远扣除所得税影响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1,417.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71.47万元,主要是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较多等原因所致。

那政府补助到底有多少呢?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六合宁远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784.47万元、1,259.81万元、1,151.30万元和969.51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08%、13.93%、12.04%和15.19%。这意味着,如果六合宁远未来不能获得政府补助或者获得的政府补助显著降低,将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另外,六合宁远及子公司烟台宁远、上海罕道均为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均执行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未来如果公司及子公司不能持续符合享受相关税收优惠的条件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的整体税负将增加,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看,六合宁远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化学合成CDMO业务及化学合成CRO业务,这两项业务的合计收入分别为22,414.91万元、37,277.71万元、45,187.96万元和29,550.87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2.05%、88.47%、91.64%和94.03%。

报告期内,六合宁远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4.71%、47.26%、47.38%和44.69%,表面看呈现较为稳定的态势,但化学合成CRO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4.06%、36.65%、23.48%和-23.39%,呈现下降趋势。六合宁远表示,一方面是由于人员快速扩张以及搬迁至新实验室后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叠加短期内受到投融资热度减弱、医药市场增速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2023年上半年,六合宁远化学合成CRO业务毛利率为负,主要是该业务是药物早期开发阶段的重要研究内容,化学合成CRO业务是小分子新药研发化学合成一站式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前端化学合成CRO业务引流并提供CRO+CDMO一站式服务,有助于化学合成一站式布局和业务拓展。自2022年起下游部分生物科技公司(Biotech)投融资形势承压,且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