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香港零食连锁】小僧看好$良品铺子(SH603719)$的一个原因是,线下渠道的专业化,即品牌零售连锁。这在香港这样高度人口密集、平均消费力高的香港显得尤为明显。

小僧走访了三家线下零食连锁店。在香港,主流的零食均来自日本,这三家性价比零食也不例外。

香港的日本饮食文化在70、80年代开始兴盛。零食物语($四洲集团(00374)$ )创始人戴德丰表示,自己70、80年代开始做日本零食代销生意时,香港本土充斥着廉价、选择少的本土零食。 

759阿信屋($CEC国际(00759)$)也是日式零食屋。产品以日本进口为主,原本以街边店为主,后来开始转向社区店,服务当地百姓。阿信屋不算传统意义上的零食店,16年的一次采访中,林伟骏表示仅有1/3的销售收入来自零食。而20年的半年报中,阿信屋指出“零食乏力、米面粮油蛋为增长主力”。阿信屋更像是一家寻常百姓家门口的食品小卖部,卖的是平价日本饮食。

有意面酱汁。

也有自有品牌的产品,比如米、塑封袋等。

阿信屋走会员模式,免费注册办理,会员额外7.5折。

横丁零食类似零食物语,但店面规模更小,且开在街边店为主。装修给人感觉更昏暗,至今也没官方网站。

最大的结论还是零食品牌零售逻辑的可行性在香港这边得到了验证。此外,有几处共性可以总结:

1. 香港零食连锁更像“代购”,主要上日本选购零食,自建门店渠道进行销售;

2. 香港零食连锁是以渠道为核心,鱼龙混杂的选购来自各地区(以日本为主)、各品牌的零食产品,辅之以自有品牌。这样的模式在国内生根发芽的例子就是“零食很忙”模式而非良品铺子模式。

后端是“代购”,前端是“零售”。

全部讨论

2021-08-16 23:26

没看明白,这篇文章的结论应该是看好零食很忙这种代购模式吧,良品不是这种模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