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热和首航高科说几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29喜欢:11

$首航高科(SZ002665)$ 

本来准备五一期间说几句,不过昨天到家已经接近十二点了,就算了。

一、关于光热行业的发展前景

五一跟几个大机构的基金经理朋友交流了一下,虽然有不少卖方大佬在推,但目前机构对于光热的态度仍然是没有深入研究,主要还是因为目前新能源的筹码结构确实很垃圾,大家也不愿意研究,不过我提了几句之后,几个朋友还是表现出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并准备回去学习,只是还是想等更好的时机。

但是从产业端和政策端看,光热这里面临一波产业化的发展是必然的。从政策端看,通知和白皮书我就不说了,大家应该都看过,定位给的很高,定义成了新能源产业新的增长点,就不赘述了。主要重点再强调一下产业端的逻辑变顺。

一是从与光伏比变为跟储能比,目前的光热度电成本是0.6-0.8元,跟锂电池的度电成本相当,但相对锂电池仍有安全、稳定、储能时间长、生命周期长的明显优势(锂电池还要考虑更换、衰减、安全、消防等等等等);

二是储能产业高速发展期到了,风光的不稳定性大家都是知道的,这次ZZJ会议第一次提到储能,后面各大能源公司的发展重点,懂的自然懂,光热作为大规模的成熟储能方式,必然迎来大发展的机遇,跟以前搞研究,搞示范是不一样的,所以没必要拿以前的发展失败来说事;

三是大基地对光热的必须性,十四五十五五大基地目前规划455GW(以笔者在政策研究制定部门工作的经验来看,西北以后将成为类似于曾经四川、贵州这种水电基地,成为能源大后方)。这部分光热的渗透率拉到一半甚至以上是很有可能的,算一半230GW左右,按1:7.5的配储算(目前普遍1:6-1:9),光热的需求大致是30GW(与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29GW规模相当),市场空间不会低于5000亿。

总的来说,光热这个行业确实迎来了发展拐点,未来几年会走过从0到1,从1到10的过程,当然,也会涌现出许多公司。

二、关于首航高科

要押注光热板块的炒作,目前的市场确实是首航高科弹性最大,但不可回避的是,这个公司的遗留问题和潜在风险确实存在,简单说几点风险所在。

一是实控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实控人目前不到3%的股份,要说其能完全大公无私的搞好公司,打死我也是不信的,毕竟当年拿自己的股份对赌亏麻,对赌的电站留在了上市公司成了目前的主要资产,自己的股份全部赔出去了,心里肯定是想着找补的,但目前把上市公司搞垮,也是完全不符合他们的利益的,最大的可能如下:把上市公司的名气和资质做好,争取多拿标或者自己修电站,然后把工程分包给各路关联人,以上市公司为核心来尽可能多的套取利益,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利益留在上市公司,毕竟这是根和核心。

二是技术迭代风险,至少目前来看,敦煌电站四年了仍没达到设计电量,甚至差了不少,与可胜技术的比就很难看了,虽然小定日镜相对大定日镜确实有15%左右的能量转换优势,但是敦煌电站确实过于拉胯(22年上半年电量不错,下半年又垮丝,说是汽轮机故障,希望是吧)。但是,这么大的市场,后来者也会努力挤进去,首航高科占了起手,但是如果不把握好机会,后面也难受。

三是资金压力风险,报表并表短贷14.8亿,长债1亿多,对外担保一共21亿,这些目前一年的财务费用是1.4亿左右,年利率大概8%。目前每年的亏损基本来自己减值计提和财务费用,特别是短贷的周转偿还压力,会对首航高科的正常运营造成较大影响(为了不暴雷钱在账上不敢用很正常。)

总的来说,公司确实迎来了发展大机遇,实控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也想把公司搞得比现在好很多,但是,前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实不少。

三、关于首航高科的近期几件事

(一)国银金租可用16年的14亿贷款

这个如果能办下来,其实是除了产业端目前能看到的真正大利好。一是可以解决掉首航高科的周转压力,让其可以安心做业务;二是每年可以节约大量的财务费用,假设这14亿是全额用来置换目前账面上14亿的短贷,按3%年利率算的话每年可以节约接近7000万的财务费用,可以极大地改善报表质量(国银金租近期几笔融资租赁的利息分别是2.3%/2.5%/3.3%,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下),至于项目建设资金,则完全可以以项目去做开发贷,目前几大行的利率也就在3%-4%之间,完全算的过账。

(二)一季报

从报表看,几个中标的项目一季度还没开工,应该都是4月份开工,二季度会有体现,所以一季度的报表其实没啥特点和参考性,亏了一个多亿,其中五千万是计提,整体跟去年是差不多。营收有上升,可能是光热电站的发展量有恢复。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二季报和持续中标情况。

(三)营业范围改变

已经到去改营业范围的阶段,那么大概率是自己的汽轮机、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到了产业化初期阶段,算是个利好,主要看后期审批如何。

(四)董事会到期

今年4月份董事会已经到期,到了改组的时候,这个阶段应该会有强博弈,至少三黄应该要给甘肃国资一些承诺,才可能继续把持住董事会,看结果如何,偏利好吧。书记也去参观过了,投了那么多钱,甘肃国资应该也是想搞好的,但夺权概率不大,应该是提要求,类似一票否决权什么的。

总的来看,确实从中短期来看,现在是首航高科最差的时候,有比较大否极泰来的希望,几个遗留问题如果能处理妥当,个人觉得现在博弈性价比是比较大的(5000亿市场,算上卖设备一起能拿下30%,都是1500亿市场,15%综合净利润也有200多亿利润,300亿市值不过分,这里暂且不算他自己是不是能拿下几个大型的多能互补电站),希望公司能把握住产业端机会,抓紧做大,在这点上各方利益诉求是一样的。

PS:三黄是真的菜,在让人失望这件事情上从不让人失望。

#首航高科# #西子洁能# 

精彩讨论

红色大姨妈2023-05-04 16:16

说实话,这只票是我一个电力设计院的朋友推给我的。然后自己就研究资料,当时看到了你去年8月31号的“被市场误判的光热遗珠”的那篇帖子,然后果断入坑,期间40%的利润未减仓,然后不断加仓,不断被套(这是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仓位控制做得稀烂),年初连续下跌的时候也是有点麻木了,期间很多次想一割了之。可总是在这时都会问自己,当初买进的理由是什么?困境反转的逻辑变了没有?基本面有没有持续改善?然后找到理由,继续相信光。可是股价走势总是事与愿违,我不知道,困境反转这个词不管是之于首航还是我,是否真的回来,但是依旧相信。股市总是反人性的,也许最艰难的时候就是将迎来新生的时候。感谢你和“一道霞光”,你两的发文让我总是让我在内心挫折的时候,让我相信,还是有人在一路同行。

一样的风景2023-05-04 21:29

三黄虽有不足,但还是有眼光和魄力,砸锅卖铁也要把光热发电做大做强,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首航只有退市一条路了。对三黄来说,结果也是惨烈的,自己的股权几乎丢尽,给首航争取到困境逆转的希望,就这点来说,值得尊敬。

全部讨论

2023-05-04 16:16

说实话,这只票是我一个电力设计院的朋友推给我的。然后自己就研究资料,当时看到了你去年8月31号的“被市场误判的光热遗珠”的那篇帖子,然后果断入坑,期间40%的利润未减仓,然后不断加仓,不断被套(这是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仓位控制做得稀烂),年初连续下跌的时候也是有点麻木了,期间很多次想一割了之。可总是在这时都会问自己,当初买进的理由是什么?困境反转的逻辑变了没有?基本面有没有持续改善?然后找到理由,继续相信光。可是股价走势总是事与愿违,我不知道,困境反转这个词不管是之于首航还是我,是否真的回来,但是依旧相信。股市总是反人性的,也许最艰难的时候就是将迎来新生的时候。感谢你和“一道霞光”,你两的发文让我总是让我在内心挫折的时候,让我相信,还是有人在一路同行。

2023-05-04 21:29

三黄虽有不足,但还是有眼光和魄力,砸锅卖铁也要把光热发电做大做强,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首航只有退市一条路了。对三黄来说,结果也是惨烈的,自己的股权几乎丢尽,给首航争取到困境逆转的希望,就这点来说,值得尊敬。

2023-05-05 09:07

如果这个公司真的没了三黄,那么首航还能做下去吗?技术到底归谁?我觉得章程也要保障他们的利益

2023-05-12 08:59

西子洁能如何

2023-05-05 06:39

关注下

2023-05-04 21:59

记得本月24号,对修改《章程》(重点第九十六条)第7项投反对票。

2023-05-04 20:57

会不会低位增发部分股权给三黄鸡?

2023-05-04 15:20

三黄这么菜,有没有可能甘肃国资通过资本运作把三黄踢出董事会,另找能人管理?

2023-05-04 14:35

高屋建瓴

2023-05-04 13:57

首航还能自己生产汽轮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