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购买保险意愿增强 如何配置才能避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近日,央视财经发布的《2019-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显示,因疫情影响,年轻人的消费观也在随之发生改变,其中保险消费以19.14%的占比排在2020青年人花钱排行榜的第六位。

此外,多项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增长、收入增加,年轻人购买保险的意愿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配置保险产品,既有效满足自身需求,又能减少因不当保险消费带来的损失,需要年轻人睁大眼睛。

保险成年轻人第六大消费

据了解,《2019-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是央视财经《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推出的财经大数据之一。该大调查经过累计调查近130万中国家庭,平均回收率超过85%,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民生感受性调查。

本次《2019-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从青年人消费观、消费热点、消费预期、消费模式等十个维度进行了数据发布和分析。其中,2020青年人花钱排行榜前六位的是教育培训(32.44%)、住房(31.53%)、保健养生(26.11%)、旅游(25.75%)、文化娱乐(24.85%)和保险(19.14%)。

实际上,年轻人对于“保险”的关注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去年,艾瑞咨询与中国平安、三联生活周刊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22~35岁年轻群体保险白皮书》显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风险及压力,年轻群体中有81.2%的人购买了自己认为必需的保险。在年轻群体对保险意义的解读中,63.8%的人是为了规避风险,此外还有62.4%的人是为家人提供保障。

上述保险白皮书还显示,89.2%的年轻群体至少拥有一份社保之外的保险,平均首次购险年龄为23.2岁。其中,金融从业者、房地产建筑行业从业者、互联网从业者是购保行业的前三位。

数据显示,压力越大越爱买保险。其中,年轻群体健康险购买比例高达73.3%,压力评分越高的群体购买过健康险的比例越高,对自己工作压力评分9~10分的群体80%以上购买过健康险,该群体中40%的人愿意每年投入5000元以上购买健康险。

分析认为,除了日常工作生活压力,此次疫情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年轻人的风险保障意识。

买对保险需要做到“四看”

年轻人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但如何购买保险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很多消费者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保险产品,不知道哪些适合自己,甚至有些人会因为消费冲动而盲目购买保险。

购买保险“因人而异”,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应做到“四看”。

第一是“看需求”。年轻时偏重家庭经济责任,被保险人一旦发生风险,相关保险可以为父母、配偶提供部分经济支持;中年时偏重子女教育储备和养老储备,同时对于健康保障的需求也逐步增加;老年时偏重养老和健康护理等。

第二是“看产品”。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和定期寿险等保障成分相对较高,此类产品能转移突发风险带来的损失;分红保险、年金保险等具备储蓄和投资的功能,具有子女教育和养老规划需求的消费者可以考虑。

第三是“看收入”。消费者要充分考虑风险对自身和家庭的影响程度来设定保额,保费支出占年收入的5%~15%比较合适。

第四是“看条款”。购买保险时,消费者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对于不清楚的条款,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明确保险“保什么”和“不保什么”。

买保险来友邦,竭诚为您服务。 微信780554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