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发文布局未来产业,上奇发布2023十大未来产业运行报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遍应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本报告以未来产业为研究对象,覆盖氢能、储能、人工智能、类脑智能、计算、光电通信、空天技术、自动驾驶、量子通信、卫星及应用10个领域,从企业主体、股权融资、科技创新三个维度对未来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画像,数据统计时间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

上奇产业通“未来产业”频道

一、企业主体

存量企业: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存量及增量均为第一

从企业存量来看,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未来产业中,人工智能、空天技术、卫星及应用领域相关企业数量较多,分别有70890家、32043家、28789家。从企业增量来看,2023年1-12月,人工智能、卫星及应用、空天技术领域新增企业数量较多,分别新增企业4478家、3057家、2978家。

图1 全国未来产业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涉及未来产业的企业主要集聚在广东省人工智能、北京市人工智能、江苏省人工智能、上海市人工智能、浙江省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数量均超6000家。

图2 未来产业存量企业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新增企业: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新增企业数量较多

2023年全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浙江省氢能、广东省卫星及应用、广东省空天技术产业新增企业数量较多,新增企业数量均超400家。

图3 2023年未来产业新增企业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企业分布:人工智能产业上市企业、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均位居第一

从金字塔结构来看,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从上市企业数量来看,人工智能、储能、光电通信产业涉及企业数量较多,分别有上市企业1102家、531家、361家;从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来看,人工智能、计算、储能产业涉及企业数量较多,分别有专精特新企业6035家、1815家、1527家;从高新技术企业来看,人工智能、卫星及应用、空天技术设计企业数量较多,分别有高新技术企业11890家、3298家、3231家。

图4 全国未来产业金字塔结构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二、股权融资

融资总览:人工智能产业融资事件数量及融资金额均位居第一

从融资事件来看,2023年全年,人工智能、计算、储能产业发生融资事件较多,分别发生融资3164笔、767笔、764笔。从融资金额来看,人工智能、储能、自动驾驶产业累计融资额较高,2023年全年,分别融资4915.17亿元、1528.99亿元、1106.86亿元。

图5 2023年未来产业融资事件及金额分布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热点区域: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融资事件较多,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融资金额较多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3年融资事件主要集聚在广东省人工智能、北京市人工智能、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分别发生融资事件630笔、569笔、409笔。2023年融资金额主要集聚在上海市人工智能、北京市人工智能、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累计融资额分别为1020.75亿元、928.43亿元、720.89亿元。

图6 2023年未来产业融资事件及金额分布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图7 2023年未来产业融资金额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产业A轮融资

从融资事件轮次分布来看,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A轮、天使/种子轮、战略投资轮发生融资事件最多,分别发生1062笔、508笔、465笔。从融资金额轮次分布来看,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IPO轮次累计融资1135.49亿元,为这一年融资金额最高的产业和轮次。

图8 2023年未来产业融资事件轮次分布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图9 2023年未来产业融资金额轮次分布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三、科技创新

存量专利:储能产业专利授权量位居第一

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储能产业专利授权量第一,其中发明专利276331件、实用新型专利706679件、外观设计专利21412件。从专利类型来看,授权发明专利中,人工智能、储能、卫星及应用专利数量较多,分别有321567件、276331件、75146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中,储能、人工智能、光电通信产业专利数量较多,分别有706679件、444555件、183255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中,人工智能、卫星及应用、储能产业专利数量较多,分别有127921件、26255件、21412件。

图10 未来产业存量授权专利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新增专利:氢能产业新增授权专利数量位居第一

2023年,氢能产业新增专利数量较多,其中新增发明专利10098件、实用新型专利11937件、外观设计专利981件。从专利类型来看,授权发明专利中,氢能、空天技术、类脑智能新增专利数量较多,分别新增10098件、2305件、1053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中,氢能、空天技术、类脑智能新增专利数量较多,分别有11937件、1015件、189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中,氢能、空天技术、类脑智能新增专利数量较多,分别有981件、124件、58件。

图11 2023年未来产业授权专利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存量标准:人工智能产业参研标准数量位居第一

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存量标准数量较多,分别有国家标准535项、行业标准508项、地方标准492项、团体标准1598项、企业标准72项。从标准类型来看,国家标准中,储能、人工智能、卫星及应用参编标准数量较多,分别参编597项、535项、266项;行业标准中,储能、人工智能、卫星及应用产业参编标准数量较多,分别参编1069项、508项、334项;地方标准中,人工智能、储能、卫星及应用产业参编标准数量较多,分别参编492项、171项、159项;团体标准中,人工智能、储能、自动驾驶产业参编标准数量较多,分别参编1598项、729项、237项;企业标准中,储能、人工智能、光电通信产业参编标准数量较多,分别参编78项、72项、45项。

图12 未来产业存量标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新增标准:人工智能产业新增标准数量位居第一


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新增标准数量较多,分别新增国家标准70项、行业标准38项、地方标准84项、团体标准323项。从标准类型来看,国家标准中,人工智能、储能、卫星及应用参编标准数量较多,分别参编70项、47项、16项;行业标准中,人工智能、储能、卫星及应用产业参编标准数量较多,分别参编38项、23项、13项;地方标准中,人工智能、卫星及应用产业参编标准数量较多,分别参编84项、23项;团体标准中,人工智能、储能、自动驾驶产业参编标准数量较多,分别参编323项、115项、51项。

图13 2023年未来产业标准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上奇产业通

进入“上奇产业通”获取报告全文

#未来产业# #七部门发文布局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