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海南矿业ESG治理经验:坚韧致远,立业为善,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2年9月15日14:00,海南辖区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开启。自上市后连续8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将ESG的治理目标纳入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纲要、公司首份ESG报告与2021年年度报告同步披露……海南矿业(601969)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何婧在业绩说明会上梳理了海南矿业的ESG发展之路,并围绕ESG领域的一些实践和感悟进行了分享。

扎实推进三阶段工作 海南矿业ESG治理渐成体系

据何婧介绍,海南矿业近年来业绩的大幅改善为公司优化和提升ESG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自2014年底上市以来的发展,海南矿业的ESG治理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化到体系化,从他驱到自驱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从2015年到2020年,这一阶段海南矿业ESG工作的特点可以用‘以社会责任为主,践行朴素的ESG理念’来概括。” 何婧指出,由于彼时资本市场对ESG治理的重视和关注度还不够,同时海南矿业自身也面临主业单一、周期下行等经营压力,尚未建立ESG的工作体系,但在生产经营的具体工作当中已经自发地践行ESG的理念和要求。

具体来看,在环境领域,海南矿业始终秉承绿色环保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矿区的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自上市以来生态修复面积累计达62.37万平方米。2019年,公司石碌铁矿正式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在社会领域,海南矿业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上市以来纳税合计20.35亿元,对外捐赠约1200万元;公司定点帮扶海南省屯昌县新兴镇兴诗村实现全面脱贫、建设美丽乡村;同时,公司注重员工关怀,建立了特有的员工大病救助机制等。

何婧坦言,回顾这一阶段,海南矿业虽然已经围绕ESG的诸多方面开展了大量具体工作,但尚未形成体系化的管理和披露。“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出,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在ESG领域的工作和披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公司的控股股东——复星集团作为一家在ESG治理方面非常领先的港股上市公司,也对下属核心企业的ESG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在此背景下,公司的ESG治理也进入了第二阶段——正式开启体系化的工作阶段。”

2021年,海南矿业首次启动了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并于8月披露了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纲要,公司也将ESG的治理目标纳入了此次战略规划,在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坚持“绿色转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重点进行以新能源上游资源和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主的产业投资布局等ESG治理方向。

2022年3月,海南矿业首份ESG报告与2021年年度报告同步披露。该份报告依据《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指南》、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等规则要求进行编制,以案例、数据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围绕“双碳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两大责任专题,以及“治理、创新、绿色、安全、共赢、人文”六大议题,对公司在环境、社会和管治方面的情况进行披露。

何婧表示,自2022年下半年至2024年,海南矿业进入ESG治理的第三阶段——落地战略规划阶段。在该阶段,海南矿业以ESG组织体系建设、碳盘查和减碳目标制定、发布TCFD报告、提升ESG评级等为重点工作目标,按照“体系筑基”“战略融合”“生态完善”三个步骤推进ESG战略规划落地,最终助力公司实现“以战略性资源为核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投资发展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

着眼高质量发展 四点思考回答上市公司ESG治理之道

在介绍了海南矿业近年来在ESG治理方面的主要工作举措及工作成效后,何婧分享了她个人对A股上市公司ESG治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首先,ESG治理是一项典型的自上而下推动的工作,上市公司从实控人、控股股东到董事长、总裁都需要对ESG治理高度重视,并在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各业务单元分别设立从ESG委员会到ESG工作小组的专门机构,在组织体系上保障ESG治理的各项工作能顺利推进。

其次,公司内部需要加强ESG治理方面的宣贯和培训,拉齐认知。ESG工作几乎涵盖了一家企业从业务经营到内部管理的全部领域,涉及很多跨部门的横向协同,从决策层到执行层都需要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具体措施等有统一完整的认知,因此,需要在企业内部开展持续广泛的专题宣贯和培训,避免出现因认知不齐而导致指标缺失的情况。

第三,资本市场和投资人对上市公司ESG治理状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市场青睐的已经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好的学霸,而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因此,除了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之外,上市公司也应该把ESG治理状况作为与投资者交流的重要内容,引导投资者关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上市公司的ESG治理需要借力专业第三方机构。ESG理念本身就是从成熟资本市场引入,很多指标体系、披露标准和评级机构也都具有国际化特点,而且专业性很强,单靠企业自身要实现快速提升的目标难度很大,需要专业的咨询机构全程指导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