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投资人的信(节选)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0回复:60喜欢:323

去年年底,我发了自己的产品。因为合规的原因,不适合谈论个股,便很少雪球上发言。

今年忙活了快一年,一直在盈利和亏钱来回震荡,感觉很憋屈,到现在也才勉强盈利。虽然说起来是比大盘好,但是过程中的纠结并没好多少。做产品确实是很考验心性的事,总是会不自觉地关注每天净值的变化,操作起来也畏首畏尾。对我来说,下跌的时候,如何跟客户解释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管产品和个人投资最大的差异大概是仓位管理,我长期习惯集中投资,有时还会上不小的杠杆。但是管理产品,基于公司的风控要求,也基于波动管理,仓位自然也会分散开去。到现在,我也没有习惯这样的操作方式,总觉自己一身才华被死死按住。

我们公司是去年7月份成立的,满一年的时候,公司写了一封《致投资人的信》,贴在这里,算是一个记录。

                     致投资人的信(节选)

尊敬的投资人:

转眼2022年已经过去了一半,过去的一年里,国际社会风云变幻、资本市场跌宕起伏,感恩有您相伴走过了我们成立的第一个年头。

这一年里,我司在团队建设、研究投资上的长足进步离不开您的支持。下面我们将简单的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业绩、展望下一阶段的投资。作为第一封致投资人的信,我们还将系统的阐述我们的投资体系。

一、过去一年的业绩

    (略)

二、投资体系

我们是“外行人做内行事”

我们的投资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且变化高度复杂的市场。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我们是“外行人做内行事”。我们对基本面的理解、所接收到的信息注定是落后的,至少要落后于公司的内部人员以及行业的专家。而即使是具有信息优势的公司高管、行业专家,也经常误判企业和行业未来的发展,何况我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然有不小的概率会在基本面的判断上出现错误,然而在这个市场中对基本面的判断又是必不可少的。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首先要保证的并不是研究的准确率,而是研究一旦出错之后,我们付出的成本必须极低。

第一、我们要求买入的标的具有很强的安全边际。

一是低估值。二是好“资产”。我们不说好“公司”,因为“资产”跟“公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司涉及对人、经营、生意的理解,资产则更加静态。我们不希望参与到对竞争和变化的判断。第三有悲观情绪的加持。最好是所有可能的负面都暴露出来,如果这个时候企业还死不掉,安全性大概率就没问题了。过去一年,雷比较多,我们也踩了几个。今年3月、4月份,我们连续出现第一大重仓年报业绩暴雷,都出现了上市一二十年以来最大的业绩下滑,其中4月份的第一重仓在业绩暴雷的第二天股价跌停。但是这两笔投资因为其本身极低的估值、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及悲观的市场预期,股价都迅速企稳回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比较大的机会成本,但是没有造成实质的亏损。暴雷的风险是买入的时候便需要考虑好的,我们希望即使基本面的恶化超出预期,也要能全身而退。

第二、寻找自身优势。

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做深度研究,是拿自己的劣势去跟别人的优势对拼,我们的优势是灵活、足够多的可选的机会、更大的视角。一是可以在众多机会里面,从容的做选择。这个市场总是有一些行业正热火朝天,有一些行业跌入低谷底。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在所有人奄奄一息的市场底部,去选择容易辨别的机会。而不是在热火朝天的行业中去调研、按计算器、抠每一个细节。

比如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一个手握大量现金的地产商,你可以很轻松的在市场上找到回报丰厚的投资机会。地产行业不是每一年都有这样的机会,但是每一年都会有不同的行业出现这样的机会。二是可以跳出短期的波动,以更大的视角来理解市场。底部最悲观的往往是业内的人士,因为他们离信息太近,容易在一片负面的声音在失去对方向的判断。同时,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里,不会经历太多的行业变化,因此他对于变化的理解必然是不足的。而二级市场的参与者,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不同企业、行业的历史变化,对于大的节点的方向性判断是有优势的。

我们用“资产”与负面预期来保护自己,通过把握变化(基本面的反转)来赚取利润。如果变化不发生甚至恶化,我们能在保护下不亏钱,如果变化发生,我们能赚取收益。

第三、寻找周期与事件的极端位置

变化有不同的类型:周期、事件、成长。变化要有必然性,且有清晰的节奏,才有投资价值,否则与买彩票无异。我们不太参与成长股的投资,既因为成长往往被赋予过高的估值,还因为它通常面临复杂的竞争、可能随时变化的需求,让人难易看清楚未来的方向。

周期和事件的投资要简单得多,有大量的历史案例可以供我们复盘研究,总结规律。

判断周期的方向比较容易。周期的本质并不是历史会重演,也不是好的一定会变坏,坏的一定会变好。这不是一个必然的逻辑,无法被推导出来,我们需要去分析背后的逻辑以及景气反转的契机。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产品的价格短期取决于供需,长期取决于成本,而供给又由价格与成本共同决定,所以理解周期的核心是需求与成本。大的产业周期的本质是以成本为基础的资产回报率的均值回归,大部分的行业长期来看回报率都是稳定的。所以我们主要关注资产回报率出现下滑,低于合理投资回报率的资产。

判断周期演化的节奏不太容易。因为不同的行业,因为资本投入的大小、时间、性质(国有资本或民营资本)不同,会导致周期的时长、深度也会有所差异。此外周期的产生还可能来自成本、宏观需求等不同因素的波动,影响都不尽相同。但是,二级市场的好处在于,可以耐心等待极值的出现。在我们的经验中,判断最坏的时刻是最容易的。

市场总是容易在最坏的时刻过度悲观,因为底部往往是由大量的事实构筑的,有很强的正确性。人们并不是被吓到,而是被说服。只是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事实上,却忽视了后续的逻辑推演:可能如果基本面不反转,后续逻辑便无法成立。比如去年上半年土地价格很高,地产商拿地利润很低,在滨江说出“争取做到1%利润率”之后,市场非常悲观,行业股价明显下行。然而后续逻辑是,赔钱的生意没人做、也维持不下去,且地产作为一个周转比较快的行业,这种现象必然不会持久。再比如后面整顿民办教育、双减之后,市场认为进一步认为下面将对地产动手。理由很充分:降低民众负担,三座大山(地产、教育、医疗)已经整顿了2座,就剩地产了。然而后续逻辑是,不同于教育、医疗,地产是财政收入来源的大头、地产产业链占gdp比重超过20%,是一个不能出问题的行业。政府的说法也一直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重点是“稳”而不是打击。大家“怎么想”不重要,“能不能”才重要。当逻辑往下推演,排除掉所有的错误选项,最后剩下的,再不可能也是唯一答案。最终政府不仅没有打压地产,先是限制了出让土地的价格,保证地产行业有健康的利润率。还在地产销售明显下行后,放松了原本的限制政策。

我们不会在中间态去做判断和选择。我们在明显偏离正常态时下注,在别无选择的极端情况下重注。去年以来,基于此,我们先后在农药、地产、某高速股、疫情后周期、医药等方向下注。

总结我们的投资体系就是:在周期与事件的极端位置,寻找安全和弹性兼具的标的。

此外,我们要求投资逻辑必须具体。首先要明确的知道在等待什么变化,逻辑的每一个链条都可以清晰简单的陈述出来。我们不喜欢“时间的朋友”这种模糊的论述,也不喜欢“常识”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我们依靠清楚具体的逻辑推演,可归纳、可演绎、可证明的知识。二是要有清晰的时间节点。加入时间的维度,是希望有反馈系统。如果时间节点到了,没有发生我们期待的变化,我们至少会知道自己可能错了。

基于经营层面最基本的风控要求,我们的持仓不会太集中,单一持仓不会超过30%。但是我们的观点是:关于集中和分散的讨论本不应该发生。在二级市场里,不应该讨论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还是不同的篮子里。因为你就不该持有鸡蛋,而是要持有那些掉在地上也不会碎的东西。风控是选股问题,而不是仓位问题,仓位上注意的只是不要加杠杆。

三、下一阶段展望

我们对于当下的宏观和大盘没有任何观点,因为从整个背景上,现在的位置并不极端,不论宏观或者大盘都处于可上可下的位置。正如上面所说,我们不会在中间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未来的可能变化。

现在关键点是防疫措施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核心节点是防疫措施。有三种情况,防疫措施会发生改变,一是病毒变异毒性明显降低。二是病毒传染性加大导致防控措施失效。三是经济大幅度恶化、失业率高涨,倒逼防疫措施不得不改变。未来可好可坏,我们只能根据变化应对。

具体的投资决策方面。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宏观需求的大幅波动,不少行业、企业已经处在比较底部的位置。市场仍然充满机会,站在这个时点,我们对未来的业绩不悲观。

感谢过去一段时间里,各位投资人的信任与陪伴。这是我们携手的第一年,未来道路漫长,我们一定会非常坦诚的让大家知道我们每个阶段的实际情况,也定将竭力不负大家所托。不论去路如何,希望能携手各位一起走向星辰大海。

                                                                  二〇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全部讨论

2022-09-27 16:47

可以用纸打出来挂在墙上的投资逻辑

2022-09-27 18:40

公司或者产品名字可以说一下吗

2022-09-27 21:55

预判一个基金的未来业绩怎么样,让基金经理即兴写一篇文章就基本清楚了,很显然这是上乘的逻辑

2022-09-27 20:00

总结我们的投资体系就是:在周期与事件的极端位置,寻找安全和弹性兼具的标的。
此外,我们要求投资逻辑必须具体。首先要明确的知道在等待什么变化,逻辑的每一个链条都可以清晰简单的陈述出来。我们不喜欢“时间的朋友”这种模糊的论述,也不喜欢“常识”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我们依靠清楚具体的逻辑推演,可归纳、可演绎、可证明的知识。二是要有清晰的时间节点。加入时间的维度,是希望有反馈系统。如果时间节点到了,没有发生我们期待的变化,我们至少会知道自己可能错了
作者:水皮江鸟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2-09-27 17:34

跟大佬买票多年,专心学习大佬体系半年,收获很多,经历了挫折后,对这个体系的信仰更深了

2022-09-27 16:39

据说很多人都要求您尽快开放基金申购,一些球友还时刻准备着随时从各处筹集资金,但您却一直不开放,对于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2022-09-27 18:21

感谢分享,今年如此市场这份成绩已经很优秀。去年从您的文章中悟到很多,也在不断用自己的真实交易打磨自己。

03-24 17:27

多次学习,常看常新

2022-09-27 23:00

“大的产业周期的本质是以成本为基础的资产回报率的均值回归,大部分的行业长期来看回报率都是稳定的。所以我们主要关注资产回报率出现下滑,低于合理投资回报率的资产。”

2022-09-27 21:57

讨论已被 水皮江鸟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