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6喜欢:13
$传艺科技(SZ002866)$ 传艺科技专家交流纪要20220712
背景:
钠离子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有几大优势;1)资源优势;地壳中钠离子是锂的420倍。
2)成本优势:碳酸锂 50万/吨,碳酸钠5000元/吨。集流体部分不用铜箔(13万/吨)用铝箔(3.2万/吨)。电解液部分六氟磷酸钠替代六氟磷酸锂,也具有成本优势。
3)安全性优势;锂电池放电放到2.0v,钠电池可放到OV。且低温性能好,-40°C环境下钠电池仍有 70%电量。
4)快速产业化:工作原理都为摇椅式放电,设备产线和锂电池接近,可快速产业化。
Q&A
Q:公司正极、负极使用的技术?与中科海钠等是否存在专利冲突问题?
A:我们正极做了两种,一种是硫酸系,工作平台电压高,3.5V,另一种是三元系(镍铁锰钠)。因公司刚注册,十几、二十几项专利正在申请中,与竞争对手不发生冲突。
Q:循环寿命问题是否已解决?
A:这并不是主要问题,目前制约钠离子发展的主要在硬碳,硬碳做的较好的是日本可乐丽,国内企业暂时做得不理想。正极我们测试出来能量密度可以做140-160,循环次数可达 4000 次以上,嵌入与脱出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Q:负极方面,公司和宁德用的硬碳,中科海钠用的软碳路线?
A:中科海钠采用的是无烟煤路线,其实也属于硬碳路线,对外报导称为软碳。负极材料在国内常用的有4种(加上我们有5种),a、椰壳(日本可乐丽),b、无烟煤(中科海钠),c、焦炭(中国低碳所),d、石油焦(中国石化)。目前都未量产,可能明年量产,带动产业发展。负极用硬碳是行业趋势,主要看如何降本。可乐丽的硬碳在国内价格为29 万元/吨,其他材料价格便宜,我们用的材料能量密度高,成本低,还未对外公布。除了材料成本外,电费是主要成本。我们中试线中负极成本会尽量控制在3万以内。

Q:除负极降本外,还有哪些其他的降本方式?
A:目前钠离子成本确实较高,未来产业化后预计成本可控制在0.3 元之内,目前是 0.5元。因为产业化配套依旧不完善,比如现在六氟磷酸钠价格和六氟磷酸锂价格差不多,电解液成本占比 20-26%,还有下降空间。
Q:市场上已有的正极路线?
A:磷酸系、硫酸系、三元系(层状、普鲁士蓝)都有,1111(镍铁锰钠)、523、811 都会有,长期向固态发展,能量密度预计可做到250-260,在电动车上使用也会具有优势,是我们 3-5 年的技术研发规划。普鲁士蓝路线循环寿命可能好一些,但是毒性较大。
Q:公司电解液情况?
A:电解液为自研,主盐为六氟磷酸钠,溶剂和锂电池不同,我们从 17 年开始经过 3 年的研发,得到最佳配方,低温性能、倍率性能都很好。长期会将这一块做成产业。公司目前正极、负极、电解液、钠离子产线均自己做,涵盖专业较多。

Q:负极技术壁垒?
A:我们买可乐丽的也只能做到 280mAh/g,理论能做到 370-380,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每家都在摸索工艺参数,温度、时间、能耗都在摸索中,看如何能将硬碳纯度做高,杂质去除干净。我们目前有两个温区,500 度和 1300 度,然后逐渐降温。
9:公司目前进展?
A:中试线设备采购中,目前设备厂家已定,最长设备交期 3 个月,调试周期 15 天。厂房7-8 条产线是现成的,预计 10 月中旬左右设备能到厂,安装调试后预计 10 月底可试产。计划今年8月20日前购买2GWh设备,包含正极、负极。电解液暂时买合作的一家公司的主盐和添加剂,回来加入到我们的溶剂中。这2GWh预计明年2月份量产。后面还有8GWh预计 23 年底建成,24 年量产。

Q:竞争对手进展?
A:中科海钠在安徽阜阳建了一条生产线,设备调试中。钠创在做正极材料布局。宁德时代160Wh/kg信息发布后其他信息相对较少。从我们角度来讲,我们的产业化进度相对较快。
Q:钠离子应用领域展望?
A:目前主要应用场景是储能和低速电动车。低速电动车我们已接到一订单20万吨/月,还有客户想立刻去公司考察。储能领域根据卖方预测钠离子需求量在50GW/年。后续随能量密度提升会用在电动车上。
Q:量产电池参数?
A:140Wh/kg,循环寿命至少4000次,成本0.31-0.35元,规模上来后预可以控制在0.3元。对应正极成本4-4.5万/吨,负极3-4万元以内。如果正负极等都外采,则成本或需0.5元。
Q:循环寿命4000 次可满足的应用场景?
A:可用于调峰调谷(浅充浅放),白天放电晚上充电(一天一次,可用十年),基站机房(已和铅酸价格持平,具有优势)。其实随正极负极电解液不断优化,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理论上可以提升至10000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满足更多场景。

Q:钠离子核心技术环节?
A:和锂电池一样,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主要就是这四大方面不断改进。
Q:客户拓展情况?
A:我们在发电侧的客户资源非常丰富,洽谈顺利,已在测试合作中。
Q:怎么看钒电池与钠电池的对比?
A:各自会有适用的领域。比如钒电池在攀枝花已有应用较好的案例。

Q:竞争对手的专利对我们中试会有影响吗?
A:每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工艺。我们会在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加工工艺等方面建立起专利池,预计8月后可查到较多专利。

Q:中科海钠专利较多,而宁德时代因为自身专利缺乏问题可能没有十足动力去推进钠电池大规模产业化,是否会影响产业发展?
A:从锂电池角度看,每家公司都有很多专利。专利主要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侵害。同样的,中科海钠专利虽然多,但是不至于限制整个行业发张,行业是非常大的。至于推进钠电池速度的快慢,可能和每家公司发展战略有关,相信宁德时代不会因为中科海钠专利问题放弃或延迟推动产业化。

Q:钠电池电池团队和上市公司之间计划如何合作?
A:我们团队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公司老板也非常重视和支持钠电池,把所有人力物力放到这一块,所以我们进展较快。

Q:正极的不同路径未来展望?
A:主要看电池的应用场景,看如何满足客户的应用需求,让市场来认可。参考锂电池,磷酸铁锂和三元的应用比例也还在不断变化中。

Q:和铁锂比,钠电池成本会不会具有显著优势?在推广应用中,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吗?

A:铁锂因原材料问题成本持续攀升,钠离子具有显著优势。我们钠电成本现可做到031-
0.25元/Wh,铁锂成本在0.6元/Wh。钠离子的低温性能也更好,应该会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各有各的市场。随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或许可以抢占一部分电动车市场。

Q:钠电池各环节的竞争格局展望?锂电池老玩家切入是否会有优势?
A:原材料涨价之后,一些小的电池厂处于停产阶段,因为在原材料端没有议价权。钠电池也一样,要么做得很大/一体化,要么把(某个环节)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会有优势、有发言权,成本也会更低。
Q:单GW投资额?
A:6-7亿。包括设备投资3-3.5亿,基建成本1亿左右,厂房购置等。

Q:和锂电产线相比,钠电池是否有新增设备、材料?
A;电芯95%相通,设备是相通的,但是生产环境不同,钠电池所需的PH值更高、水分要求不同。正极环节,烧结炉有差别,锂电池前驱体单独做,钠电池共沉积和烧结一起做。负极环节,钠电池我们无需石墨化这一步。

Q:公司设备来源?
A:和设备厂家交流,共同研发。目前中试线设备已经完成,大产线设备定制中。

Q;钠电池前景好,为什么没有太多玩家进入?
A;钠离子电池和锂电池都是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但是后来大家的关注度和资金投入都在锂电池。现在因为锂涨价过多,才把关注度转到钠离子上。随关注度提升,不久的将来相信会有大量人才和资金进入钠电池。(来自韭菜公社APP)

全部讨论

2022-07-30 12:36

成本是锂电池的一半 性能是锂电的1/3干嘛用钠电池

7月12日的而且不知真假的调研,现在发出来,请问目的是什么?

2022-07-30 12:23

锂矿都降价,谁还用钠呀还面临一个问题,电池厂和整车厂用不用,假设不用,那和丰田氢能源权利有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