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距离见底还有多远?

发布于: 雪球转发:25回复:329喜欢:133

代表整体A股的中证全指自2021年12月13日见顶后,跌幅较大,下图是主要宽基指数全收益的表现,也即包括了股息后的表现:

各宽基指数的具体跌幅如下:

仅有代表小盘股的中证2000指数表现尚可,但依然跌幅达8.96%。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数在2023年8月11日发布,此前的走势都是模拟的,并不一定代表真实收益。

然后,我们在对比一下各主要指数的估值分布情况,对比2021年12月13日和2024年1月5日的情况:

沪深300

很明显,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明显下降了。

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水平已经便宜了,继续下降的概率应该不高;如果它还要跌,那就得是主要成分股的基本面出问题,投资者主要担心的行业应该是白酒、新能源和银行。

中证500

中证500指数的估值水平略有下降,不过主要来自高估值股票的减少,整体估值水平尚可,不排除继续压缩估值的可能性。

中证1000

中证1000指数的估值分布似乎并未向更低的方向移动。

中证2000

类似中证1000指数,中证2000指数的估值分布似乎也未向更低的方向移动。

不过,2021年12月13日的中证2000指数成分股是根据指数编制规则模拟的,因此并不一定代表真实的分布情况。

其他股票

进不了300、500、1000和2000指数的股票,主要是微盘股、以及还没纳入指数的次新股。

其他股票数量有明显增长,2021年12月13日只有991家,市值1.95万亿元;到2024年1月5日就有1525家,增加了多达534家,市值7.39万亿元,增加了5.45万亿元。

全体A股

最后看一下全体A股的估值分布情况吧。

从市值看,估值分布向低的方向移动;而从家数看,这个移动并不明显;这说明估值下行的主要还是大市值股票,小市值股票估值下行不多。

2021年12月13日沪深北的全体A股共有4791家,市值99.73万亿元;到2024年1月5日大幅增加到5325家,增加了多达534家,增幅11.2%,另外我数出来退市的还有大概91家,由此可见IPO上市有多么凶猛;市值86.05万亿元,反而大幅下降了13.68万亿元,降幅13.7%——股民的血汗钱就这样蒸发了。

一些想法

1.有人说不能看市盈率炒股,这话是对的,但只适用于个股;而对于包含几百个、几千个股票的指数,以及整个A股市场,还是可以、也是应该看市盈率分布的。

2.目前A股的最大问题是流动性日趋匮乏。股民、基民入市的越来越少,想回本出去的倒是不少;外资自北向港股通开通以来连续净买入了整整十年的A股了,而现如今ABC(Anything But China)的声音越来越大,未来外资这个最坚定的A股买入者也不一定会再买了。

3.A股的小盘股能不能表现好,跟成交量有很大关系。成交量大的话,小盘股容易涨;成交量低迷的话,钱可能往大盘低估值股里面躲。

4.还有个尴尬的问题是成长股能不能兑现成长性。如果一个高估值的成长股连续多年都兑现不了成长性,增速跑不赢神华、移动、茅台这样的股票,净利润派发股息的比例还很低,那就尴尬死了。一旦投资者丧失耐心、开始杀估值,那就可能被杀得巨惨无比,这尤其要小心。

5.总的来说,由于占A股整体市值半壁江山的沪深300指数的整体估值水平基本正常,中证500指数也不能说多贵,它们加起来占2/3以上的市值了,因此从大盘指数看,A股也许可以稳得住(但也可能有短期流动性冲击,如基民集中赎回、外资集中卖出等);但是,沪深300+中证500毕竟只有800股股票,剩下的4525个股票呢?真的说不好……它们占总股票数量可是有85%的……

精彩讨论

泡沫艺术家01-07 15:50

个人感觉宽基现在首选上证50,次选沪深300,做反弹看创50与科创50,其他的少碰。高股息纯纯扯谈,现在长电也就是沪深300的股息率,比上证50股息率还低1%,这两个可是宽基。其他的招商银行比农业银行股息率都高了,现在股息最高的其实是一堆周期股。

汤诗语01-07 20:25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钱,A股市场缺钱。多数股民、基民都是想回本后就撤、再也不回来了、甚至有股民、基民决定反弹点就割肉撤;没多少人还想入市了;而且,现在居民杠杆率又很高,就业、工资在经济形势不妙时又很不稳定,从客观条件上和主观意愿上都很难有大量的新增资金入市,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不是单单便宜就能启动行情的,况且现在除了一些大盘股外,大部分股票估值还不低,估值水平不知道该怎么匹配利润增速,所以情况就是很难,没有太好的办法。现在看,主动买入的资金主要还是央企国企的大股东,另外有些央企国企还在搞真回购(回购的股票将注销),另外净利润派息比例还比较高,少的也有30%、多的甚至有80~90%,无怪乎现在钱往那里面躲。而其他相当多股票,每年只派10~15%的净利润作为股息,还搞*假*回购(回购的股票低价分给高管、大搞利益输送),还想定增,大小非还时不时来几轮减持,在缺钱的环境里,这样的股票又如何能不跌呢?反正,A股作为一个整体在竞争钱的流向,显然它很难有赢的理由;而在A股内部,各股票又在竞争存量资金的流向,由于高增长的故事越来越难讲,这些钱也越发往保守的方向流动了。

泡沫艺术家01-07 16:18

跟你说个有趣的事,前两年地产明显压力大,供需传导到水泥价格上旺季都起不来了。一群高位追入水泥的高喊这次不一样了,水泥变成公共事业股,从此弱周期了,大不了吃股息,还有些V写长文讽刺我。
现在他们哪去了?拿着水泥股的好的还剩不到一半,有些估计也就剩30%了。煤炭一样的故事,因为他们见到的都是这两年煤炭随着周期品整体高位震荡,没见过黑色系熊市下行时是怎么跌的,甚至能把净资产跌成负的。

进化论一平01-08 08:28

以前每天喂5勺糖,营养丰富,配合青春期快速成长。现在为了继续长高,不管是不是过了青春期,每天近10勺,一年300多勺。不知道医院的医生怎么看这种情况。

泡沫艺术家01-08 09:21

都不用看股息。现在十债2.57%,上证50宽基市盈率9.13,倒数是10.95%,股债收益差值高达8.38%,感觉这个股债收益比差值已经达到了08年底、14年底与18年底三次历史大底的水平了吧。没算300,300没50跌的深,所以可能高点,但估计差距不大。

全部讨论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钱,A股市场缺钱。多数股民、基民都是想回本后就撤、再也不回来了、甚至有股民、基民决定反弹点就割肉撤;没多少人还想入市了;而且,现在居民杠杆率又很高,就业、工资在经济形势不妙时又很不稳定,从客观条件上和主观意愿上都很难有大量的新增资金入市,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不是单单便宜就能启动行情的,况且现在除了一些大盘股外,大部分股票估值还不低,估值水平不知道该怎么匹配利润增速,所以情况就是很难,没有太好的办法。现在看,主动买入的资金主要还是央企国企的大股东,另外有些央企国企还在搞真回购(回购的股票将注销),另外净利润派息比例还比较高,少的也有30%、多的甚至有80~90%,无怪乎现在钱往那里面躲。而其他相当多股票,每年只派10~15%的净利润作为股息,还搞*假*回购(回购的股票低价分给高管、大搞利益输送),还想定增,大小非还时不时来几轮减持,在缺钱的环境里,这样的股票又如何能不跌呢?反正,A股作为一个整体在竞争钱的流向,显然它很难有赢的理由;而在A股内部,各股票又在竞争存量资金的流向,由于高增长的故事越来越难讲,这些钱也越发往保守的方向流动了。

个人感觉宽基现在首选上证50,次选沪深300,做反弹看创50与科创50,其他的少碰。高股息纯纯扯谈,现在长电也就是沪深300的股息率,比上证50股息率还低1%,这两个可是宽基。其他的招商银行比农业银行股息率都高了,现在股息最高的其实是一堆周期股。

$保利发展(SH600048)$ $万科A(SZ000002)$ $招商银行(SH600036)$
刚才用理杏仁扫了一下几个宽基的数据,上证50目前股息为4.36%,历史上的巅峰也不过2014年出现的4.76%,2014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4%,而现在是2.5%,从股息角度看,当前的指数怎么都不能说贵了!
至于地缘政治、宏观环境等等等等,都有影响当前市场的因素,但放在过往任何一次很困难的时期,哪次又没有呢?

A股需要的是活力与朝气,是跟每一个鲜活的普通股民有关的,必须是股民本身觉得有盼头、很精彩、值得继续追下去才行。宏观上的政策效果确实有,至少能把氛围给带一带,氛围有活力了,活力自然就会传染。
那什么样的政策才是当前需要的好政策呢?作为一个做内容的,我觉得必须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天大的好消息。
至于这个好消息是什么?我觉得它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1.至少一半的股民都懂这是个好消息,也就是说这个好消息非常直接有力、谁都能看懂、谁都知道是好事;2.一定要出乎意料,很具有传染性,比如说我知道了,我恨不得马上告诉我所有的朋友。
当然,这样全民性的好消息,确实难造、成本太高,如果2024年真没有的话(大概率没有),那我们可能得好好想想,怎么自救了。

其实2021见顶之后的大盘不能用以前的数据类比了,底层逻辑和条件全变了。一个是股票大规模扩容至5500家,后面还会越来越多;二是GDP增速将至4%;三是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为什么说现在的ZC救市没用就是在于政策根本对这三个底层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深刻认识,还是按照以前的老套路救市。80万亿的体量,每年即使不上市再融资和发债就够市场喝几壶了,上面的解禁和减持已经形成天量的堰塞湖,一堆人等着减持套现;GDP增速变缓和人口负增长导致就业和收入已经支撑不起市场的吸血状态了,韭菜生长速度断崖式下跌;市场下跌说再多也是筹码和资金的供需出问题了。如果不进行筹码的出清和优化,市场只能是结构化的而且行情很短暂,剩下的80%都是跌的。加速退市,垃圾股放开裸空,IPO和再融资暂缓,鼓励产业内并购重组,鼓励大规模回购注销,强制减持和分红挂钩,只要能做到这几点A股10000点不是梦

预期好了,钱自然滚滚而来

01-07 22:37

问题在于村里的想法一点都没改变,股民对这个市场的失望和离开根本不是他们的关注点,他们对于最核心的市场功能铁了心的维系,市场的好坏与否对于他们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个管理者与普通投资者的割裂与矛盾看上去是无法消弭的。

01-07 15:19

北上和上证缺乏相关性,2015年+9.41%最高5178,买入才185亿。

01-07 13:39

下行周期的中国尽量不买沪深300了,占比太高了

早死早超生,如果三个月内指数跌到2000创业板1000点,牛市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