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3回复:71喜欢:1
没想到我这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吧,我来跟你们好好说说。我本身就是做橡胶材料和配方的。液体黄金的本质是把填料在胶乳阶段加入达到充分分散从而改善性能。我为什么说不可能打破三角。因为这里比对需要有个基准,就是同比。填料在橡胶均匀分散必然会提高胶料综合性能,抓地,磨耗,生热。但是如果说打破,那就要建立在同比的基础上。比如你在胶乳阶段加入白炭黑与加入碳黑对比。这种情况白炭黑生热,湿抓会好于碳黑,但是磨耗一样比不过碳黑。这叫同比。你拿胶乳分散对比普通混炼,本就不是一个层级的东西,做对比毫无意义。橡胶配方挺复杂的,不做这一块的不容易理解。双星搞了个稀土金知道吗?就是用了稀土顺丁胶。让我们业内人士觉得很可笑。为什么呢?因为正常各家轮胎厂都会用稀土顺丁胶,而只有双星喊出了稀土金的名字。大家想想为什么。而我说的里程问题和你们说的省油问题,这个很实际,你们可以做市场调查。正常轮胎跑二十多万公里是最好的,超过这个就要增加胎面胶厚度,从而导致散热不好,进而出现多种生热过高导致的病像。这个目前各家轮胎厂没人解决得了,包括米其林。另外,如果谈省油,很简单,参照半钢胎的经验去设计,方法有很多,比如使用溶聚丁苯胶,比如多使用白炭黑,比如想办法促进碳黑分散,再比如……方法太多。各大轮胎厂都在做这方面研究和储备,但是市场不认可。目前的全钢市场更关注的是你的轮胎是不是耐磨,能跑多少里程,除了精打细算的车队老板,普通车主是根本不关注燃油的。原因也很简单,涉及油耗的因素很多,轮胎效果很难表征。
我为何发表评论,是因为我看到了文章的逻辑二字,但是全文毫无逻辑。所以也是为了提醒各位,多去做了解。仅此而已。
$赛轮轮胎(SH601058)$ $青岛双星(SZ000599)$
引用:
2022-07-03 23:48
6月29日,某卖方研究组织了赛轮轮胎的电话会议。其中,有投资者问到:赛轮轮胎是否有计划在所生产的非液体黄金轮胎里添加液体黄金胶,以提高轮胎的总体性能?赛轮轮胎给了肯定的答案。
遗憾的是,本人没听过录音,只看到翻译的文字简版。机器翻译的文字,与录音在表达的信息准确度上来说,还有...

精彩讨论

改变在20222022-07-04 10:07

另外,你说表征油耗的因素很多,无法用轮胎评价,你这是要打德国莱茵认证机构的脸了?
人家测试的时候,同样的路线,同样的车辆,载同样重的货物,同一个驾驶员,固定在某个加油站的某根加油枪加油,尽量把误差减少到最低。
如果不能表征,这些第三方认证做这个干啥?又用什么来表征轮胎分好坏?

11丶2022-07-04 09:09

我就问你一句话:你是不是觉得你比王梦蛟教授技高一筹?

老K煮酒2022-07-04 14:49

我倒是觉得这位仁兄说的内容都很专业。

炒股容易陷入价值陷阱,过度依赖基本面,掺杂对未来理想状态的美好幻想,以及两者的混淆。

液体黄金这东西,不管宣传的多好,的确是还没有经过市场大批量使用的检验。是否的确好,市场是否接受能够大卖,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即使该材料具备宣传中所说的各种优势,其他公司是否也会在后续的研发中实现突破,也未曾可知。类似的案例有很多,比如这两年大火的锂电池,特斯拉比亚迪用磷酸铁锂突破续航里程之后,基本上所有的主车厂也开始转向,比亚迪有刀片电池,其他厂商就能开发出弹匣电池。。。等等。我相信即使液体黄金有领先优势,后续也势必会有竞争对手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新产品的开发,的确是有助于公司的发展,但是一家公司的长远发展,却很难仅仅依靠一款产品的热销,而新产品开发和推广,也往往是九死一生,这也是高科技行业波动较大的原因之一。公司的运营,市场开拓,内部管理。。。都直接或者间接决定着公司的走向。而这都需要时间,长期的去跟踪观察,可能才能够看清。

每一轮牛市,都会出现类似对于公司未来美好的想象,但是每一轮牛市结束之后,大多数的想象,都会被证明是美好的幻想,泡沫而已。

$软控股份(SZ002073)$ $赛轮轮胎(SH601058)$

精心的财富银河2022-07-04 09:01

最简单的常识,别人多少亿的投入,院士领衔专攻这一项,付出了十年时间,被你描述成随便都能做,你觉得符合常识吗?是不是应该多看几篇深度论文,多思考下怎么获得双a认证,别被经验把自己束缚在狭小空间

全部讨论

另外,你说表征油耗的因素很多,无法用轮胎评价,你这是要打德国莱茵认证机构的脸了?
人家测试的时候,同样的路线,同样的车辆,载同样重的货物,同一个驾驶员,固定在某个加油站的某根加油枪加油,尽量把误差减少到最低。
如果不能表征,这些第三方认证做这个干啥?又用什么来表征轮胎分好坏?

2022-07-04 09:09

我就问你一句话:你是不是觉得你比王梦蛟教授技高一筹?

我倒是觉得这位仁兄说的内容都很专业。

炒股容易陷入价值陷阱,过度依赖基本面,掺杂对未来理想状态的美好幻想,以及两者的混淆。

液体黄金这东西,不管宣传的多好,的确是还没有经过市场大批量使用的检验。是否的确好,市场是否接受能够大卖,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即使该材料具备宣传中所说的各种优势,其他公司是否也会在后续的研发中实现突破,也未曾可知。类似的案例有很多,比如这两年大火的锂电池,特斯拉比亚迪用磷酸铁锂突破续航里程之后,基本上所有的主车厂也开始转向,比亚迪有刀片电池,其他厂商就能开发出弹匣电池。。。等等。我相信即使液体黄金有领先优势,后续也势必会有竞争对手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新产品的开发,的确是有助于公司的发展,但是一家公司的长远发展,却很难仅仅依靠一款产品的热销,而新产品开发和推广,也往往是九死一生,这也是高科技行业波动较大的原因之一。公司的运营,市场开拓,内部管理。。。都直接或者间接决定着公司的走向。而这都需要时间,长期的去跟踪观察,可能才能够看清。

每一轮牛市,都会出现类似对于公司未来美好的想象,但是每一轮牛市结束之后,大多数的想象,都会被证明是美好的幻想,泡沫而已。

$软控股份(SZ002073)$ $赛轮轮胎(SH601058)$

2022-07-04 09:01

最简单的常识,别人多少亿的投入,院士领衔专攻这一项,付出了十年时间,被你描述成随便都能做,你觉得符合常识吗?是不是应该多看几篇深度论文,多思考下怎么获得双a认证,别被经验把自己束缚在狭小空间

2022-07-05 17:11

至于里程,目前赛轮的宣传是40万公里,远超你提到的20万公里。你提到过胎温,赛轮在进行液体黄金轮胎测试的时候一直测试胎温的,明显低于测试车。按照你的理论,要把轮胎做到里程40万公里,就要加厚,车胎温度就高。但是赛轮就是温度更低,但是里程更高,算不算打破呢?

2022-07-05 17:06

关于赛轮的油耗测试,根据参加体验的司机,是这样的:2辆同型号车,一辆普通胎,一辆液体黄金胎,一前一后。同一条路段,往返。相同的货物重量过磅。同一个加油站,同一把加油枪。返程时2车司机互换,避免驾驶习惯导致。即排除油品,不同车型,不同油枪,不同路段,不同货物重量,不同驾驶习惯的干扰。所以,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其他因素,请赐教

2022-07-05 05:01

希望群主做出一款轮胎对比赛伦的 无论在省油/刹车短/静音/耐磨四项比较 都占优的产品 拉出来溜溜 真金不怕火炼 来实测一下 只有耐磨一项要时间长一些 其他三项几天都有结果

2022-07-04 13:50

说实话,如果液体黄金不是王梦蛟教授发明的,我就信你说的了。
但是谁让他是王教授发明的呢?我无脑站在液体黄金一边

2022-07-04 12:25

这位大神说的都太专业,一般人达不到理解的水平。但是支持软控股份赛轮轮胎的有几个简单的逻辑:第一,难道德国检测评级是假的?第二,益凯投资十几亿,连续攻关好多年,好不容易今年六月实现大规模量产工艺,只是个噱头骗投资者?第三,看过好几位球友亲自尝试使用液体黄金轮胎,的确能够达到宣传的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神不需要浪费时间口舌,您自己买来试试,如果真的如你所说是没用的骗局,接下来大神的名字绝对可以

这么多人怼我,吓死人。这是什么氛围?跟你们说点真相还不行了。估计我对其他行业的看法别人也是这么看我的吧?隔行如隔山。屁股决定脑袋的人太多。
我再提醒一句,现在国内的轮胎市场内卷真是太严重了,按照同样材料成本,参照12年以前的价格,现在全钢胎应该2k以上才合理,但是某策某珑某某某七百多块的轮胎大行于世,你敢信吗?五十多公斤的轮胎才七百多,各位你们私家车上的轮胎多少钱自己总知道的吧?
油价高企,经济低迷,运费萎靡,司机都不愿意更换或者用1500以上的轮胎。流言害死人,请记住,轮胎事关司机生命安全。不要弄虚假的概念炒作蒙骗司机,他们挣钱很辛苦。$赛轮轮胎(SH601058)$ $青岛双星(SZ00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