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润建设-建筑+新能源双轮驱动,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民营市政工程龙头,轨交盾构领域技术领先

公司成立于1994年,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是拥有“双特双甲”资质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第一家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盾构施工的民营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市政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工程、新能源开发业务等,其中核心业务为轨道交通工程和市政工程。()23年建筑业收入占比86%,毛利占比60%。近三年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财务费用率明显降低,报表质量有明显改善。2015年以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持续为正,现金储备充足,具备较强的投融资能力。22-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2.4、10.1亿元,净现比分别为256%、267%。

电站运营经验丰富,打造光伏垂直产业链一体化

公司至今已有近10年的光伏电站运营管理经验。2011年收购上海泰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2014年投资青海80兆瓦光伏电站全部并网发电,并开始产生并表营业收入。2023年3月7日公司与宣城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宣州区投资建设10GW高效光伏电池组件项目、10GW光伏电池片项目及900MW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此外,23年新设子公司宏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宏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光伏领域相关业务。

未来3-5年计划投资新能源电站装机规模合计不少于3GW

近年来公司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实现建筑+新能源的双轮驱动,23年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1.82亿元,同比+61%,毛利率43.3%。未来公司将以EPC模式下的光伏电站建设为抓手,加快光伏产业布局,以光伏电站投资及并网运营业务为切入点,向产业上游延伸至光伏组件及电池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与央国企合作,向风能、储能等相关业务横向拓展,未来3-5年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少于1GW、集中式光伏电站不少于1GW、风电及储能电站不少于1GW,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拟定增打开成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拟定增募集资金10.24亿元用于建设施工工程总承包及地铁盾构施工设备升级改造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4.4、5.1亿元,同比分别+13、+14%、+18%。截至5月13日收盘,公司市盈率分位数和市净率分位数分别为26.0%、0.63%,处于上市以来的历史相对低位。我们认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规划明确,当前或处于公司业务转型的关键拐点,建议重视估值预期差。我们采用分部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分别给予新能源业务24年25倍PE,给予建筑业务11.5倍PE,合计市值51.1亿元30,对应24年目标价4.63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