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60喜欢:9

$申通快递(SZ002468)$ 通读了申通和圆通的年报,发现雪球上大多数关于申通和圆通的文章大多建立在过去对两个公司的印象,但殊不知,申通经过百亿的设备智能化升级以及数字化建设,今日已经实现了对往日的飞跃。

1,纵观快递行业快速发展的二三十年,可以说是各领风骚几年,从最开始的开山鼻祖申通,到圆通,再到现在遥遥领先的中通。仔细探究,发现电子面单,智能化设备投入,以及迅速形成规模化网络效应是造成名次更迭的主要原因。科技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很多时候体现出了后发优势。最近快递比拼的是精细化管理,尤其在各家产能均超日6000万日的情况下,智能化设备的投入和数字化建设应该是比拼的方向,这也应该是分析快递行业的重点关注点。

2,申通是最迟对中转中心设备升级更新的企业,这客观造成了2018年后的迅速衰落,也带来了这一年的迅速崛起。后发的优势在于,效率提高,相对低的固定资产可以处理更多的业务。比如申通的6000万日的产能,对应的固定资产在94亿,而圆通169亿的固定资产,支撑8000万左右的产能。当然圆通的固定资产中还有飞机资产要扣除。去年底,申通71个中转中心,圆通73个,申通自有干线车辆 5992辆,圆通自有干线车辆5354辆。今年申通4个在建的中转中心,还有另外4个通过基金收购的菜鸟转运中心投入使用,500辆L3辅助驾驶车辆分批投入使用,申通至少在中转运输上对比圆通不会差。

3,去年圆通投入49亿资金升级分拣装备,数字化改造还有购买两家飞机。这说明圆通在2019年大量投入的设备存在效率无法跟上目前先进水平的状况,他也在进行全链路数字化改造来进行精细化管理,而申通目前已经全面上云。我们不是说全面上云一定会碾压没上云的企业,但全面上云他的覆盖面会更广,同时大数据云计算可以在更细致的层面做精细化管理。比如填仓,派送的路线规划等等。

4,派送费在单票成本中占大头。申通过去因为件数少,为了稳定网点,在主流的快递企业中,单件的派费一直最高。就算去年他的派送费占营业成本也高达60.39%。而圆通去年派送费占营业成本是52.45%。现在申通单量迅速增长,理论上降派送费,进一步降低单件成本还是有空间的。

5,一般快递干线车辆,特别是长途,都是双驾驶员,他们的工资大多在年薪10万。智能重卡的投入,让单驾驶员成为可能。网上搜相关采购智能重卡的新闻,京东和申通的采购是以百为单位的采购,150辆已经投入使用,今年三月,又签了500辆。而圆通,是几十辆的级别。关于智能重卡,干线运输智能设备的应用在申通的年报中有详细描述。理论上存在以亿为单位的费用节约,同时提高安全性,更好对运输细节的跟踪,使得个节点形成更好的配合。

6,关于货物结构的争论。相对优势的快递公司天然有选择快件的优势,比如中通和圆通。历史上申通一定是出于选择权的后方,所以有申通大多承担重大货的印象。包括百世倒了后,申通抢了很多原来百世单,百世能有什么好的货源呢?就算菜鸟和申通的关联交易给了申通大多的轻小件,但关联交易额也才40多亿,占申通总营收的11%。所以我觉得申通的货源,至少是现在,不会比圆通好。他的成本下降,大多是科技进步换来的,而不是货物结构带来的优势。

7,圆通2022年和去年员工的总数(拿薪酬的非快递员)都是17000多人,而申通的员工总数,2022年是18000多人,去年底降到了12000多人,减少的几千人大多是生产员工,这说明,他的自营中转中心机器代替人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8,去年圆通和申通的代理商,主动升级末端的自动化设备,每家都差不多,230多套。圆通好理解,赚钱。申通的代理商敢于升级,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申通的代理商看好申通未来的发展,这在原来是不敢想的。

9,申通和圆通年报中的另外一个区别是申通强调了扁平化管理。这个含义代表了管理层级的简化,一定带来响应速度快,这个就是科技数字化赋能带来的,同时,更加有效的数字化必然提升规模经济的天花板。圆通也在做全链路的数字化,成效有待观察。

10,中通,圆通和申通,目前对2024年的表述大致相同。都是在追求市占率,服务水准和盈利之间的平衡。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圆通对申通和韵达单票收入保持着一定的溢价,韵达的定价很飘忽,圆通对申通大概有0.26左右的溢价,申通会把市占率排的更靠前些,中通和圆通把利润看的比较重。很可能今年的各家报价结构基本形成,竞争的烈度也基本是这样了。这么看,目前是最有利申通的,因为就算这样的烈度,他能够保存单票4-5分钱的盈利,但报价却基本上是全市场最低的之一,按目前行业增长速度,他大概率年底能够到达到7000万以上,那因为线路的更丰富,必然带来时效性的大幅提升。圆通能否继续保持0.26元左右的溢价就很难讲了。毕竟提高5分钱的报价,他还比圆通低0.2元,但毛利可以提升10个亿。

说了这么多,其实从报表上已经可以看出了申通的单票成本已经比圆通低了(去年申通2.15,圆通2.18),这应该是科技进步的体现,这个可能也就是老王所说的,我们现在已经不怕价格战的原因吧。而且申通登顶,其网络底座才是菜鸟速运能够拓展业务的依靠,所以我觉得申通主动价格战,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实现超行业增长带给市值才百亿的申通更多是机会,因为本文的对比对象是年利润30,40亿,市值在500亿之上的圆通。

题外话,看了极兔的年报。感觉这是一个拿着大刀长矛挂着血袋在枪林弹雨中冲杀的野蛮人,在上市后,没了创投和金融机构市场融资的输血,真的不知道他能够撑到什么时候。如果他突然死亡,那可能快递行业会迎来阶段性的紧平衡,那就是行业的福音了。

精彩讨论

独钓潮江04-26 21:28

长期来看是一个中上水平的行业:
1未来大概率没有新的进入者,业内容易达成博弈的平衡。
2不仅市销率很高,而且现金流非常好,没有存货。
3行业增加值大,未来利润弹性大。
4几乎是永续经营,并且没什么周期性。
长期来看比a股80%的行业都要好,最大的缺点是产品同质化有点高。

zhgnef04-28 06:41

简单聊下,快递公司总部几千人,接近三十个省公司,转运公司几万人,网点五六千家,如何做好这么大组织架构的管理和蛋糕分配是每家公司都在不断摸索的,目前行业标杆中通是做的最好的,主要得益于其蛋糕分配的比较好,能充分调动省区及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其他两通一达这种靠自上而下的管理,一方面考验高层管理的水平和投入程度,一方面考验一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两通一达后面谁发展的好,个人感觉也会取决于后面蛋糕的切法的调优。目前一人大包打揽的公司已经展现出来了明显的颓势。

路人已躺平04-26 22:15

目前的商业模式是toB,如果哪天客户可以在购物界面上自主选择用哪家快递,那就变toC了,相信这一天不会等太久

全部讨论

I'm stoer 大家有啥想问的么?🤪

看看申通23年的人均薪酬

非异形件同重量才能比成本吧,连个货品结构数据都没有怎么比成本,圆通固定资产多好几十亿,日均多一千多万票,怎么可能成本比申通高

这是个竞争、投入没有尽头的苦逼生意。

04-28 09:37

年报读的很细,学习

04-27 10:49

不希望申通过多的在派送费上降本,保持申通派送费少量高于对其他快递公司即可。这个对于保持网点稳定,提高服务,建立新形象很重要。多在精细化管理,扶持代理商,提高代理商的数字化智能化,以及链路规化等管理下沉来降本提效效果会更明显。

申通都是靠罚款营收,各种罚款明目繁多。干过快递的人才知道里面有多稀烂

04-26 23:10

极兔倒了,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04-26 21:41

专业

04-26 22:55

圆通和中通韵达和申通不好比的一点就是圆通航空,这在经济快递里是唯一的一家。所以成本收入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