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专题篇十:复合集流体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12

一、复合集流体的结构:“三明治结构”

集流体是锂电池中铜箔和铝箔的总称,起承载活性物质和汇集电流的作用。复合集流体采用“三明治”结构,结构为“金属-PET/PP-金属”,即中间一层基膜(为PET或者PP膜),上下各镀一层1μm左右的铜,形成复合结构。

说白了,复合集流体就是从铜箔/铝箔→两片铜箔/铝箔中间夹一片PET/PP膜。从“一片面包”变成“一个三明治”。

二、复合集流体的优点:安全、经济

1、安全性

复合集流体从抑制枝晶生成、断路效应、抑制扩散三个方面提高锂电池安全性。

(1)抑制枝晶生成

锂离子迁移过程中会对集流体产生压缩应力,从而导致集流体上出现微观褶皱,最终导致枝晶产生。若在铜箔上采用柔软衬底材料,可以释放压缩应力从而减缓枝晶生成。枝晶的危害:①生成为枝晶的锂离子不再参与反应,电池容量不可逆的损失。②长大的枝晶会刺破电池正负极之间的隔膜,造成短路。

(2)抑制集流体内短路起火

即使枝晶已经产生并且造成内短路,复合集流体在受到穿刺时产生的毛刺尺寸小,并且因为高分子材料层会发生断路效应,可控制短路电流不增大,从而有效控制电池热失控乃至爆炸起火,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爆炸起火。

(3)抑制起火扩散

火灾暴露实验是测试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最极端的测试之一,根据斯坦福大学《Ultralight and fire-extinguishing current collectors for high-energy and high-safety lithium-ion batteries》文中对TPP合集流体火灾暴露实验,传统集流体袋状电池在20秒内完全燃烧,然而TPP复合集流体袋状电池在点火后6秒内微弱燃烧后自行熄灭。袋状电池中的TPP通过释放磷酸盐自由基抑制火灾发展,从而实现阻燃效果。

2、经济性

根据中信建投测算,主流6.5μm复合铜箔相较6μm传统铜箔对锂电池整体减重5.56%,能量密度提升5.89%。目前主流复合铜箔为4.5μm基膜+两侧各1μm铜,与传统铜箔的6μm铜相比,铜用量仅为传统方案的三分之一,同时基膜密度较低,复合铜箔减重比例达到55.20%(与6μm传统铜箔相比)。

复合铜箔相较传统铜箔理论成本节约 40.30%。尽管当前复合铜箔的初始设备投资额较高、加工成本较高,但得益于铜用量的大幅减少,复合铜箔相较传统铜箔直接材料成本节约 61.55%,理论综合成本节约 40.30%,在锂电池降本的大趋势下有望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复合集流体的工艺:主流两步法+三类镀膜工艺

(一)镀膜工艺

制备过程主要关注点在于高分子基材上的镀膜过程,究其本质是镀膜技术应用。复合集流体制造一般涉及到真空磁控溅射、真空蒸发镀膜、水电镀膜等三类主流的镀膜工艺。

1、磁控溅射为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与氩气碰撞后,激发高能量的氩原子电离后撞击靶材表面,使得靶材发生溅射,溅射粒子在基片上沉积形成薄膜,例如在复合铜箔制造中,靶材指铜材料,基片指高分子材料;

2、蒸发镀膜是在真空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加热蒸发方式使得镀膜材料气化,粒子在基材表面沉积凝聚为膜。真空磁控溅射与蒸发镀膜均属于物理气相沉积(PVD),也被称为“干法”工艺;

3、水电镀膜是典型的“湿法”工艺,利用电沉积原理,将待加工的镀件接通阴极放入电解质溶液中,直流电的作用下金属铜进入镀液,并不断迁移到阴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逐步形成金属铜镀层。但 PET 等高分子材料不导电,无法直接进行化学电镀,需要先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活化、沉积导电层等,增加导电性。

(二)工艺步骤

复合铜箔制备方法按照工艺步骤数,分为一步法、两步法和三步法

1、一步法按照是否使用化学试剂分为干法与湿法:一步法干法指使用纯磁控溅射工艺磁控溅射和真空蒸镀一体机镀铜,通过多靶材、多腔体提高效率;一步法湿法通过对基膜进行清洗、粗化,提升表面粗糙度,然后以化学沉积的方式(不通电)在薄膜基材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金属铜层;

2、两步法(目前主流的复合铜箔工艺)包括两个步骤,磁控溅射+水电镀:1)磁控溅射对高分子膜进行活化。由于PET/PP表面不导电,无法直接进行电镀,需要先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活化,溅射形成方阻小于2Ω(厚度约为30nm-70nm)的金属铜膜;2)水介质电镀加厚金属层至实现导电功能。在磁控溅射形成基础铜膜后,通过水介质电镀的方法将两边铜层分别增厚至1µm左右,实现集流体导电的功能;

3、三步法包括三个步骤,磁控溅射+真空蒸镀+水电镀:在磁控溅射后增加真空蒸镀环节,目的是提高沉积速度,真空蒸镀的沉积速度是磁控溅射的3-4倍,可以快速补足铜膜到适合电镀的厚度。

复合铝箔率先量产,采用蒸镀法。相比于复合铜箔的两步法、一步法等技术路线差异,复合铝箔无需使用化学电镀等湿法工艺,仅通过干法工艺便可一次完成双面镀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干湿法工艺转换过程对良率的影响,并且没有湿法带来的环评压力。

相较于复合铝箔,复合铜箔在降本及能量密度方面潜力更大。据GGII,8μm复合铝箔对比12μm压延铝箔降低300-500万元/GWH,能量密度提升3-6%;而6.5μm复合铜箔对比6μm锂电铜箔降低2400-3000万元/GWH,能量密度提升5-10%。

(三)中间基膜材料选择

复合集流体基材的主流路线尚未完全确定。复合集流体基膜的的选择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PI(聚酰亚胺)三种。综合来看,PET的工艺已相对成熟;PP体量较小,正在攻克金属附着力难点;PI材料还未进入导入阶段。

PET具备最佳的抗拉强度、弯折性能、耐高低温性能、绝缘性能等,但其突出的劣势是在电解液环境中易被腐蚀,因此需要电芯厂调整电解液配方来改善;PP耐酸性好,可在高温电解液环境中维持良好性能,但其韧性不足、与铜层附着力不佳,在高速涂布时易断裂,影响整体良率;PI材料在力学指标、电化学性能、耐高温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突出,但生产成本过高,难以满足降本增效的产业需求。

附:部分复合集流体厂商进展梳理

四、相关标的

增量设备市场规模远大于基膜材料增量市场。

电镀设备:东威科技

超声波焊接设备:骄成超声

电解铜箔设备:道森股份

真空镀膜设备:汇成真空

铜箔厂:宝明科技元琛科技胜利精密阿石创、重庆金美、厦门海辰、双星新材万顺新材、汉嵙新材、中一科技嘉元科技诺德股份

*黄色为未上市

附:复合集流体产业链及公司

参考资料:中信建投电新、国信电新

$东威科技(SH688700)$ $骄成超声(SH688392)$ $道森股份(SH6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