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5回复:3喜欢:8
巴菲特曾被问到投资生涯里最大的失败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在1993年用4亿美元的等价股票收购了美国鞋企Dexter,但最终却全都赔光了。巴菲特认为这家公司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并且鞋业也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应该可以放心投资。然而,随着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的崛起,Dexte在本土市场的竞争优势迅速流失殆尽。
对此巴菲特回忆到:“1999年我们旗下绝大多数制造、零售与服务业务取得了优秀的业绩,唯一的例外是Dexter鞋业。不过这并非公司管理上的问题。在管理技巧、能力与敬业等方面,Dexte,管理层与其他公司相比毫不逊色。但我们大部分鞋子是美国本土生产的,而美国本土厂商与境外厂商的竟争变得非常困难。1999年在美国13亿双鞋子的消费量中,约93%是进口产品,国外非常廉价的劳动力是决定性的因素”。2001年巴菲特不得不认错:“Dexte,在我们收购之前几年,事实上在我们收购后也有几年,尽管面对海外鞋企残酷的竟争,市场仍然十分繁荣。当时我认为Dexte,应该能够继续成功地应对国际竞争问题,结果表明我的判断完全错误。”
这些重要的案例告诉我们,竞争优势或者说护城河确实是存在的,但同样地,任何竞争优势是在一定条件和前提下才存在的。竞争是永恒的主题,某种环境下的绝对领先并不代表在其他环境和另一个时代中依然可以保持——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往往具有出乎意料的影响,但投资者很容易陶醉在以往的成功历史中而忽略和低估了这种变化。护城河能否维持的关键,既在于能否打造同对手不对称的、差异化的、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又在于是否具有持续的、审时度势做出正确抉择的能力。而绝不在于是否具有一时的高知名度,规模是否领先或者是否具有暂时的技术垄断地位。$福耀玻璃(03606)$ $海螺水泥(00914)$

全部讨论

2018-10-04 16:03

国外廉价劳动力没有打垮$耐克(NKE)$ ,也没能阻挡$斯凯奇(S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