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医疗器械进出口报告:进出口额总体呈平稳发展态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01

总体情况

总体来看,今年前9个月我国进出口基本持平,进口额和出口额总体都呈平稳发展态势。

2023年1-9月总体数据来看,出口方面,亚洲市场为最大出口贸易市场,市场份额占比达34.81%。中国对RCEP国家、“一带一路”和东盟出口总额分别是621.8076亿元、469.2782亿元、234.8199 亿元;中国医疗器械的主要出口地为美国、德国、日本,美国为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家,占中国出口市场的24.47%。中国出口医疗设备的金额占比最高,达40.34%。

进口方面,欧洲市场为最大进口贸易市场,市场份额占比达42.84%。中国医疗器械的主要进口地为美国、德国、日本,美国为中国最大的进口贸易国家,占中国进口市场的23.77%。中国进口医疗设备的金额占比最高,达44.23%。

从9月单月数据来看,出口方面,亚洲市场为最大出口贸易市场,市场份额占比达36.19%。中国对RCEP国家、“一带一路”和东盟出口总额分别是60.2205亿元、63.1839亿元、31.0008亿元;相比8月,RCEP国家增长9.11%,“一带一路”增长10.77%,东盟增长9.28%。9月中国医疗器械的主要出口地为美国、香港、日本,美国为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家,占中国出口市场的24.52%。中国出口医疗设备的金额占比最高,达46.76%。中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中,广东省为出口额最大的省份,出口额为66.0021亿元。

进口方面,欧洲市场为最大进口贸易市场,市场份额占比达42.87%。中国医疗器械的主要进口地为美国、德国、日本,美国为中国最大的进口贸易国家,占中国进口市场的22.33%。中国进口医疗设备的金额占比最高,达47.71%。中国医疗器械进口贸易中,上海市为进口额最大的省份,进口额为111.5525亿元。

1、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中国医械进出口贸易详情

2023年1月~9月,中国器械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率12.24%;其中出口额平均增长率10.77%;进口额平均增长14.15%。

2、2023年1月至9月中国医械各注册地进出口贸易额(前20名)

备注:本表格按1-9月总贸易额数据排名

02

产品分析

1、2023年1月至9月中国进出口各品类医械商品贸易额占比详情

2023年9月,IVD试剂与IVD仪器进口贸易额大于出口贸易额,其余产品均为顺差。

备注:占比为2023年9月中国各品类商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例

2023年9月,医疗设备、IVD试剂与IVD仪器进口贸易额大于出口贸易额,其余产品均为顺差。

备注:占比为2023年1至9月中国各品类商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例

2、2023年9月中国医械进出口贸易额排名前十各商品信息详情

备注:占比为2023年9月中国进出口各商品贸易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例

3、2023年1~8月主要产品贸易额趋势分析

从品种类别分析,出口方面,9月中国出口IVD试剂贸易总额增幅最大,其出口额为11.8962亿元,环比增长23.7%;医疗设备出口额第一,为114.8777亿元,环比增长15.3%。

进口方面,9月中国进口IVD仪器贸易总额增幅最大,其进口额为16.6592亿元,环比增长16.4%;医疗设备进口额第一,为103.0560亿元,环比增长5.32%。

从主要产品总贸易额数据来看,2023年1-9月,医疗设备与医用耗材趋势大致相同,均在3月迅速回升,而后趋于平稳。

此外,医疗设备贸易额连续九月排名第一,总体增长呈上升趋势,9月医疗设备贸易额环比增长10.35%。

03

市场分析

1、洲际贸易格局

2023年9月,中国器械贸易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分别占比达33.15%、30.89%,贸易总额分别为153.0349亿元、142.6073亿元。其中,出口方面,亚洲出口金额占比第一,达36.19%,出口金额为88.9159亿元,环比增长18.83%;进口方面,欧洲进口金额占比第一,达42.87%,进口92.6058亿元,环比下降5.38%。

从2023年1-9月的总体数据来看,中国医疗器械贸易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分别占比达到34.06%、30.42%,贸易总额分别为1185.5321亿元、1059.0381亿元。其中出口方面,亚洲出口金额占比第一,达34.81%,出口金额为621.8076亿元;进口方面,欧洲进口金额占比第一,达42.84%。

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

2023年9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88.0861亿元,占中国全球贸易总额19.08%,环比增长8.12%。其中,出口63.1839亿元,占中国总出口额25.72%,环比增长10.77%;进口24.9022亿元,占中国总进口额11.53%,环比增长1.94%。对新加坡、俄罗斯联邦、印度、马来西亚、越南分别进出口12.9627亿元、8.2359亿元、8.1395亿元、7.1883亿元、5.9662亿元,占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48.24%。

2023年1月至9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671.8635亿元,占中国全球贸易总额19.30%。其中,出口406.0943亿元,占中国总出口额26.27%;进口202.5852亿元,占中国总进口额11.96%。对新加坡、印度、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分别进出口103.1987亿元、62.2743亿元、58.4065亿元、50.7123亿元、50.7123亿元。

2023年1月至9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总贸易平均增长率19.57%;其中出口额平均增长率11.46%;进口额平均增长13.02%

3、RCEP成员国贸易

2023年9月,中国对RCEP国家进出口108.6261亿元,占中国全球贸易总额23.53%,环比增长9.86%。其中,出口60.2205亿元,占中国总出口额24.51%,环比增长9.11%;进口48.4056亿元,占中国总进口额22.41%,环比增长10.81%。对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分别进出口38.9521亿元、13.2366亿元、12.9627亿元、8.1395亿元、7.6982亿元,占同期中国对RCEP国家国家进出口总值74.56%。

从2023年1-9月总体数据来看,中国对RCEP国家进出口809.2229亿元,占中国全球贸易总额23.25%。其中,出口455.6489亿元,占中国总出口额25.51%;进口353.5740亿元,占中国总进口额20.87%。对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分别进出口289.9026亿元、103.1987亿元、88.7464亿元、62.2743亿元、54.1954亿元,占同期中国对RCEP国家国家进出口总值73.94%。

2023年1月至09月,中国对RCEP国家进出口总贸易平均增长率12.26%;其中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10.16%;进口额平均增长15.48%

4、东盟国家贸易

2023年9月,中国对东盟国家进出口46.0933亿元,占中国全球贸易总额9.98%,环比增长4.02%。其中,出口31.0008亿元,占中国总出口额12.62%,环比增长9.28%;进口15.0924亿元,占中国总进口额6.99%,环比下降5.34%。对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分别进出口12.9627亿元、8.1395亿元、7.1883亿元,占同期中国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值61.38%。

从2023年1-9月总体数据来看,中国对东盟国家进出口353.3070亿元,占中国全球贸易总额10.15%。其中,出口203.8191亿元,占中国总出口额13.14%;进口118.4871亿元,占中国总进口额6.99%。对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分别进出口103.1987亿元、62.2743亿元、50.7123亿元,占同期中国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值61.19%。

2023年1月至09月中国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贸易平均增长率11.46%;其中出口额平均增长率11.01%;进口额平均增长12.43%

5、重点国家或地区贸易

2023年9月,中国医疗器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德国、日本、香港、墨西哥,其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38.6176亿元,占中国全球总贸易额51.69%,环比增长1.29%。其中出口贸易总额为108.6859亿元,占中国总出口额44.24%,环比增长11.72%。进口贸易总额为129.9317亿元,占中国总进口额60.15%,环比下降6.04%。

从2023年1-9月总体数据来看,中国医疗器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德国、日本、墨西哥、新加坡,其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808.4827亿元,占中国全球总贸易额51.96%。其中出口贸易总额为742.1948亿元,占中国总出口额41.54%。进口贸易总额为1086.9039亿元,占中国总进口额64.16%。

04

省市对外贸易

1、整体趋势

从各省进出口贸易额分析,2023年9月,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分别为136.5238亿元、87.0350亿元、54.7329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贸易额60.28%,环比下降1.78%。其中,出口方面,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出口总额稳居前三,出口额环比增长最高的是浙江省,环比增长7.42%;进口方面,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位居前三,进口额环比增长最高的是广东省,环比增长21.18%。

2、京津冀

京津冀地区进出口贸易额分析,2023年9月医疗器械进出口总贸易额为64.7404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贸易额14.02%。

3、长三角

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贸易额分析,2023年9月医疗器械进出口总贸易额为239.3916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贸易额51.85%。

来源:药智医械数据

资料显示,医疗器械ETF(SZ159883)为目前A股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行业ETF,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已纳入互联互通范围。一指覆盖医疗设备、高低值医用耗材、IVD、医美四大细分领域,全面表征A股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迈瑞医疗作为第一权重占比近15%。在最新调样后,医疗器械ETF的科创板股票含量最新突破20%,踏上了科创板的快车道,指数创新属性突出。

截至2023年10月30日,标的指数最新PE估值32.28倍,低于指数发布以来近78%的时间区间,投资性价比凸显。未来,在“疫后复苏”、创新迭代、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创新出海国际化升级的逻辑共振中,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将开启万亿规模之路,各细分赛道全面开花,从跟跑到领跑,国产器械黄金时代或正在到来。场内可通过159883高效交易,场外也有联接013416可布局。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永赢医疗器械ETF属于中高风险(R4)产品,风险等级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后结果为成长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对照表详见永赢基金官网。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提交交易申请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基金特有风险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失败的风险、投资者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申购赎回清单标识设置风险、股指期货投资风险、资产支持证券投资风险、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的风险、第三方机构服务的风险、存托凭证投资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达人秀

$迈瑞医疗(SZ300760)$$金域医学(SH603882)$ $亚辉龙(SH688575)$ 医疗器械ETF(SZ159883)

#医药板块全线大涨,如何借基布局?# #资金借道ETF蜂拥入市# #A股拉升走强,医药芯片联手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