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百勤,换个角度看安东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回复:51喜欢:17
$百勤油服(02178)$
$安东油田服务(03337)$

上周末百勤油服公布13H1业绩。虽然本人并未投资百勤但也一直在关注,做为安东油服在国内某些油气区块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研读百勤的财报对理解安东以及油服行业应该还是有所帮助的。
为了读百勤13H1财报,重新又把12年报翻出来细读一遍。结论是百勤的财报真心让人读不懂。
综合13H1以及12年报,谈几点:

1:关于百勤12年的非持续经营业务
所谓非持续经营业务,是指百勤原先在伊朗/叙利亚的油服业务,考虑到收到制裁的因素出售相关业务。这倒是可以理解。
从报表附注8看,上述业务的主体是Iranian Refinement Development Premier Co., Ltd.,百勤持股49%。
报表附注15披露,非持续经营业务11/12年收入分别约为3.95亿/0.49亿港币,11/12年净利分别约为0.63亿/0.11亿港币。其中伊朗业务占主导,以11年为例,其收入占比为93%。
报表附注28披露,所出售的非持续经营业务,也就是Iranian Refinement Development Premier Co., Ltd.的49%,其价格为4.28百万港币,相对于对应净资产5.06百万港币,处置亏损0.76百万港币。
我的困惑是,能够在11/12年连续盈利0.63亿/0.11亿港币的公司,在12年11月的净资产怎么会只有5.06百万港币?这样资产规模的公司怎么会产生11/12年分别3.95亿/0.49亿港币的收入?
究竟是我误读财报,还是百勤披露的数据无法自洽?

2:关于百勤12年的非经常性收益
这个问题@greatsoup 曾经提到过,据说其确认收益的会计方法符合最新的香港会计准则,但牵涉的金额实在太过离谱,还是想罗列下相关数据。
2011年1月,百勤收购Sheraton Investment Worldwide Ltd.的40%股权,代价是2.95百万港币。
2011年4月,增持Sheraton 5.5%股权,代价是1港币。(之前收购时有补充协议,10年Sheraton亏损,致使出现零代价增持的情况)
2012年6月,再次增持Sheraton 5.5%股权,代价是向出售方发行百勤的若干股份。根据所谓“独立估值师”对百勤于1012年6月30号资产评估,这部分发行股份的代价是9.25百万港币。
既然5.5%的股份就价值9.25百万港币,那意味之前收购的45.5%的股份增值了,由此确认47.7百万港币收益。(不知道怎么算的,按照我对@greatsoup 所述会计准则的理解,怎么也算不出这个数字,似乎仅确认47.7百万港币收益还是少了一大块)

再来看看Sheraton的资产负债表,2012年6月30日Sheraton的净资产仅区区4.6百万港币,尽管百勤对其的资产重估,其净资产也仅做到18.4百万港币,百勤的权益净资产9.4百万港币。由此确认这次收购产生的商誉是0.447亿港币。

各位看地明白吗?一番腾挪的结果是,资产负债表虚增了4千多万的无形资产(收购商誉),而12年损益表中也增加了4千多万的收益。

12年资产负债表显示,无形资产5.71亿港币(其中商誉5.64亿港币),占总资产的比例31.2%
不知道IPO的招股书是否披露商誉形成的历史记录,懒得去查了。就这个例子就已经充分看出百勤资产负债表的水分有多足了。

3:看不懂的业务转型
记得这个问题,在安东公布12年报时一帮雪球球友有过讨论。
12年百勤的业务结构发生大挪移。
11年海外业务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12年被归为非持续经营业务的伊朗/叙利亚地区,而12年开始在委内瑞拉、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地区全面开花。尤其是委内瑞拉,12H1都仍未创造任何收入,在12H2的收入就突然达到2.09亿港币,而在13H1更是增加到2.41亿港币(这部分增长拯救了百勤13H1的财报)。
委内瑞拉的收入还不是来自于中石化或中石油的权益区快,而是来自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
真是神一样的业务开拓能力,海外新市场的订单就像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不得不佩服。
相对而言,安东弱爆了,跟随着中石油的步伐在伊拉克耕耘了好几年,在13H1才取得1.66亿人民币的收入;同样在南美的哥伦比亚地区,安东也是耕耘了2/3年,才在13H1取得0.14亿人民币。

当然,百勤12年业务转型更猛的还是在国内市场。
11年百勤国内收入仅1.6亿港币,12年就已达到7.47亿港币,同比增长467%,可谓惊人之至。
至于13H1,
安东除了在东北的松辽盆地战略收缩之外,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盆地分别都取得了47.6%、59%、49.9%的同比增长;
反观百勤的国内业务,同比下降13%(其中主力区域的鄂尔多斯盆地,收入同比下降35%)。
百勤对此的解释是“收入減少主要由於中石化華北分公司於二零一三年上半年的增產工程增長較預期緩慢,而每口井的平均收入減少約20%亦是本集團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增長下滑的主要原因”,这个理由倒是可以在安东13H1报告中得到佐证(尤其是其压裂单价约为220万人民币/井次,数据与安东匹配)。
但个人相信,百勤估计还有个说不出口的理由,12年为了IPO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利润的可能性极大。但不管如何,其国内业务增长的情况肯定不如安东,相互对比或许倒是能看出点优劣。

说实话,这两份看不太懂的百勤财报,真地令人很难建立对百勤管理层的信任感。

@carman @热爱大自然的DD @绍辉-辉

全部讨论

AMG07102016-05-26 02:23

我姓周,王是我姑爹,据我所知他那个时候并没有凯迪拉克啊,有的美系车是克莱斯勒300C

dadafa2015-01-19 10:47

写的好~!

见小曰明辉2014-05-29 14:20

兄台对目前安东油服的估值怎么看,管理层倒是在增持

李小森2013-12-19 22:34

挺好 的

绍辉-辉2013-08-29 00:29

150口肯定有

greatsoup2013-08-28 12:24

對,是這樣

绍辉-辉2013-08-28 11:01

有市场机会没抓住的心态,红河油田也是短期节奏调整,安东、百勤去年在红河油田大赚一笔难道不是好事情吗

绍辉-辉2013-08-28 10:58

三家公司并在一起,非常赞

绍辉-辉2013-08-28 10:55

原有45.5%的股份价值也有变化,所以是47.7百萬港币

Markovv2013-08-27 20:32

ipm是斯伦贝谢的注册商标,百勤这样说自己的服务也是ipm真不怕人告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