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的6月,更慌乱的7月——正确高于泰山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0

6月的深圳迎来了推盘高峰,有楼盘在没有样板房、营销中心的情况下,也被逼取证开售。这背后,多得我们的无形之手。

推盘量好生热闹,16个住宅新盘,相当于2天1个开盘。销售情况看如图,喜忧参半。(外地朋友不要笑,这个量在深圳就是供应高峰。)$万科A(SZ000002)$ $华润置地(01109)$ $佳兆业集团(01638)$ 

图:深圳6月住宅开盘去化率统计(除个别倒挂明显的楼盘之外,大多数楼盘开盘去化率低于30%)

背后的原因,开发商友人给的答复,大抵是为了配合有关部门冲“业绩”。

关于深圳是否依赖房地产、土地财政的论调一直争论不休。在全国楼市松绑潮之下,深圳还在坚挺,刺激经济的政策前前后后也有两轮,但房地产依旧缺席。

——————

01 时局前传:正确高于泰山  

2021年2月8日,深圳发布二手房指导价政策。

2021年4月,风口人物ZXF“官宣”从住剑焗调任至生态环保焗,履职半年不到的副局的LXC临时受命,挑起重任。

在208指导价政策执行4个月后,他带队到基层调研。 (鉴于微博的遭遇,需要解码的朋友,后台问询便可得知。)

此时的深圳楼市已经开始了些变化。 

 

市场在5月底已经明显转淡,某大行的负责人在接待领导时,也很直接。毕竟是闭门形式的交流会议。他问,指导价有无松动的可能?或者执行层面稍微留点空间? 

L副局给的答案很直接,也语重心长:要懂政治、识大体。 

这位负责人当时对表哥说,指导价把市场搅乱了,现在买家都奔着指导价出价(又称“还价”),我们前线经纪人都不知道怎么撮合成交。

就在那时,二手房买卖开始冰封。

最惨的时刻,二手房月成交量不足2000套,有媒体形容:比2008年还惨。

 

——————

02 中介关铺潮 

市场下行,关铺潮越演越烈。2021年8月,深圳另一家知名中介大行在也遭遇了危机:关铺、降薪、架构调整。持续了大半年的收缩调整,终于在2022年3月因为员工讨薪而登上热搜。

一位管理层跟表哥吐槽,好多门店月收入都低于5万,活不下去。扣除高昂的门面铺租和人员开支,店铺经营已经入不敷出。“几个月能扛,一年过去了,政策一点松动都没,公司也在逼,实在没办法,只能关铺了。” 

关铺的不止他们一家,全深圳的中介大行都在关铺。网传一组数据,说至少2000家,比深圳房协官方的数据600家要多出3倍以上。

房地产的周期起起伏伏,上一个寒冬,2008年,从3000家腰斩至1500家;2011年,从8000家锐减至5000家。

 

疫情3年,你可能听说餐饮行业的惨淡,但其实,中介门店的惨淡悄无声息。就拿2022年来说,深圳先后多次出台政策对餐饮行业进行扶持。

而中介行业,怕只有央媒报道楼市下行时露个脸,才有存在感。

二手房市场持续的低迷,很多中介选择了转行。很多店长开始怀疑人生:什么时候才是头? 

——————

03 开发商降价潮 

松绑政策久盼未至,深圳的开发商也越发难受。 

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开发商开会,据参会的友人复述,让我们说困难,到场的开发商代表基本都诉了一顿苦水。限购政策的严厉、购房群体缩小、经济不景气、指导价影响二手流动等等。说这么多,无非是希望政策能给予适当的松绑。

然,____不为所动。

又过了2个月,大部分的开发商已经醒悟过来,开启了猛烈的促销手段:有楼盘开出了深圳史上最高的卖楼佣金——15%,总价500万的房子,卖房的中介能拿到佣金75万。

如果阁下对房地产行业有观察的话,15%不过是大部分上市房企的毛利而已。这割肉的卖房方式,自然导致了难堪的局面:早期买房的业主围堵售楼处、有关部门也因此头疼不已。

而这,就是市场下行时开发商的艰难。如果说15%是极端个案,常规楼盘在促销政策上也开创了近年历史:住宅打折打到88折、住宅佣金给出了公寓的行情标准、还有东部的低首付楼盘,首付30万即能上车。 

 

外地朋友闻风找表哥求证:这还是深圳吗? 

是呀,都说全国楼市看深圳,每次上涨行情深圳都是领头羊。这下,怎么萎成这样?

我在微博发市场信息时,有些人开始狂欢,深圳市场终于不行了,深圳炒房客要凉凉了。

与此同时,咨询购房的买家却大吐苦水,自己被调控误伤,自己的二手房卖不掉,怎么置换新房? 更有人写信到领导留言板,我价格都低于指导价了,还是卖不掉,政策不合理。

某房企近期有新项目启动,开启人员招聘。收到的简历吓坏了他。我招个主管,怎么总监都来投简历了?还有公司的人力,怎么都给我发爆雷房企的简历?据说,各大房企的人力部门收到简历最多分别来自:佳兆业、宝能、花样年...

 

就连国企,也在艰难冲业绩。2月的疫情,大部分房企一季度基本都没完成业绩。二季度,开发商回款的压力更大,不但没盼到深圳的松绑政策,其他层面的也没有实质的松动。比如,传闻中的预售资金监管放松,不单没有放松,反而监管更严。

业内有个说法,地方ZF对烂尾楼有责任,必要时需由地方财政资金扶持,所以监管进一步趋严。

因此,卖房回款的资金进一步受监管,意味着企业通过卖房回血更难。而银行,也没有因为喊话,在融资上给开发商开绿灯。 

业绩考核、偿债高峰,开发商开启了更大力度的降价促销。这个7月,更慌张。

有楼盘更是送出了20年物业管理费、首付分期由东部蔓延到最热的前海:首付30万能买龙岗、首付99万能买前海。

一时间,表哥也被这宣传数字砸懵了:这是哪一年的深圳?

—————

04  屋漏偏逢连夜雨  

烂尾楼的事情,在全国多地蔓延,有200多个小区业主纷纷效仿,发起强制停贷告知书。感觉1天的时间,全网发酵。

反观深圳:佳兆业在宝安的一个楼盘 、绿地在光明的一个楼盘 、龙光在前海的一个楼盘,纷纷登上热搜。各区的有关部门又头疼了起来。 

一如我几个月前发的,预售资金的监管只会越来越严,最先只有宝安ZJJ头疼,现在各区都如坐针毡。

—————

  正能量

前段时间,平台约稿 让多写“正能量”。 我分不清什么正能量负能量,我只知道,现在全行业都是“低电量”。

最后,基于组织的督导、各平台的倡议,要多输出正能量,表哥精选一首群星演绎的名曲——祝大家《明天会更好》。

不要问我政策什么时候出,好吗?

————————————————————

本文作者: 地产大表哥

(深圳 V博MCN核心成员之一,从业视角看楼市,关注地产财经和楼市。)

表哥原创文章,谢绝一切洗稿行为

全部讨论

2022-07-17 12:08

前段时间,平台约稿 让多写“正能量”。
我分不清什么正能量负能量,我只知道,现在全行业都是“低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