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红保守计算中国建筑内在价值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8喜欢:12

       当前,大多数投资者用约翰·伯尔·威廉斯在《投资价值理论》一书中的模型对于内在价值进行定义:任何投资的价值都是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

实际操作中,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这个现金流是指什么。

马喆老师在《估值的标尺》中讲到,现在的大多数机构在使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法计算内在价值时,使用的基准现金流都是净利润这个数值。马喆老师认为这可能高估了内在价值,所以他创设了自己的估值的标尺。我认为马喆老师的“标尺”是相对保守和有道理的。

接触“自由现金流折现法”这个概念,是很多年前从刘建位老师《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这本书。威廉斯原意是用分红作为“基准现金流”计算公司内在价值。巴菲特也认为这样低估了内在价值,所以巴菲特在其致股东的信中说,其采用“股东盈余”计算内在价值。股东盈余就是:净利润+折旧、摊销-资本支出。

尽管如此,我仍然想看一下仅用现金分红作为基准现金流这种保守方法计算 $中国建筑(SH601668)$   内在价值,会是怎样一个噩梦般的结局。

2020年中国建筑分红90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20%。这个分红占年度净利润比例并不高,因此可以判断:即使公司将来经营出现波折,分红也是可以保障的。所以我们将90亿元作为基准现金流是没有顾虑的。

中国建筑现在(2021年5月4日)不受市场待见,有一种说法是因其长期业绩太稳定,以至于没有机构欢迎的“想象”空间。中国建筑业绩稳定的“罪过”,恰恰最利于预测其未来净利润和分红。

自从上市以来,中国建筑ROE都在15%以上(仅此一项,就足以使其傲视绝大部分上市公司),这也是管理层非常重视和自豪的核心指标。公司每年留存80%的净利润转为股东权益(即净资产),我们有理由认为以后年度净利润会以80%×15%=12%速度增长。亦即中国建筑有能力保持净利润占比20%的分红额每年12%的同速增长。巴菲特认为这就像储户储蓄资金翻番、利息跟着翻番一样毫无难度、毫无创意。

尽管中国建筑每年新签合同额屡创新高,但市场却认为它不久就没活可干了。投资者除了要知道现有合同和土地储备就够它干上4年的之外,还要知道国家“十四五”规划有关基建、城市化率、城市群、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等目标规划,以及巨额科研经费支撑的、历史已经证明的中国建筑获取新的市场需求的极端能力。如果你还认为中国建筑的科研经费都买茅台了,别人笑话你!

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建筑在“十四五”期间维持2020年水平的增长。至于此后,和GDP的4.5%同速吧。

基于以上逻辑数据,中国建筑当前的内在价值会是多少呢?额,忘了交代一个重要数据——折现率,目前五年期国债利率4.27%,我们拟定折现率5%。(特别强调一点:关于折现率,巴菲特的观点非常明确与“固执”,就是长期国债无风险利率!尽管有不少的专家提出应根据自由现金流波动上调一些折现率,巴菲特都置之不理。具体解释见《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相关章节论述。)

中国建筑当前内在价值:24166亿元—28386亿元之间。

[痴呆][痴呆][痴呆]惊不惊奇?意不意外?!

要不是各种不假思索的谬误甚嚣尘上,为什么要浪费这几个小时算这个呢?

全部讨论

图片评论

图片评论

2021-05-04 23:29

做不到内生性增长的公司,长期看并不能给股东带来长期高回报。这是投资中建最大的难点。
中建上市12年,除了IPO融资,没有进行过股权融资。
中建的内生增长,过人之处在哪里。投资中建7年了,一直困扰着我。

使用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应非常明确折现率是什么,更不能自拟一个“折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