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给予浙江鼎力增持评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刘智近期对浙江鼎力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3年报&2024一季报点评:臂式产品放量推动增长,出海市场空间广阔》,本报告对浙江鼎力给出增持评级,当前股价为71.3元。

  浙江鼎力(603338)  投资要点:  浙江鼎力(603338)披露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12亿元,同比增长15.92%;归母净利润18.67亿元,同比增长48.51%。同时披露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11.53%;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5.40%。  臂式产品放量带动业绩增长,持续扩产保障未来增长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12亿元,同比增长15.92%;归母净利润18.67亿元,同比增长48.51%;扣非净利润18.08亿元,同比增长46.60%。分业务看:  1)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实现营业收入24.46亿,同比增长68.24%,占营业收入比例38.75。臂式高空作业平台销量5492台,同比增长56.42%,平均单价44.54万元/台;  2)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同比下滑8.64%,占营业收入比例47.69%。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销量42823台,同比下滑7.43%,平均单价7.03万元/台;  3)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营业收入5.04亿,同比增长5.17%,占营业收入比例7.99%。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销量7533台,同比增长0.75%,平均单价为6.69万元/台。  分地区看,公司国内收入21.2亿,同比增长15.22%,占营业收入比例33.59%;国外收入38.4亿,同比增长13.35%,占营业收入比例60.84%。公司臂式产品产能逐步投放,带动公司臂式产品交付放量增长。2023年,公司加大臂式产品销售力度,2023年臂式产品销量5492台,增长56.42%。海外市场臂式产品推广顺利,增速较快,海外臂式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1.28%。  公司“年产4000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投产后将进一步释放产能,同时,公司公告拟以自筹资金17亿元投资新建年产20,000台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项目,建设周期3年,达产后产值约25亿元。公司大幅扩产,保障了未来公司发展的产能需求。  规模效应叠加产品结构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38.49%、同比上升7.4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9.58%,同比上升6.49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28.64%,同比上升5.99个百分点。毛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加大成本管控力度,通过精益化管理、工艺升级等方式持续提高生产效率,积极发挥智能制造规模化优势;2、产品结构优化,电动化及附加值高的差异化产品比例提升;3、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因素。  分业务:臂式产品毛利率30.52%,同比上升9.88个百分点;剪叉式产品毛利率40.28%,同比上升7.65个百分点;桅柱式产品毛利率43.46%,同比上升9.49个百分点。  2024Q1经营质量稳步上行,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归母净利润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11.53%;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5.40%;扣非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22.37%。  公司2024Q1毛利率、扣非净利率分别为41.11%、25.98%,对比2023年报分别提升2.62个百分点、-2.66个百分点。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是所持交易性金融资产宏信建发股份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公司2024年一季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02亿。  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臂式放量加海外拓展推动持续增长  公司从事各类智能高空作业平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涵盖臂式、剪叉式和桅柱式三大系列共200多款规格。臂式系列包含直臂式和曲臂式两类,全系列包含电动、混动、柴动三种动力源,工作高度覆盖16-44米,适配多种应用场景,最大工作高度达44米,最大荷载454kg;剪叉式系列最大工作高度达32米,最大荷载1000kg。公司是全球唯一实现批量化生产无油全电环保型剪叉系列的制造商,最大工作高度覆盖5-16m,最大荷载覆盖230-450kg,无液压系统,低能耗、更安全环保。  高空作业平台作为载人登高作业工具,能够有效保障高空作业安全、削减高空坠落事故,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近年来,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趋势,租赁公司对电动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起步较晚,正处于成长期,人均保有量较小,产品结构尚不完善,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占比约25%,远低于成熟市场,且行业渗透率较低。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023年高空作业平台行业销量20.65万台,同比增长5.29%,其中臂式产品增长约50%。根据《IPAF Rental MarketReport2023》,2022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实现收入约124.53亿元,同比增长13%;保有量为44.84万台,同比增长36%。根据宏信建设招股说明书,预计到2026年全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将增长到107.4万台,CAGR达到22%。如果未来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增速和美国保持一致,并且两国的人口变化情况相同,那么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的人均保有量将在2033年达到并超过美国水平,市场保有量将达到322.7万台。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高空作业平台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对标国外高空作业平台巨头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高空作业平台出海竞争力较强,臂式产品放量后海外市场拓展空间巨大。公司拥有完善的国内外营销网络及丰富的市场拓展经验,灵活推动国内外市场共同发展,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产品已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有序布局,先后通过股权合作、适时建立分/子公司并组建本土团队等形式,多点开花进一步拓宽海外销售渠道。公司2023年国外收入占比超过60%,国外仍是公司产品重点拓展的市场。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是我国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产品竞争力强,出口优势较大,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带动公司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我们看好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的成长空间及公司臂式、电动产品海外拓展空间。我们预测公司2024年-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09亿、87.53亿、103.16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7亿、25.88亿、31.37亿,对应的PE分别为17.29X、14.28X、11.78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海外需求、市场拓展不及预期;2:国内需求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4:原材料价格上涨波动;5:海外贸易关税等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东吴证券周尔双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6.49%,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22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6.39。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1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8.69。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