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erz

walkerz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拼多多(PDD)$ 我更正一下我之前的评论,修改变成删除了。季度股本扩张应该是季度1%,年化4-5%之间,稀释量不算大。从SBC分布上看,主要是从22年开始做temu以后大量增发,但是总量可控,从之前每年40亿提升到每年70-80亿美元,未来几年集中行权的话,目前的每年增长的现金如果做回购是可以cover这...

讨论

回复@Algorithmist: case败诉后,美帝的6%将要崩塌了,他们也苦高佣金率久矣//@Algorithmist:回复@莉莉安78:美帝6%

讨论

我觉得管理层对这种需要重运营的行业非常重要。不知道是否对EXPE的管理层有过分析?据我有限的印象,EXPE之前的CEO Dara非常优秀,2017跳槽去了Uber,uber现在的表现大家也都看到了。之后的CEO是CFO接班,再次展现CFO魔咒,表现平平又倒霉遇到了疫情,没干多久就下了。现在的CEO就是完全干PE出身的...

讨论

不一定是公募,后面这些很多是险资买的,公募你也能看到很不平均,基本腾讯就占了大头,然而后面这些,很平均。从港股通占比上来看,后面这些大部分变化都不大,之前买的很多股东都是长持的

讨论

这波与去年meta有点类似,相同点,都是面临竞争,主业还在增长,大体稳定的核心利润+头铁硬干大亏没啥回报的新业务,市场快速杀估值。不同点,小扎去年这时候已经开始控了,23年tiktok竞争看起来没那么明显,meta股东回报非常给力。所以王兴的解法很简单,作业都是现成的抄就行,重要性依次排序:...

讨论

回复@管我财: 一个月的期权金那么多吗?年化都30+了,买的人是怎么想的?//@管我财:回复@管我财:Sell put$中国电信(00728)$ 11月3.4元,收0.09元期權金

讨论

基本没看到有人把这个事情说明白过的。其实很简单,之前pdd通过恶意代码常驻后台,灌水了一堆假的日活数据,随着这件事情曝光,这些假数据被挤掉,反映出来就是日活数据的大幅下滑。为什么对收入没影响?因为这些用户的确不活跃,只是通过后门标记成了活跃用户而已...

讨论

为啥不买母公司太古A/B?母公司去年就强化回报股东,今年刚卖掉美国可口可乐业务,估计还会派发特别股息+继续回购,国泰航空这块也是显著回暖的,中期都扣非20亿利润了。太古地产一堆商业地产资产,出租率持续下降,写字楼全球性过剩,很难改变了

讨论

回复@希尓瑞斯: 点了几单抖音的外卖,总结如下,高客单价菜品,全城送,这块相比美团的确有优势。根据客户的收货地址或当前所在地(LBS逻辑没问题),在靠近吃饭时间推送相关直播间,对于一些高客单价的菜品展示效果很好,能够激发购买欲望。客户完成转化后,这些品类对配送时效容忍度也更高(毕竟...

讨论

回复@嗣山: 重复感染英国有很细的数据啊,而且官方还做成了动态图,看累积的数有啥意义
查看图片//@嗣山:回复@张小丰:这是NHS的数据,如何能看出重复感染几率低于1%?即使奥密克戎内部来看,BA.4/BA.5和BQ.1.1的重复感染率...

讨论

回复@寒雨Ray: 你不是自上而下看的吗,截今年的越南指数做类比太不专业了吧。那截一段去年高毒性的德尔塔时期,全越南的工人跑回农村,市场才跌了10%过几个月又新高了,是不是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寒雨Ray:回复@资本小饿鱼:一边是高度聚集的工厂流水线,脏乱的群居宿舍;一边是大house、宽敞独...

讨论

回复@贴地飞行的鲸鱼: 巴菲特一直都是遵循自己的标准,稳定回报股东的意愿,未来资本开支的减少,持续高可见的现金流。IBM,苹果,现在TSMC,思路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可能对也可能错。台积电到米国建厂长期来看是减少了地缘政治风险,3nm看似资本开支量巨大,但是摩尔定律走到极限后未来capex也有可...

讨论

关键是现金流很好股东回报意愿强,5月宣布的7000w回购做完,又宣布7000w,这个比很多狂印股票的saas好多了

讨论

微软因为能源成本影响了8亿美元,AWS大很多,那至少10亿美元了,如果加回10亿美元,和收入还是能对上的

讨论

这公司一直想深度学习下,但是看雪球上没多少人分析。粗略感觉这公司唯一也是最大的挑战,可能就是医疗成本超过保费的持续上涨了吧,这个因素过去没有发生,但是现在通胀螺旋下好像有这苗头

讨论

线上实物零售口径今年调整过了,我看有人算过,按照重新调整后的是8.3%,还是加速了,不过不多

讨论

回复@超级鹿鼎公: 石化这几年的投资者回报政策一直挺不错,现在炼油和化工不行,导致公司PB估值基本和之前周期底部差不多,所以感觉基本可以不用考虑油价?毕竟下行空间有限。至于基本面,油价这块和其他石油公司差不多,营收大头的下游炼化需求受到疫情压制,下行很小向上很大,即使按周期低点公...

讨论

如果按照价值股的假设,那VR业务能不能真正去掉?盈利能力未来会不会下滑?我觉得前者投入很难下来,后者在tiktok商业化快速推进下也没有可见度。如果对照中国移动,那就是capex大幅增加+提速降费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持续杀估值,直到压制因素出现边际变化

讨论

自上而下看好像很自然,但是自下而上看又很难,现在各种产业的供需双方,背后的政府和民众都是一对互相厌恶恐惧的连体婴儿,硬要分开只能两个都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