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下的香港证券市场正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a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这段时间美国在拜登政府的主导下重启贸易战,这意味着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上台与中国的贸易战都无可避免。

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竞争也将长期化!

其实回顾一下历史,美国当年也曾采取过这样的做法。和日本发生过贸易战,和苏联发生过全面竞争的冷战。当然这些都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原因值得我们进行深思。

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战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毕竟日本国内市场太小,太依赖美国,并且日本岛上有着美国的驻军。

美国和苏联的全面竞争冷战值得反复的回味与思考。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总是说苏联和美国竞争的失败的本质是由于计划经济。

但为什么计划经济会导致苏联在和美国的竞争中失败?没有进行过详细的解读分析。

在这里我想通过自己比较浅薄的认知,尝试解读一下为什么计划经济或者苏联会崩溃。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失去了价格信号对资源的调配作用!因为没有价格信号,所以也就没有金融市场,那么就没有办法使用杠杆放大或者分配资源。

这就是苏联失败的根本原因!

根据我读过的历史,苏联长期的性地搞计划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分工中,它采用的是对华约集团的经互会体系。在这套体系的运行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计划的安排不是依靠价格的信号,而是某些计划人员甚至领导个人的喜好。

比如最著名的苏联政治笑话赫鲁晓夫的玉米!

因为没有价格信号,只是依靠计划人员或者领导的个人喜好推动,导致的是资源的错配!很多需求没有办法被满足,导致人民不满,这动摇了苏联合法性。例如整个苏联经济长期把资源投入到军工体系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而大家却在大街上面排着队领面包。

因为没有价格信号,依靠计划人员或者领导的个人喜好推动。那么在政治斗争或者政治动荡中,很多项目会变得青黄不接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这其实是一种内耗。比如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苏联相关的航天项目就被搁置,有关人员甚至被清洗。

因为没有价格信号,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也就没有办法得知,那么就缺乏对产品进行升级更新迭代的动力。偶尔的动力推动不过是一些领导层的关注,很有可能人亡政息。

这已经是很重要的硬伤,但比起苏联没有价格信号之后没有的金融市场来说,一切又显得这么的微不足道!

苏联的战败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金融的战败!

首先金融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吸星大法,也就是合并报表的方法。

例如美国公司把部分产业转移到欧洲和日本。那么对美国公司来说,其实就是轻资产运营模式,成本降低销售收入更大,资产负债率也降低。因为我良好的财务表现,我的股票会受到市场更大的追捧,发出更强烈的价格信号。一旦我需要增发融资或者调动其他资源,那么会变得更加的容易。

站在上帝的视角来看,可以说通过这外包分工体系。其实是把整个欧洲和日本的资源劳动力纳入了美国公司的报表中!

而苏联的经互会只是实打实的物质交换,根本没有办法发出更多的价格信号,让更多的资源被调动参与到这个经济循环中。

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把全部的成员国和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包括中国都纳入了自己的生产经济循环中,能够调动的资源是天量级的,参与分工的人也是天量级的。整个系统创造出来的财富、产品那更是天量级的。

而以苏联为代表的华约组织,他们的经互会只不过是简单的产业分工。并且在计划经济层面的生产有着极大的浪费。社会的总产出是肯定比不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那么就会有无数华约组织内部的人民向往着过上西方那种物质极大丰富产品极大丰富的生活。

那么苏联的失败,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然后金融市场其实是产业的孵化机,没有金融市场的苏联,其产业发展规划靠着计划人员的拍脑袋,没有价格信号做指引进而全面失败,这是苏联失败的重要原因。

我个人是马斯克的粉丝!他开启了廉价的航空时代,他开启了电动车时代,这是一个跨时代的伟人!

时来天地协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一个人的奋斗除了靠自身的努力,也靠外部的历史进程。

马斯克的成功,离不开欧美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发达金融市场衍生出来的风险投资资金。

国外的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已经发展了近百年的历程,有着成熟的估值体系,有着明确的价格信号指引。

我个人观察总结这么久,认为其估值的原则如下:

对于高成长性的企业可以高估值,但因为企业本身的营收没有做大,所以公司的估值很贵,但总体价值很小。

对于已经进入产业成熟期的企业,肯定是低估值,但因为营收的做大,其实整体价值反而在放大!

正是因为有了成熟的估值模型和价格指引信号,马斯克的特斯拉和Xspace,在风险投资资金一轮一轮的激励之下不断砥砺前行,开启了人类新时代!

为什么这些风险资金愿意投资马斯克的公司?

本质上是因为有良好的估值模型,有良好的价格信号!

很多风险投资人知道,一旦所投资公司达到某一个技术节点,市场发育到某一个节点,可以以多少的估值传递给下一轮投资人兑现。整个风险投资形成了在风险和收益的衡量下的接力赛,什么a轮b轮c轮就是如此。

正因为如此,整个发达的风投市场形成了。而一个发达的风投市场吸引了无数的资金参与其中。

这些天量资金的推动下,甚至是敌对国家资金的资助之下,美国的产业人员、科研人员可以向不同方向、不同区域进行发力,研究产业创新。那么去产业升级的速度和范围会更大、更快!

而苏联的产业升级是要靠整个国家的资金的资助,其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范围受到领导人个人的喜好和其他因素影响。很多时候资源是有限的,根本没有办法吸收外部的助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产业全面落后,生产的产品远远比不过西方世界是一种必然。

同时这些资金代表其背后的态度。一个投资者投资了一个国家的一个公司或者某一个初创技术,那么天然的对这家公司有着好感。并且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风险投资者其实是各个国家的主权基金。这些主权基金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客户,那么他们又怎么不会天然的亲近美国。

其实暗暗中符合一个政治斗争的基本原则: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而苏联为首的进货会体系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产业层面分工根本做不到如此大幅度深入的关联,那么可想而知。根本没有办法和美国所主导的这个体系进行抗衡。

所以能够撑到91年才解体,也实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当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各经济体要想获得发展、获得进步,就需要市场经济给予合理的信号激励。

这种激励不单单是简单的市场经济层面,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层面,这种信号激励变得更加的重要,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变得更加的重要。

在这个背景之下,香港证券市场对中国整个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

聂会计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