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资产配置的战术安排之一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在这个市场最重要的是不能傲慢和自负,要随时随地认清自己!

从来到这个证券市场,就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普通人。

在投资博弈的战术层面,我从来都是坚持网格轮动策略。

但战术始终是要配合战略!etf这类资产相比于单一证券标的有着自身的特点,生搬硬套是不对的,需要进行自身的修正。

对无成长的夕阳行业,博弈价值回归类etf投资原则:

一、对底仓策略的修正:

针对证券类投资机会,坚持的是底仓加网格轮动的战术。

但针对处于产能过剩、夕阳行业的etf,构成其投资标的的大部分都是无成长性的证券,且其成分很复杂,行业处于衰退期什么事情都能发生,天雷滚滚是大概率的。作为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确定其价值高低。

因此底仓的策略被修订为不设底仓,采用技术分析的辅助手段,模糊判断其价格高低或者市场整体处于比较悲观情绪之下,采取在比较悲观的时刻或者重要的支撑位手动加仓来构筑底仓。

当然这种策略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技术分析本质上是从量价时空三个维度的心理学统计。而对市场情绪处于绝望或者悲观也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判断。

我所有的博弈立足点是相信会均值回归,周期轮动,选择了反向操作,人弃我取。

虽然在市场比较悲观的时候,对投资标的的出价可能比较便宜,然后因为便宜购买力量逐渐增加,可能会形成多空的转换。

虽然在市场比较悲观的时候,可能会触及技术分析上的前期重要支撑位,然后抛压开始减少,可能让价格有足够的上升动能。

但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但也有可能不会发生!

构成etf的证券标的太多了,各种因素都在不断的影响着里面的投资标的,同样这些投资标的又影响着整个组合指数的表现。

因此还是要不忘初心,永远坚守自己对这类标的资产的投资原则!

配置、配置、配置,不要上头!

只有轻仓,才会让自己从容淡定!那么自己才能保证足够的客观理性,自身的操作也不会变形!

二、对网格策略原则的设定。

其实在某种层面上来说,etf这类资产最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做差价!

具体原因如下:

a、etf的交易手续费很低,同时没有印花税。分红以后再交易也不需要交红利所得税。

b、根据我两年多投资etf类资产的一些浅显感悟,我个人认为etf本身是具有易跌难涨的特性。因此对其进行资产配置,如果运气不好很难跑赢整个市场。

那么利用整个市场的波动进行网格交易,不断降低成本。在不同类型、相关性很差的etf里面来回切换轮动,那么才有可能会让自己的收益率有所提高,这本身也是配置的意义。

既然etf本身的特性如此,那么顺应其特性,开始网格交易也就是顺理成章,事半功倍!

总结我自己etf投资两年的经验,设定一些较为浅薄的原则,为以后的交易提供一定的指引。当然后期随着自身认识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做出相应的修正。

坚持越跌越买的原则。越跌向下承接的网格密度就应该越大,间隔越小。

坚持配置原则,不要过分投入。网格密度可以大,但网格交易的数量不能多,密集成交会让仓位变成主力仓,不是配置!

这个市场是如此的残酷,忘却初心就一定会受到惩罚!投资或者投机本质上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当然对下跌和上涨的区间,需要通过技术分析分成不同的区段,作为调整网格密度和数量的重要依据。

最低一个网格的差价至少是10元!

因为etf具有不死鸟的特质,所以不用太过于纠结。采用毛毛估战术,求一个相对满意值,不需要算太精确。因为操作容错率很高,只要仓位不重,那么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首先网格交易的股数一律设置成双数,自己手动定投或者自动定投的数量一律设置为单数,这样方便区分。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手动加仓也可以考虑分成两层含义,交易记录上显示为两次加仓。

一部分手动加仓是属于技术分析和市场情绪考量的越跌越买。

另外一部分加仓其实作为长期弹药储备,为接下来密集成交的网格做好铺垫。怕在这样密集的成交中,没有足够的仓位很快被洗出局。

当前价格在0.5以下的etf:

网格间距设置成0.010,每一格差价控制在10元到15元之间。具体看自己持有标的的数量来决定,持有标的数量较少那么差价就控制在10元。持有标的数量相对较多差价就控制在15元。

我准备把这个用于自己的恒生医疗etf医药etf实践。

设计考量:

首先自身选择etf有个重要考量,那就是要下跌足够多,好博弈均值回归行情。

下跌是否足够,可以从最高点下跌到目前价位的幅度来判断,当然也可以通过绝对价格来进行一定的判断,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

每一单位etf的价格已经在0.5元以下,加上我自身选择etf的方法,可以判断已经处于相对低位了。

结合etf这类资产本身的易跌难涨特性,把网格设置的稍微密一点是合理的。

etf是各类证券构成的组合,各种力量都会互相拉扯消耗,一旦下跌的趋势已经形成,那么要想逆势往上走,需要消耗过多的能量,形成强大的共振。

而这一切需要时间!

所以从大部分情况来看,在这个价位区间内来回做网格交易,不断降低成本是合理的选择。

风险应对:

下跌风险、etf具有不死鸟特征,跌到0.5以下肯定属于相对低位,继续越跌越买,同时手动加仓也做起来。然后通过扩大网格交易数量来降低成本。通过不断的滚动降低成本,相信周期的风口一定会吹过来,静心做好网格交易即可!

上涨风险、网格交易最怕设置的网格密度和数量不够合理,在下跌中触发过于频繁导致持仓变动,不再是资产配置的一个选择,而成了主力仓位。在上涨的过程中,由于持仓数量太少网格设置过密,导致很快丢失手中的博弈筹码。

因此下跌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进行手动加仓作为底仓配置。只有涨回到上一个阻力位,才考虑把这些手动加仓的部分卸掉。

etf价格当前在0.5~1.0元之间:

网格间距设置在0.015~0.025之间,每一网格差价控制在15元起。网格交易数量跟持有标的总数量和模糊的后市预期有关。

设计考量:

在前面个人认为:绝对价格可以作为判断etf是否处于相对低位的依据。

对于此有其合理性。因为etf是根据一系列证券构成的组合编制的,组合编制的规则让其有对冲作用,齐涨齐跌的共振很难长期存在,连续下探到某一个价位肯定是力量级数放大。但这种情况反而是旧有力量耗尽,新的反转趋势其实正在酝酿。

多空购买力量从长期来看是均势的,在短期之内却处于博弈之中。在我个人的分层中,处于0.5~1.0之间的价格中,多空力量来说多方是占有一定优势。

在这种层面上来说,应该把网络密度放大一点。

因此etf当前价格在0.5~1.0元之间,一次网格交易的差价也可以被略微放大。

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本质上就是顺应此资产的特性,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设计。资产类别没有变,所以跟前一种情况风险应对方法没有太多区别。

继续老调重弹一下:

对单一etf是要坚持配置原则,轻仓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而对我所持有的多支etf构成的组合,战术层面就是通过网格交易,进行高低切换轮动。

通过多空力量强弱对比,购买力量较强支撑的价位也就相对较高。因此设置的网格间距会大一点,毕竟风险相对小一点。

但网格交易的数量却需要进行艺术的辨析,过多忘却初心成为押注赛道,过少很容易被洗出局。因此需要自己反复思量!

当然持有标的数量跟宏观大势、对持有资产未来成长性展望,还有自身持有标的的数量息息相关。

对于恒生etf恒生医疗etf,我认为已经足够便宜,并且面对的是流动性折价的局面,只要美元降息或者稍微宽松一点,资产价格就会有反转趋势,因此做网格的数量不宜太多。

但面对产能过剩、行业陷入整体性亏损的钢铁和化工的etf,那么网格交易数量大一点也不怕突然间涨上去让自己失去仓位,自然也就可以放松应对。

通过技术分析对网格交易设定不同的区间,划分出不同区间的画线就是压力或者支撑位。下跌到相对支撑位就一定要勇于手动加仓,上涨到相对阻力位就把自己手动加仓的还给市场。

最终目的是要玩转这个三角轮盘游戏,让自己手里资金,在现金和etf之间、etf和etf之间不断的轮转,获得对这类资产进行配置应该获得的,较为合理的收益。

etf价格当前在1.0~1.5之间:

网格间距设置在0.030~0.45之间,每一网格差价控制在30元起。网格交易数量跟持有标的总数量和模糊的后市预期有关。

etf价格当前在1.5~2.0之间:

网格间距设置在0.045~0.60之间,每一网格差价控制在40元起。网格交易数量跟持有标的总数量和模糊的后市预期有关。

etf价格当前在2.0~3.0之间:

网格间距设置在0.060~0.90之间,每一网格差价控制在50元起。网格交易数量跟持有标的总数量和模糊的后市预期有关。

etf价格当前在3.0~4.0之间:

网格间距设置在0.09~0.10之间,每一网格差价控制在50元起。网格交易数量跟持有标的总数量和模糊的后市预期有关。

后面的以此类推,一次网络交易的差价能够控制在50元以上就已经很不错了。

以上!

聂会计

2024-05-14

全部讨论

后续更改一下 如果是化工 钢铁类etf 本来就打算配置下 ,网格差价最低可以5元!
但是如果是持有标的已经达到1万以上市价,那么一次网格必须是10元差价!

网格交易的股数一律设置成双数,自己手动定投或者自动定投的数量一律设置为单数

手动加仓分2次
第一次:技术面上触及自己分析认定的支撑位手动加仓
第二次:为了扩大etf网格交易的数量,保持足够仓位的手动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