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forcode: 中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较低,这反映了其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然而,在过去十年中,随着私人消费份额的增加,情况开始正常化。
这段话现在并不正确,经济学人12月20日的文章就讨论了这个事情。中国生产的归宿和目的并不局限在消费,还包括很多国家的雄心壮志。经济再平衡必然涉及将财富继而将权力转移到普通老百姓手里。这一点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现在的做法不过是由政府提供更多他们认为国民该消费的东西,这是我们经济上想解决消费疲软,实现再平衡但绝不向消费主义妥协的唯一办法。//@forcode:回复@forcode://2. 私人消费占中国GDP的比重将增加
按照国际标准,私人消费对中国GDP的贡献长期以来一直很低。例如,在2017-2021年,中国的平均份额为38%,而中等收入经济体为51%,高收入经济体为59%(图1A)。这一低比例反映了中国对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的执着,而大多数观察家越来越认为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事实上,中国官员自己现在也呼吁逐步从对投资的过度关注转向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模式。
可能是由于covid-19大流行,这一趋势近年来停止了(图1B)。然而,一旦与疫情相关的扭曲消失,消费份额可能会恢复到之前的上升趋势。
虽然很难评估这种变化的速度,但历史估计表明,每年最多1个百分点的变化是可能的。在中国,这一比例从2012年的35%上升到2016年的39%。在香港,这一比例从2005年的57%上升到2015年的66%。因此,中国私人消费的份额有可能在大约十年内达到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需求结构的转变也应该反映在中国的进口中。与投资需求相比,消费者需求通常更密集,进口密集度较低.2 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图2A)。例如,2021年,可贸易服务3占中国消费需求的43%和投资需求的36%。相比之下,制造业在中国投资需求中的份额要高得多。与投资需求相比,中国的消费需求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也较低(图2B)。2021年,国内增加值占中国消费需求的87%,占投资需求的82%。
因此,从投资转向消费不仅可能导致中国进口增长放缓,4还可能导致进口结构发生变化。反过来,消费份额的增加也可能导致消费品和服务在中国进口需求中所占份额的增加。相应地,投资密集型生产所需的投资货物和原材料所占份额可能会下降。在下一节中,我们根据最近的历史数据和基于最新可用的国际投入产出表的模拟来评估这些假设。
为了评估中国需求结构变化的潜在影响,我们首先考虑了近期的历史。从2012年到2016年,私人消费占中国GDP的比重显著增加,随后几年趋于稳定。这一增长恰逢全球贸易增长大幅放缓。许多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需求结构的这种变化是经济放缓的重要因素(例如,Aslam 等人,2018 年;Auboin和Borino,2017;Simola,2021 年)。这种从投资到消费的转变减少了进口需求,因为消费的进口密集程度低于投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这一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ECB,2016;Timmer 等人,2021 年)。
尽管趋势并不完全明确,但目前可用的数据倾向于支持这个假设。服务业在中国最终需求中所占的份额从2011-2012年的平均31%上升到2018-2019年的35%(图3A)。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份额也相应下降。除2019年外,过去10年,中国最终需求中国内增加值的比重也与消费占比一起呈上升趋势(图3B)。
过去十年中国需求结构的转变也体现在中国进口结构上。从行业来看,最大的变化是2011-2019年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和制造业在中国增加值进口中的份额有所下降(图4A)。中国商品进口也出现了类似的转变(图4B)。食品和消费品的份额增加了4个百分点,而燃料和工业用品的份额下降了5。
4.1 全球影响
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需求结构的转变导致食品制造业、农业、纺织业和许多服务业(包括医疗保健和旅游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加(图5A)。因此,特别是柬埔寨和越南等向中国出口消费品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相对而言受益最大(图5B)。柬埔寨对中国的增值出口增长了15%以上,越南增长了5%以上。主要粮食生产国巴西也有所增长,但其收益被工业原材料需求下降所抵消。
事实上,就行业而言,跌幅最大的是建筑业和生产原材料(如贱金属)和投资品(如机械)的行业。这打击了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附加值出口下降了近10%,对俄罗斯的出口下降了5%。此外,专门从事投资品的国家(如日本)将因中国向消费的转变而蒙受损失。
欧元区和美国对中国的附加值出口将出现较为温和的下降,一些行业上涨,另一些行业下跌。美国农业部门和食品制造业将从这一转变中获益。对华出口增加值降幅最大的行业包括机械制造和装备制造业,以及其他非金属矿物产品制造业,降幅最大,约为10%。
由于对食品和纺织品等消费品以及几乎所有服务业的需求增加,中国国内产出略有增长。另一方面,建筑业增加值下降约20%则削弱了增长。非金属矿物制造、贱金属和木材加工等大宗商品行业也面临约15%的收缩。
4.2 对欧元区的影响
我们的模拟表明,中国需求结构的转变导致欧元区对中国的增值出口总额下降了2.5%。从这一转变中获益的行业包括农业和食品制造业,以及其他制造业(图6A)。欧元区对中国的贱金属和机械设备出口面临10%的收缩。
从国家来看,受中国需求结构转变影响最严重的欧元区经济体可能包括德国和芬兰(图6B)。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出口集中在机械、设备和贱金属上。在服务方面,商业服务占服务出口的大部分。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也将下降,但比工业和投资产品的需求要温和。
意大利对中国的增值出口也可能受到基本金属和机械需求减少的影响。另一方面,意大利和法国将受益于对食品、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以及消费化学品的需求增加。此外,法国的其他制造业也是最大的赢家之一。爱尔兰和西班牙对中国的出口可能会增加,这得益于对食品、其他制造业和旅游相关服务的需求。
中国需求从投资到消费的变化也通过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影响欧元区经济。中国是全球主要大宗商品的主要买家。中国投资需求逐渐减弱,导致全球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欧元区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这可能会对欧元区经济产生温和的积极影响。这个问题无法在我们的模拟框架中解决,但早期的文献表明,效果是有限的(Dieppe等人,2018)。
5. 结束语
中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较低,这反映了其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然而,在过去十年中,随着私人消费份额的增加,情况开始正常化。covid-19 大流行和中国的病毒抑制策略结束了这一趋势数年。随着中国经济重新开放,我们预计消费份额将恢复到长期正常化趋势。中国官员自己也表示,从投资到消费的再平衡增长是未来几年的政策目标。
预计这种结构性变化将逐步进行,每年可能不会超过一个百分点。然而,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因此这种转变对中长期全球贸易的部门和地理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我们的模拟表明,中国需求结构的转变可能会增加农业、食品和纺织制造以及旅游服务等行业的进口需求。面临需求下降的行业包括基本金属、非金属矿产以及机械和设备。
中国也是欧元区的重要贸易伙伴。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目前主要集中在与投资需求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上。因此,随着中国需求结构的再平衡,欧元区对中国的附加值出口总额可能会下降。然而,不同国家和部门的影响是相当不同的。许多欧元区国家的食品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可能会受益,而机械和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则面临对中国的增值出口萎缩的风险。
引用:
2023-12-14 12:50
//从六国经验,看中国消费何时崛起
——《共同富裕》系列第三篇
网页链接
中国消费率会继续慢速提升,长周期视角下消费支出增速能够稳定在 6%左右。
发达国家在经历快速城镇化的时候,消费率(消费占 GDP 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