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和美国航空股的“爱恨情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惊心动魄的3月份刚刚过去,可财经界一点也不消停,又爆出两个重大事件,庚子年真的是多事之秋呀。一个是瑞幸自爆业绩造假,另一个是巴菲特减持美国航空。作为国人来说,似乎更关注瑞幸咖啡,其实对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股市,巴菲特的超常规的短线操作才是真正的重磅炸弹。趁着假期,我计划着把这两件事都念叨念叨,蹭蹭热点。

4月3日,美国证监会披露的资料显示,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RK.A.US,BRK.B.US)以22.96-26.04美元的价格区间内出售了美国达美航空(DAL.US)1299万股的股票。

该公司还以31.38-33.97美元的价格区间出售了230万股的美国西南航空(LUV.US)的股票。

本来碰上股灾,小散们割肉自保是很正常的事,但这次割肉是投资界的灯塔-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更让人吃惊的是3月巴菲特在接受雅虎财经采访时表示,尽管市场抛售,但是他不会割肉航空股。而且2月27日,巴菲特还小幅加仓了达美航空,以约46美元每股的价格买入了97.6万股。一个月之内损失50%。

先把我的观点摆出来:目前得到的消息就这些,并不完备。我们其实没有必要马上就得出一个结论,还为时尚早,可以再等等,耐心的搬个小板凳坐着看戏。不管巴菲特是割肉离场,还是另有玄机,都是我们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既然没有结论,接下来就只能是陈述事实了。诸位看官可以根据以下事实自行揣测。

1,08年金融危机之后,达美航空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前十五大普通股名单上是2016年。2016年度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当年对达美航空的持股成本约41.85美元/股。这也意味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对达美航空的这笔投资浮亏约50%。


2,截至2019年底,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美国四大航空的市值总计约为98亿美元。这个数字对于绝大多数资产管理机构来讲都是巨额,但是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而言,仅占其普通股投资比例的4%。




3,这是我做的此次巴菲特减持的股份变动表。 从中可以看出,这次巴菲特选择减持正是原先持股比例超过10%的达美航空西南航空两家,减持之后,巴菲特持有的4家美国航空业的股票比例都小于10%了。为什么要控制在10%之内呢,因为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规定,持股超过10%的股东进行增持或减持是需要在事后2日内进行报备的。这也就是此次伯克希尔·哈撒韦减持消息的由来,要知道巴菲特在股票买卖上一直都是相当保密的,从不肯多说半句。

正是有了这个规定,有人揣测巴菲特此次减持就是为了把持股比例降到10%以下,为以后参与美国航空公司的破产重整提供便利,毕竟受疫情影响,现在的美国航空业已经在破产边缘了,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很难摆脱困境。而由于航空业的特殊地位,一旦未来重整成功,并不失为一个能带来稳定盈利的行业。我个人认为这个猜测至少一定程度上符合逻辑的。但鉴于目前美国航空业的悲惨处境,我们可以做一个更为悲观的猜测:巴菲特其实就是割肉退场,而且很有可能他同时减持了4家航空公司的股票,另外两家因为原先的持股比例低,即使这次减持了,也不需要进行公告。

说完了现实,我还是仍不住八卦一下巴菲特和美国航空业股票的“爱恨情仇”。

在1989年,巴菲特曾“重仓”全美航空“,耗巨资3.6亿美元,即是他当时身家的10%,但这笔投资十分失败,1995年时,这笔投资的净值已降至8950万美元,下跌了75%。

老巴是个记仇的人,从1989年到1996年间,在每年的致股东信中都会重提全美航空这笔投资,并称航空公司的定价和竞争策略简直就是在自杀。

巴菲特在其致股东的信中谈道:“当Richard Branson——维京亚特兰大航空公司的老板被问到要如何才能够变成一个百万富翁,他的回答很简单,其实也没有什么!首先你要先成为一个亿万富翁,然后再去买一家航空公司就成了!”这个梗就是国内很多嘲笑A股段子的由来。

巴菲特曾经说过,他在航空股投资上吃过大亏,并且认定航空业是一门很差的生意,以后绝不会再买航空公司的股票。巴菲特甚至表示,为了避免航空股给广大投资者造成的巨大损失,他希望莱特兄弟当年制作的飞机没能成功起飞,而是直接从天上掉下来。

前面说到巴菲特在九十年初投资美国航空股,到了1995年损失75%,那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最终的结果仍然是以巴菲特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巴菲特在他的致股东信了,把这一路走来的投资历程说的很清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仔细翻阅。

从信里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1989年投资美国航空的时候,美国航空业处于危机爆发之前的时期,巴菲特投资之后,美国航空业就开始走下坡路,经营惨淡,股价一路往下,连巴菲特的所购买的特别股的正常股息也无法支付,而让人叫绝的是,巴菲特当时在特别股投资合约当中,特地加了一项"惩罚股息"条款,也就是说万一航空公司延迟支付股息的话,除原有欠款外,还必须外加依基本利率5%的利息,也就是说如果巴菲特没有收到9.25%的股息,以后美国航空必须就未支付的款项加计13.25%至14%的利息。这简直就是高利贷呀,考虑到美国航空业的特殊地位,其实它破产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巴菲特在一开始投资的时候,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但即使是这样,巴菲特也很难忍受美国航空的糟糕业绩,1996年时候巴菲特企图以3.35亿元的价格出售他的高息特别股,买入价是3.58亿,但庆幸的是没人愿意买,巴菲特只能继续持有,说难听一点,就是因为盘子太大,割肉没成功。但此后美国航空业的拐点就来了,巴菲特不但收到了他的高额股息,还在股票转让的差价上赚的盆满钵满。这就是巴菲特口中的失败投资案例。

把这段老黄历翻出来,我其实就是为了重复一开始的观点:现在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

不过说句悲观的话;考虑到老巴的年纪,不论这次投资美国航空的案例最终的结果如何,都可能是巴菲特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中的最后几笔之一了,我们应该珍惜,珍惜,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