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4喜欢:46
做为一枚资深的银粉,我想来黑一黑银行,也许我的黑,比银黑的黑来得更客观,更有价值。

关于银行的好,我的贴子很多,就不多说了,(网页链接)曾经我高杠杆中行转债就表明了我的观点,但是今年以来我基本上不持银行了。

    我有时在想,去年以来,减持银行的事件很多,最近汇金就不说了,去年国际投行,战略投资者对兴业、建行的减持、很多都是在1PB左右,为什么?赚得盆满钵满并不是减持的理由,急用钱也不是减持的理由(完全可以质押嘛),做为对手盘,我,和他们,必定有一个是错的,我有多大的把握,一定是我对了、国际大佬错了呢?估值便宜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个开放的成熟市场,但银行的H股估值比A股还低,难道香港人、全世界投资者都是傻瓜,只有我们是聪明人吗?

    实际上今天大家的帖子,争论的是PE,PB,争论是的息差,争论的是成长性等等,我觉得,高一点,低一点,其实不重要,相对于现在的估值都不是个事儿,都改变不了银行股很便宜的事实。最核心的一个因素,真正的核弹,其实大家都无法准确预料。

    实际上银行显示出来的低估值,都是建立在1%左右的不良率的基础上,如果不良率提高1%,银行一年的利润变成0,PE无穷大,不良率提高到4%,银行的PB上升一倍,不良率到8%,银行破产了,这不是5PB和20PB的差别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我不是在危言耸听,国内银行上市前不良率曾经到20%,甚至40%,已经达到技术性破产的标准,后来靠的是汇金的注资,才有了银行的今天。

    银行的不良率究竟有多大?我不敢讨论和预测这个问题,我说过,即使客户经理、银行行长直到国务院总理,都无法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大家都知道不良贷款有一个延期效应,比如今年发放的贷款,今年很少出现不良,一年到了,即使有了些风险,只要利息能还上,还是续贷,如果利息还不上,那么报表搞漂亮一点,贷款规模再扩大一些,放点款交利息,有些真的掩盖不下去了,债务重组一下,也是很常见的,说白了,就是给保证人或是第三方增加授信,给点利息优惠,转换承接不良债务,用时间来换取空间,即使有一天真的掩盖不下去了,再么至少又延后了暴发的时间。掩盖和拖延不良的暴露,实际上符合客户经理,基层行,到高管,到监管层,到股东,甚至整个国家的短期和长期利益。而国际投行,也许隐约地感觉这种危险,如果一直按照1%的不良率,银行这此年累积下来的ROE是非常可观的,于是他们一次性兑现了,留下来的这些资产,不良率如何变化,已经与他们无关了。

    我在银行从业时间较长,现在从事民间金融。我注意到,现实中有的企业年营业额远小于贷款额,也就是贷款余额1个亿,年营业额却几千万。虽然这样肯定通不过银行的资金需求测算,但很多企业是通过做假报表,大幅度虚增营业收入来取得银行贷款的。实体经济总体并不太好,企业的活力不强,出现贷款额大于年营业额的情况,我觉得原因很多,比如短贷长投,比如承担贷款重组,这几年的资产泡沫,银行的业务压力,可能导致的重第二还款来源,轻第一还款来源的现象。实际上这类贷款是很危险的,就算年营业额和贷款额相当,实际上靠毛利就很难支撑银行利息支出,而只能靠资产增值获取更多的贷款,以保持表现上的财务健康。泡沫越滚越大,总会有一天会破裂的。

    额,但愿我是杞人忧天吧。
引用:
2015-06-09 12:30
长期以来,对于银行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不论是在雪球还是在各大媒体,都有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方是坚定的银粉,一方是长期的唱空。
就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中国银监会首位国内特邀顾问杨凯生也参与其中,他说,我觉得坦率地说,更重要的是,这些年以来,一直有种声音,在唱衰...

全部讨论

2015-06-10 17:33

中国银行不良率是不解之谜。
熊市时,我认为银行股的低估值足以化解一切意外风险!
现在股翻番了,除了时间换空间化解风险,别无他法。

银行B级等新资金蜂涌而入,银行股享受点泡沫之利也很合理。

2015-06-10 16:57

很简单的问题,银行破产了,除了移民和黄金,你还有别的途径保值吗?

2015-06-10 16:48

个人认为情况没有这么糟糕。今天正好在计算兴业的目标价,尝试解释一下恒生的减持。

兴业过去5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23.9,净资产成长了2.92倍。假设未来5年以同样的速率赚钱,净资产会达到41.48,每股利润为7.21元。

从5年后往今天倒推。从我的角度,假设我投资分级A的收益率为7%,今天我需要投资73.45元,5年后本金会有103元,每年的收益也是7.21元。因此兴业对我来说价值有73.45元。当然考虑到银行业绩肯定下滑,以及其它不确定性因素,估计30多块钱我就开始卖了。

从恒生银行的角度就不一样了。恒生拿到现金,收益率不可能只有7%,假设收益率为15%倒推,今天23.90的投资,5年后每年的收益也是7.21元。所有人都认为未来5年内地银行业绩肯定下滑,因此17-18元的价格并没有打太多折扣。

个人观点是银行股投资者和恒生银行都没有错。

计算的数据都是从雪球抓的,刚刚计算完,还没有校对。
评论不能贴图,专门发了一个贴 网页链接

2015-06-10 16:45

虽然我赞同阿土哥,但从国家战略上看,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大金融强,外资撤离是否是战略博弈,打压大金融崛起,毕竟人民币国际化杀伤力比起这点小利还是非常大的

2015-06-10 16:26

@ruibeier 锐大如何看

2015-06-10 16:24

土哥是银粉,首次发现

2015-06-10 16:21

阿土也是推测,可能,也许,警钟长鸣,时刻牢记风险固然正确,但也大可不必杯弓蛇影,杞人忧天,患得患失,操着高管的心,赚着摆地摊的钱。银粉苦逼是现实,认命吧。为啥苦,因为庄家给你看了创神的底牌,如果创神底牌是500,你还哭吗?

2015-06-10 16:12

另一个角度分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