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8喜欢:2
$沃森生物(SZ300142)$
外面的人看沃森粉,差不多就是看精神病患者吧。
MRNA起个大早,赶个晚集。HPV也是起大早,赶晚集。反正什么都是紧锣密鼓,其实真正紧锣密鼓的只有基地建设扩张,那是真的快。沃森这幅样子,偏偏有一堆死忠。
现在是沃森股价低迷时期,低迷时候唱多,总不算是托。
之前在雪球上看到有人建议股市少用贝叶斯概率,因为那个东西太过依赖细碎的信息,长期根据最新消息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股市里往往是不合适的,因为股民收到的消息,通常是机构希望股民看到的。
这几天在看大钱细思,达美推荐的书。达美说的话十句有八句我不信,但不妨碍我认同他的基本原则。就好像乐趣的话十句有九句我都不信,也不妨碍我深深赞同他说的:确定位置相对容易,确定时间非常困难。书里开头就说到,不应该过分专注于各种信息,而应该从最简单的基本情况入手,公司管理者是否诚信,是否有创新精神等等。把握了基本要素,更容易判断未来。
疫苗其实不算最好的生意,因为人性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没病时舍不得花几百块打疫苗,生病了花几万心甘情愿。但现在疫苗已经有了治疗的发展倾向,我想未来应该有前途。
国内大一些的疫苗上市公司也就是智飞沃森万泰康泰康希诺
智飞干代理赚到冒烟,能够轻松赚钱的人,自然不喜欢受累。路径依赖决定了他未来创新的动力不强。当然这不妨碍他大赚特赚。
万泰同样的问题。老板卖保健品出道,卖水发家。商人的特点就是哪里有钱跑哪里。但如果赚钱效应不佳,抛弃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大自然的搬运工,如果搬运最赚钱,干嘛要努力创新?
康泰杜老板,长生生物出来的干将,不敢说,惹不起。
康希诺,不了解,不评价。
沃森老板技术出身,愿意创新,愿意冒险。从商业经营角度看并非最佳选择。只是说,这样的企业,容易走的更远,他的路径依赖,就是创新。
我本人曾经在A公司工作19年,公司老板商人出身,在那个年代依靠国企的技术,发家致富。公司连续三年全国出口第一。后来老板觉得公司赚钱少,看上另外的产业,全力投入,最后惨败,公司也被人收购了。20多年过去了,当年另外一家竞争对手B公司,老板是玩技术出身,死盯着行业不放,一直在发展,到现在,该公司产品享誉全国。我非常感慨,也非常悲痛的事情是,当年不管走到哪里,所有的下游企业都骄傲地说,我们用的是质量最好的A 公司的货。现如今,下游企业说,要最好的质量是吧,那用B公司的货,可以了吧。
经历造就认知,我个人判断沃森会走得很远。如果判断错误怎么办?凉拌,成年人,自己行为,自己埋单。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3-12-13 23:35

想起了贾跃亭的乐视和画饼的法拉第

陪着他成长!

2023-12-14 06:42

最后一句话是经典

2023-12-14 07:26

创新征程曲折,艰辛!他一直在路上!

2023-12-14 06:36

是的,其实这是许多人都明白的道理。

2023-12-13 23:15

赞成

2023-12-15 19:08

🎈万泰9价大三期临床最怕的是临床失败。疫情封控三年极大破坏了国内临床环境,或是兰州所13价三期主临床失败的主因。极端封控导致各种传染性病毒失去交叉感染的空间,以至于各款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不得不远走他乡去海外求生,但结果也都惨淡收场。
⊙中国式封控严厉到什么程度,连传染性极高的新冠在中国大陆都被“活活给捂死了”❗️
⊙新冠封控期间,许多夫妻不能团聚,朋友没法聚会,恋人无法相见,酒店民宿短租房钟点房几乎全部关门,连小姐都一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农村地区村村封路,偷鸡摸狗现象都荡然无存,哪里还有什么HPV交叉感染❗️
🎈PI12为3期主临床试验终点~沃森是唯一一家可完全依照《征求意见稿》“照葫芦画瓢”实施的,也会是唯一一家不受疫情封控负面影响的3期主临床试验。极端封控造成国内恶劣临床试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参照兰州所13价。
🎈有木有想过,如果接下来出现万泰9价的V8样本检测结果不符合临床试验设计要求等情况后,做为单一品种的疫苗企业,股价会有什么表现❓那就会不给广大散户们活路了❗️(散户网速永远与机构的网速没法比,想起当初的长春高新)
⊙万泰9价当年三期主临床方案设计时乃至审批时,新冠还没有涎生。

2023-12-14 21:30

同样的心态

2023-12-14 09:03

希望我婶 持续加强研发及营销团队建设,管理团队年轻化应重视

2023-12-14 08:54

技术出身不一定创新能力强,年龄大了容易思想固化。沃森的二价和新冠也是买,并不是公司的原始创新,可见自己创新能力不强。我没关注沃森其它产品谁研发的,研发团队有多少人?不喜勿喷啊其实智飞挣了钱,拿钱可以买很多技术出身的人员及技术。存在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