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78喜欢:38
$药明生物(02269)$ 大家在选择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以及药明合联的时候很容易把他们看作一个同进同出,其实他们各自的博弈逻辑完全不一样,但又有相同点一个是他们的品控,一个是他们的性价比
首先药明康德所在的小分子领域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他的看点在于减肥药带来的多肽的需求,以及整体医药市场研发所带来的线性增长
药明生物的优势在于大分子的技术难,市场竞争玩家有限且大多都是单一领域成功企业,其次还有生物药研发投入曲线相较于传统药物更加陡峭
药明合联则是现在当红的新技术路线,其难度以及投入则曲线也更加陡峭
再说各家面临的问题:康德面临的是一个成长性不足的问题,他的提升之前的逻辑是cxo外包的渗透率提升,以及他的高性价比带来的市场份额提升,这个在当下的政策背景之下都存有疑问,大企业更加倾向自己建厂,而从欧美企业手上抢市占率又面临保护主义,他的高基数是压舱石也有可能成为拖累项,市占率能稳定在现在水平,则能享受行业平均增长
药明生物面临的情况也是市占率过高,当然这也是市场对他的认可,但是这是个大蛋糕,真正能参与竞争的应该是可能大型药企,他们有技术甚至可以成立单独的cxo部门,当然这个面临同业竞争啊这一类的风险暂且不表,其次m端这些技术壁垒小很多的领域竞争力则会加大因为生物药的制造利润是整个链条里价值最高的。药明生物需要维持高速增长可以说m是必挣之地,这个暂时药明管理层只能做好自己的事以高于同行的质量,我甚至建议价格上(不用端着了现在的竞争格局不是维持毛利率的时候是要提升市场份额,你不抢给了三星壮大机会)当然如果药明各领域都冒头政治风险又会加大这个两难,看公司理解是避其锋芒闷声发育建立口碑等中美关系好转再拼市场份额,还是现在发展期抓紧打压对手了
药明合联作为一种新技术大家的投资热情都会很高,未来空间可以无限遐想,他逾期说是cxo更不如说是是类创新药,因为他的成功建立在单一技术的成功,同样他的失败也可能是整个技术的失败,这个对于大公司来说不至于伤经动骨,但是对于这条产业链上的是毁灭性的,法案对他的影响也最小,一个是基数小一个,是还在初期阶段在生物医药投资收益率降低的大背景下,这是各个药企不得不卷的领域,要密切关注相关adc药物的进展有没有爆款药物推动药企热情,前段时间一款adc的多适应症失败也打击了一下市场热情。
还有一个风险是行业风险医药外包的渗透率的提升一直是讨论的关键,其次是欧美之前的行业担忧,在整体投资收益率只有1.2%的情况下,对利率的敏感已经接近变态,前段时间0利率的情况下有很多管线推进,这估计会在这几年陆续兑现会提升收益率但这都是未知数,但是创新药本来就是未知才是它的魅力,这几年爆款药的上市也会提升药企的研发热情,我们投资链上的企业任何企业的成功都是行业的成功,这是个全球产业链化最高的行业。
最后生物医药的拐点大概率正在到来,利率的降低,新药密集的上市,都是催化因素,在这些背景下,小小的法案是阻挡不了的,请永远相信美国医药复合体的力量[狗头]
码字不易,有帮助求个赞[捂脸]
$药明康德(SH603259)$ $药明合联(02268)$

精彩讨论

幽闭热爱症患者03-29 11:57

这个是2月份就有的消息,立法的由头,如果说大使馆注意到这个其实是好事,因为没有证据的由头,只会带来关系的恶化,而中国的医药市场是一个很好的筹码,美国如果真的莫须有,那伤害他自己要掂量,如果真拿出证据才会是可怕的

幽闭热爱症患者03-29 11:18

我也觉得,生物药转移产线本来就有风险,除了三星品控出问题,不然后面就是降也更难拉回来,现在以自己全部优势降维打击,和药企更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应对政治风险,那时候人家就不得不帮你说话,都这样了别追求毛利率数字好看了,成长预期被人家吃掉伤害更大

善守君03-30 15:02

药明生物的优势在于,分子积累、技术创新、国内临床的综合条件等……打压药明生物会破坏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性和效率,很明显年报的数据欧洲的客户和订单倍增,难道你认为美帝不去利用药明,让其他G家的药企去利用,成为美帝的竞争对手吗?

腊排骨炖冬瓜03-30 10:56

大型药企都有自己单独的研发管线,也会收购一些比较有前景的管线,也有自己的制药厂,像诺和诺德直接收购Catalent Inc.,但这些,并不是因为大药企看上cxo这碗饭,诺和诺德的重磅炸弹司美格鲁肽产能一直处于瓶颈,早一天上量,收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自己成立单独cxo并出去接业务,好像不大可行,让大药企把研发管线、生产线,交给竞争对手控股的公司,显然不是大药企的做派,cro重人力,cdmo重资产,反馈到财务报表不会好看,出于技术保密,产能可控目的,重要的研发管线,核心产能自己把控,除此,让Big Pharma去接cxo的业务,动力不足

幽闭热爱症患者03-29 15:32

下跌就是杯弓蛇影,就是鬼故事横行,就和上涨的时候大家都在画大饼一个道理,你管别人买卖干嘛,机构有自己的风控,有自己的策略,私募过80%就清盘了,你能让他说便宜了再等等嘛

全部讨论

全球大分子市场规模有多大?只晓得药明生物在大分子市场占比较大,具体大概是多少?

你好,能分析一下美国生物法案通过概率么?

倒霉,美国铁了心要打压康德

03-29 11:03

中美很难好转了,不必care干就得了!

03-29 13:47

也就是药明生物护城河更宽?

03-30 14:01

额,当时等拆的时候李革为了让药明康德不失去成长性而把药明生基放在药明康德体内, CGT 可是比大分子技术含量更高的存在,科幻价格,只是现在还在还在萌芽阶段未实现盈利。

03-31 15:23

你们不好奇23年新签订单的金额到底是多少吗?之前年年都有披露的,为什么23年没有?
奇迹般的132个项目,到底带来了多大的订单?如果不算取消订单的话,是24亿美金。20年新签订单56亿美金,21年27亿美金,22年77亿美金,这里面执行了10—15亿美金左右的新冠订单。按照当时的情势,辉瑞当时对产品需求的过于自信,估计未完成新冠订单不少。
再考虑到当时各药企砍管线的新闻,以及药明生物最近被抢单的小作文,药明生物23年新签订单应该在24—30亿美金左右。与21年大致相当,但显著少于22年。
23年新签项目是可以,但价值并不高。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24的业绩指引给的相当谨慎。

大型药企都有自己单独的研发管线,也会收购一些比较有前景的管线,也有自己的制药厂,像诺和诺德直接收购Catalent Inc.,但这些,并不是因为大药企看上cxo这碗饭,诺和诺德的重磅炸弹司美格鲁肽产能一直处于瓶颈,早一天上量,收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自己成立单独cxo并出去接业务,好像不大可行,让大药企把研发管线、生产线,交给竞争对手控股的公司,显然不是大药企的做派,cro重人力,cdmo重资产,反馈到财务报表不会好看,出于技术保密,产能可控目的,重要的研发管线,核心产能自己把控,除此,让Big Pharma去接cxo的业务,动力不足

03-29 11:05

药明生物值搏率更高

03-29 15:29

这篇文章的水平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