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一种可能的结局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0

2024、2025都是中国房地产一哥万科的还债大年。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万科会不会暴雷违约都会成为房地产市场极为关切的焦点。

公开信息显示,仅2024年,万科在境内信用贷款到期金额为93亿人民币,具体分布为上半年50亿和下半年43亿,此外境外还约有105亿人民币的公开债券到期。

虽然万科已表达了对按时偿债的信心,市场的各种分析也连篇累牍,众说纷纭。就在3月12日上午,当穆迪将万科投资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的消息出来后,万科压力陡增。

但是,靠谁救如何救才是关键。

靠大股东深铁集团救? 几乎没戏。深铁近年来净利润大幅度下滑,2022全年的净利润还不到100亿,这点净利润还不够万科万亿总负债的一个零头,而且深铁自己还背着几千亿的债务,只能是有心无力。

靠深圳市国资委?深圳市国资委虽然号称宇宙最牛国资委,也在不久前公开出来给万科站台撑腰,但前段时间刚刚暴雷的华南城和在暴雷边缘苦苦挣扎已久的金地集团,却没见到深圳市国资委直接出手的先例。

更何况,以万科的总体债务体量,跟华南城和金地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拯救万科这样的巨无霸,深圳市国资委也无成功经验和先例。单凭深圳市国资委一己之力,难度之大,可能性同样微乎其微 。

靠自救?无非就是各种卖卖卖,把身上最肥的肉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廉的价格快速割掉回血。

如此最终结果,无非就是引来一群嗜血的秃鹰,把万科五脏六腑大卸八块,秃鹰们最后吃饱喝足抹着嘴角的鲜血满足地离开了,但万科最后也大概率救着救着就把自己救没了,结局可能无需多言。

3月11日晚《经济观察报》的独家文章 《 险资赴深与万科开展新一轮磋商》中透露出了这么一处信息:

在与万科交涉过程中,险资人士认为,“万科在处置资产方面不积极”,不主动向债权人披露资产处置安排,多次反馈“资产卖不出去”。

看到了吗,虽然处境艰难至此,万科并不愿意积极处置资产。看来,郁亮的脑子还是清醒的。这个时候大刀阔斧割肉自救,万科很可能只会死的更快。

靠市场救?唯一的可能就是市场急速回暖,短期内房价来一轮大涨暴涨 ,市场抢房潮再现,房价再来一轮飙升,让万科快速回血。但可能性有多大?

看看2024开年后一二月份龙头房企的销售数据有多惨就心里有数了。而且,最新的TOP房企拿地金额排行榜上,万科已经从长期霸榜的榜单上消失了。万科,已经不敢像往常那样拿地了。

万科唯一的白衣骑士必须是也只能是来自更高层级的GJ队。3月12日上午,万科小作文再现:

工行(牵头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银行以及招行、中信、兴业、浦发、民生和平安六家股份制银行等12家商业银行正在为万科筹措最高额800 亿人民币 (约115 亿美金)的银团贷款,以应对未来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偿付...

其实,上面提及的《经济观察报》报道文章已提前为上面的小作文打好了铺垫。文章称:

国资委内部对国资背景企业风险处置提出三个“不能”:央企、国企不能成为重大风险爆破点,不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能在处置风险中刺破风险。

看看,当下,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对待万科的处境和问题?该不该救万科? 如果以三个“ 不能” 原则为考量,万科大概就是必须要救的。

但拯救万科这件事并不会那么简单。网络流传的最新小作文显示:针对上述800亿银行贷款驰援万科的传言,银行的反应“比较保守”。

几年前,万科创始人王石使出了浑身解数成功打退了宝能姚老板的进攻,但王石自己最后也付出了代价:挥泪让出万科董事长的宝座,内心的酸楚无奈,老王自己最清楚。

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万科值得拯救,但是谁让万科沦落至此的?责任该归咎于何人?在拯救之后,最后总要有人付出代价。

万科股权长期分散,作为大股东的深铁集团持股也不足30%,公司决策和控制权长期以来由职业经理人团队掌控。站在大股东的立场看,自己有给万科站台撑腰的义务却缺乏足够的力量管控公司,对万科管理团队更缺乏掌控力。

上一轮姚老板对万科董事长王石逼宫,王石多次找大股东华润搬救兵,希望华润能出手增持股份击退姚老板,但作为大股东华润的态度却模糊不定,老王对华润颇感失望,与华润间隙顿生。

但站在大股东华润的立场,可能会怎么想?

当时万科的股价冲到近40元附近的高位,出手增持就意味着要花老大一笔钱。而且,就算赶走了姚老板,保住了万科老王但仍然掌控不了万科老王。所以,还不如趁着高位套现,拍拍屁股一走了之...

现在看来,当时没有出手帮助万科老王的那位华润当家人,可谓老谋深算。

再看看万科今天的局面,万科今天遭遇的窘境,除了客观的行业大环境不利因素之外,万科管理团队就没有任何失策之处吗?

比如:

为何郁亮在业内最先喊出 “活下去” 的口号却未能在实际行动上及时刹车避险?哪怕是从2022年开始停止拿地扩张,现在的万科又何至于如此窘迫?

万科为何要下沉到西部北部低能级城市大量拿地? 万科管理团队决策和执行力的偏差为何如此之大 ?

由此,市场会有质疑:

眼下的万科管理层,真的如人们想象中那样一如既往的优秀吗?又该如何约束他们?

眼下万科的股权结构,真的合适合理吗?

在优财壹号看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在拯救万科的同时,该付出代价的可能会是谁,结局会怎样,也就有些大致方向了。

在万科前十大股东中,深铁持股32.43亿,以3月12日万科收盘价10元计算,总市值324.3亿元,7年前深铁以20元以上每股的成本接盘上位,刨开分红,至今已血亏324亿以上。

现在拯救万科,要么就是外部机构贷款,比如上文的这个800亿银团贷款小作文,但副作用是会大幅增加万科的负债。要么就是机构购买万科的股份,好处是不用增加万科的负债。

眼下,作为大股东的深铁可以选择给万科注资增持股份,虽然自掏腰包几无可能,但从外部机构融资贷款还是可能的。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深铁之外的外部机构对万科注资入股。

不管是深铁增持还是外部新股东进场,有进就有退。机构该从谁的手上买进万科股份?从二级市场股民手上买?可能性极小。大资金短时间内进场会造成股价短期大幅波动,但慢慢买,又难救万科的急。

于是有了下面一种可能:万科管理层的持股退出,新资金进来接盘。看下图:

编辑搜图

上图红框,深圳盈安和深圳盈嘉众正是万科合伙人事业持股平台下的两大持股机构,合计持股5.61亿股,占万科总股份的4.7%,位列万科第三大股东。

2014年,万科提出“事业合伙人”概念,将此前EP奖金制度演变为合伙人持股计划。当年4月,万科EP奖金的奖励对象发起并召开万科持股计划合伙人大会。

随后,盈安合伙成立,包括王石、郁亮等在内的1300多名单个合伙人,并开始引入融资杠杆,在二级市场买入万科A股。

这些年,尽管万科业绩明显下滑,股价持续下跌,但万科合伙人事业持股平台却继续增持万科股份,甚至还不惜加杠杆增持。( 先增持后质押,即市场流传的借钱买自家股票 )

而且,自2017年后买入的持股,刨开分红,万科合伙人事业持股平台也同样血亏。

跟7年前姚老板的逼宫王石一样,眼下以郁亮为首的管理团队,可能也被逼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如果市场认为眼下的万科管理层,不再是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优秀,眼下万科的股权结构,也并非合适合理,那么,万科合伙人事业持股平台退出,大股东深铁增持或新的机构进入会不会成为一种可能?

如是,万科的窘境得以缓解,股权结构可能更趋合理,而该付出代价的人,最后割肉离场,也付出了代价。

跟7年前姚老板的逼宫王石一样,眼下以郁亮为首的管理团队,可能也被逼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上轮逼宫,王石走了,这一轮,郁亮将会怎样?

总之,万科最后大概率会被拯救,但新生后的万科,可能也不是现在的万科了。

你对万科未来发展和管理团队结局怎么看?欢迎与优财壹号交流互动。

免责申明:

本文数据及观点均基于公开信息所作个人分析,均不构成对投资的任何建议!


全部讨论

03-18 22:43

感觉这种可能性不小。。。 $万科A(SZ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