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控又要花钱造船了,这个股是个非常简单的股,生意模式简单,利润计算简单,逻辑推演简单,财务报表简单;也造就了一批自我膨胀的伪股神,比如那个开户都没几年的睡粉集装箱销售。
两年多以前我买海控,大约只花了半个小时看就决定重仓,而其它股像生物医药随便一个小股搞明白就得花很长时间。
海控搞定两个基础的经济学道理就够,而这俩原理随便买本微观经济学初级教材就有。
第一,极其陡峭的供给-价格曲线,供给稍微落后于需求,价格就暴涨;稍微多于需求,价格就暴跌;反应在曲线图上就是价格线斜率近乎垂直。这类曲线常见于调味品的价格模型,两年前我发了个贴用“姜你军,蒜你狠”来举例,不信的用这俩关键字搜我的老帖。这种价格模型决定了海控赚的时候很多,亏的时候也很可怕,周期股就是周期股,不要轻易信什么周期弱化这次不一样。
第二,博弈论的囚徒困境。这个原理也不难,我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科普文章。这轮景气周期,各大船公司爆赚,大的还有十几家加上小的几十家。从博弈论囚徒困境的角度,必然会重演造船的军备竞赛;指望什么几大联盟停航就能保运价,纯属持有者的自我YY,没看到地中海航运这两年跟疯了一样造船信号,有这些信号后海控不是没给你跑路的机会,而是给了你长达半年多高位震荡出货的窗口。这轮我最欣赏的还是王者马士基,赚的钱切入物流上下游华丽转型,那才是真正的周期弱化。未来3年大约接近700万-1000万TEU的新船下水,这轮运价涨的有多夸张,下轮运价跌的就有多夸张。别用历史海控也就亏个百亿来按计算器,未来会让你嗔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