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账户盈利突破100万之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首先,非常的惭愧,07年就入市的我,目前股票账户的盈利刚刚过了100万。

因为这个数值,肯定是不多的,所以没有任何炫耀的意思,就是单纯记录分享,有一点可以确保,绝对真实。要是造假吸粉,傻子才写只有100万。

先简单说说自己的投资过程,

07年的大牛市,还在上学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氛围,把生活费省下来的5000块钱,买入的开放式基金,结果可想而知,高位站岗了。亏了一半都不止。当时开了股票账户,但基本没有钱再转进去,就是那么开着而已。

09年毕业,开始工作了,有了一些闲钱,开始陆续往股票账户里转,加起来也就几万块钱吧,当时又一波4万亿的刺激,上证只是大概是08年的1600多点涨到3400多点,翻倍的行情,我当时基本就是看客。

14年之前,基本就是买银行股,也没有什么收益,当时因为有一段钱荒闹得,余额宝和微信财付通还有好多货币基金的收益,甚至达到年化7%的程度,银行股的股息普遍都是7%以上。

之后有了分级基金,这个时候开始,我算是真正开始投资,因为对分级A特别喜欢,陆陆续续转入30万左右的本金,之前还有个5 6万的银行股,差不多大概这样,基本上,30万都买了分级A轮动。 后来14 15年那波行情,上涨因为持有银行股,涨幅不是特别大,仓位也不多,没有赚多少。

开始赚钱是下跌开始的,因为分级A的下折机制,收益不错,当时应该是35万左右的成本,能到最后60万左右的市值,大概凭借回忆的数字,没细算。然后就是16年开始,还是持有银行股,10万左右,打新股,到18年,靠运气中了几只新股,累计赚了10万左右吧。分级基金记不住什么时候因为政策取消的,分级A就没有了,陆续换成封闭债基,还有一些银行股意外的高分红股票,例如神华,大秦,格力等,但买的也不多。

印象特别深的是,再18年底那样,当时我的总市值应该是70左右,媳妇要钱买学区房,我就算了这些年一共投入的成本,好像是35左右,就转了出去,剩下35左右,这样我心态就更好了,因为账户的钱都是盈利了,本金都转出去了。大概当时就是这个心里,主要也是媳妇内心还是觉得股票不靠谱,怕赚的这点钱又跌回去了,我也懒得解释,主要是解释也没用。

所以18年底,是个分水岭吧,之后就再也没有转出过任何资金,也没有转入过任何资金。相当于这个股票账户,就是我所有精神的寄托,也知道不可能指望它发财。

当时因为没有分级A了,我的持仓主要切换为可转债+高息股,一直到现在也是差不多的。沪港通什么时候开始开户的,我有点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我还不够50万,所以无法开户,后来够了,才开户成功的。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说实话,我没有哪个成功案例,比如买到了茅台或者长电这样的牛股,一下赚大钱的,就是感觉都很分散的持股,每个也都没有买太多,贡献比较多的几个吧,

煤炭股,神华和陕煤,能贡献15万左右的收益。

中海油港股,能贡献8万左右,

兴业银行,能有5万左右,

其他的,就比较零碎了,中广核建行宁沪高速等,也就是分别2万3万不等的,再剩下的,就更少了,像一些可转债之类的,基本上也就是100左右买,最多拿到130左右,就差不都了,也是摊大饼,每只50张到头了,所以也就盈利1000块,几百块的。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选股能力不行,哪一个都不敢确定,比如神华,虽然自己买入的成本不高,10几块钱就开始买了,但也不敢买太多,也就是买几千股。

中海油也是一样,10元以下就开始买,也是只敢买不到一万股,稍微涨一点,就不敢补了,涨多一点就考虑卖。

所以一直是很分散的投资多个标的,后来又买了一些行业etf,坏处就是为了分散而分散反而还不如之前的标的收益高。

好处也是有的,就是踩过的雷,因为仓位不高,也都没有伤筋动骨,比如中国华融,地产股,中概互联,都是浮亏几十个点,好在因为分散,仓位不高。

所以18年底,大概当时35万的市值,到现在100万,我其实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成功案例,但至少总市值还算稳步提升,也算是自己的方法比较对,即使选股能力一般也能赚点钱,虽然不够财务自由,也赚的一份开心和快乐。

最后补充说明以下,这些年一直在工作,所以手头的结余,没有转入这个股票账户,原因是需要转到老婆的银行账户。持有债基为主,年化5%左右,23年开始转换一部分开始投入指数基金,希望未来能贡献大的收益。

最后,在雪球这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本身咱就是小散一枚,也没有太多粉丝,更没有广告,单纯分享,大家也不要嘲笑收益不高,提前谢谢了。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中国神华(SH601088)$ $建设银行(SH601939)$ $中国平安(SH601318)$

全部讨论

05-09 17:00

已经是相当高的收益了,这几年这些大佬都亏的不要不要。

05-09 16:04

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