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MAC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28喜欢:41
我姑姑就是嫁给挪威人,在家过田园生活,种菜,种花,养鸭子,登山,他老公基本一直居家办公。不说很有钱,但没啥负债压力,基本来说比国内中产肯定是要富足很多。

热门回复

个人来讲,富是知足而乐,穷则四处攀比。
社会来讲:富是畅所欲言,穷则敏感屏蔽。

也没有必要把十万美元想得太美好,税一交,再加上物价水平,其实大部分人也就正常生活,刚刚够而已。

在可贸易项(典型的是资源、工业品)上的效率优势,会被不可贸易项(典型的是服务业)的价格抵销,最后无论人均GDP、可支配收入多少,大部分人就是将将够维持生活。

其实并不是说有谁这样设计,而是市场会这样运作,就是对人的劳动、时间、自由的定价,会让人勉勉强强把日子应付过去。

其实整个社会好像就是这么设计的。哪里挣钱哪里花。普通人基本最后也就是赚多少花多少,剩不了多少,在哪都一样。

我的观察在上海如果中环内有套100多平米的房子,没有贷款,家庭年收入50万人民币,也没有其他负债,那单就生活而言,质量不会逊色于任何富裕国家的中产阶级,很多方面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没自愿居家隔离几个月的事的话,可能还算是的。。。。。。

黄浦区人均GDP=黄浦区GDP/黄浦区人口。问题是黄浦区GDP大部分都不是黄浦区人口产生的,而是住在其他区来黄浦区上班的人产生的,大部分工资自然也不会给到黄浦区人口。这种区级别的人均GDP没什么经济意义,并不能说明住在黄浦区的人平均收入高。黄浦区和老静安区的人收入能有多大差别,都是连着的隔壁邻居。

这个状态主要取决于你的购买力与欲望的差,所以有两种办法,一个是扩张自己的购买力,一个是压缩自己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