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51喜欢:2

$国联股份(SH603613)$ 2023年业绩是绝对真实的,造假质疑就已经完全不用考虑了。2019年1.59亿利润到2023年14.28亿利润,你要说中间哪年收入利润是高了,那必然有另外一年是低了。证监会最差的结果给个虚增收入的文字描述,那也不会改变2019年-2023年业务的真实性和这些年高速增长的真实性。如果再放长3年,2016年公司是0,2016-2023年从0到14.28以的高增长是真实的,这应该是天塌下来都不能否认的事实。

过去的高速增长的真实性是如何看待目前增速下滑的核心。因为“过去的高速增长是真实的”就可以说明“国联的商业模式是真实的且有竞争力的”。这是一条非常肯定的,因为如果国联的商业模式不具备先进性和竞争力。是不可能从71.98亿GMV在几年时间内就增长到1000亿+的GMV的。

事实上,如果能懂这个道理就不会相信什么融资性贸易什么垫资推高营收这种鬼话。很简单2019年也就是5年前,那会中国市场上已经有一大批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资源由资源的各种企业,如果靠融资性贸易或者这类手段就可以做到这么高的增速。根本就不会轮到国联做这个事情,5年前的国联兜里才几毛钱,融资性贸易这种活这么好用轮得到国联这种小卡拉米去做吗。所以国联的模式就算你没有真的弄懂,也应该至少明白不是靠什么融资性贸易实现的,也不是容易复制的事情。

那现在国联的商业模式变差了吗,没有相反云工厂在上游的工作让商业模式更具优势了。那有出现比国联更先进、更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吗?也没有。你看,一切都没有变甚至还变好了一些。那国联继续增长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是很顺理成章的道理。无非就是增长的快一点慢一点的事情,企业经营哪有一顺百顺的事情,阶段性的麻烦总是难免,但长期的发展依旧没有改变。

全部讨论

其实你说到点上了,不是每个行业都可以这样干的,不巧的是,化工真的不行!价格波动频繁,幅度大!物流仓储差异大,要求高,时效性强,大资金薄利润,都不利于拼单集采,这个10多年前就尝试了,这样说吧,你贴钱都不一定能做好!不要说赚钱了!客户采购周期不一,价格瞬息万变,上游强势,哪有拼单获利的空间啊!
其实我们更希望能学习到盈利的模式,毕竟现在越来越卷,但这个模式真的不行!

和我想的一样,如果简单就能出业绩,哪里轮得到国联这种小卡拉米,兜里才几个钱,淘宝京东哪个没钱,金融巨鳄多的是怎么做不起来

04-30 22:24

又看到某些无聊的回复。某井底蛙觉得自己对石化上游产业链很了解,所以任何化工细分方向都是这样的,但化工产品成千上万种,各细分方向千差万别,大宗石化产品的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细分化工产业链。国联6个多多的品类,涂多多钛产业链,卫多多和纸多多原纸、棉花、纱线等卫生用品原料,肥多多化肥农药,粮油多多农牧产业链,玻多多玻璃及上游氯碱化工,没有一个和石化产业链强相关。

04-30 23:53

mark,迟早出事st,做个标记

为什么立信还是以总额法确认披露收入数据

05-04 11:32

05-04 11:32

长征兄很少写文章啊,但这一篇逻辑我挺认可的,也是我一直思考的方式

04-30 18:48

不要考虑以前,就是23年的数据已经足够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