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牛市旗手系列之二:谁是算力产业链的隐藏巨头?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17

说到AI,最有希望的当然是大模型和AI模型的应用。借用孟晚舟关于智能化的描述,叫“所有对象可联接,所有应用可模型,所有决策可计算”。

模型的基础是算力。所以任正非说“我们即将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基础就是大算力。第四次工业革命波澜壮阔,其规模之大不可想象”。

AI对现代生活的渗透,恐怕当前还难以想象。但它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符合牛市旗手的第一个特征

国内AI四小龙中,商汤在香港上市,云从在科创板上市,旷世和依图上市进程一波三折。华为的盘古大模型、阿里的通义千问、还有最新的Kimi、做行业数据挖掘的第四范式等等,层出不穷。未来天下谁敌手?难料。

但无论什么模型,对算力的需求是一致的。以生成式AI模型GPT-3为例,其模型参数1750亿个,用1024 块 A100 80G芯片进行一次训练,需25天,费用90万美元。但谁家的模型是几次就能训练成功的呢?更何况GPT-4的参数已经达到5000亿,甚至有模型参数高达1万亿,这需要多大的算力需求?

但算力并不仅指计算的能力,它指的是一系列算力基础设施。任何革命性的技术突破,都是建立在积木式创新的基础之上。这些基础包括:

第一,算力。如GPU、CPU、AI加速卡、FPGA等,这是 AI 系统的核心,是最稀缺和最昂贵的部分。A股典型公司如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寒武纪景嘉微

第二,存力。如DRAM、NVMe SSD等,这是数据支撑部分。只有容量更大,带宽更高,才能支撑万亿参数的运算。A股典型公司很多,如兆易创新北京君正聚辰股份德明利江波龙等等。

第三,运力。如芯片与芯片间的互连、服务器机箱之间的互连、服务器集群之间的互连,这是提升整体效率的部分。A股的典型公司只有一家,澜起科技

如果打个比方,算力是大炮,存力是弹药库,运力就是运输线。当三者的工作负载都极致且均衡,就是AI战线的大突破。但当前情况是大炮射速慢,弹药库闲置,运力不足。

文字讨论的是逻辑,但需要数据来支撑逻辑。因此我们通过“阿甘投研”的比较功能,来对比一下,哪一部分可能是潜在的龙头标的?

龙头的标志是:收入规模大,毛利率高,现金回收能力强。

收入规模大,是因为在一个高增长行业中,收入规模就意味着行业地位,同时也代表了这家公司占据的市场份额和复杂管理能力。毛利率代表的是产品力。高毛利率代表了高议价能力,侧面说明公司产品的技术壁垒和竞争局面。但有些公司的高毛利率,是通过高应收款来换取的,相当于向买方进行垫付资金所取得的融资利息,因此还要看现金回收能力。当然,最好的公司是不但收入规模大,毛利率高,而且销售的现金还能当期收回。这说明公司的收入规模的扩张,即不是通过毛利率的下降来换取,也不是通过高应收款来换取。

当我们把前面提到算力、存力、运力相关的A股上市公司聚在一起,会发现以下结果:

2023年,毛利率能保持在40%以上的,都是涉及算力和运力的公司:寒武纪景嘉微海光信息澜起科技

这与咱们前文的结论是一致的。当前AI基础设施的现状就是:大炮射速慢,弹药库闲置,运力不足。产业链要突破的重点是算力和运力问题,因此这类企业的议价能力就强,毛利率就高。

江波龙德明利的毛利率低,应该是普通的存储产品,和AI关系不大。存力相关的公司毛利率普遍在30%上下,说明存力产品的供给,相对算力和运力企业,更为充分,竞争也更激烈。

这些企业的收现比,也就是销售收到的现金/营业总收入的比率,都在100%以上,现金流无可挑剔。

而从收入规模上来说,产业链上的大部分公司,收入都在7亿元上下。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课题。就企业经营来说,10亿元通常是个门槛,一旦超过10亿元,就要求公司的研发、产品、管理、销售等,都有创新型改变。而这些企业,都在门槛边缘上。

最终,毛利率高,收入规模大,且现金回收好的公司,首属海光信息澜起科技

一个算力企业,一个运力公司。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以这两家企业为切入点,以他们为标杆来撬动我们对运力和算力的覆盖研究。

$海光信息(SH688041)$ $澜起科技(SH688008)$ $寒武纪-U(SH688256)$

全部讨论

05-17 20:05

05-10 06:42

翘翘

05-10 05:43

算力产业隐藏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