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的估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1喜欢:2

许多投资者跟我一样,都喜欢对股票进行估值,从而能够直观地去衡量一个票是否便宜,有多少赚头,可能会亏多少。即使回头看,发现自己曾经的估值,很多都错得离谱。但有个大概数字,对持仓心态,对波动理解,还是有不少帮助。

相对估值法。跟赛力斯情况最接近的是理想汽车,单车均价差不多,主销车型都是增程版suv。不同的是,赛力斯用的是华为的智驾系统,与华为合作模式过于创新。而理想是自主研发。问界销量在1月份超过理想,后面还有大量牌可以打,m7改款,m8,m3,m9五座版,非凡大师版,等等。而理想只有套娃的“单一”车型,不是套娃的mega,第一个版本已经没戏了。问界的潜力应该远高于理想汽车,均价也会高于理想汽车。那赛力斯的估值是不是也应该高于理想汽车?理想汽车在2000多亿波动,赛力斯只有1000多亿。

但相对估值缺陷也明显。两个公司不可能完全一样,很多因素没法很好评估,会成为市场分歧点。比如赛力斯依赖华为智驾跟销售,市场会认为其受制于华为,不利于长远发展。也有些人认为其背靠华为,潜力巨大。另外,未来智驾系统是不是会成为汽车主要盈利点,而硬件反而不盈利?理想汽车有自己的智驾,拥有高毛利软件系统,而赛力斯没有,这优质业务是华为的,即使会有软件分成,但毕竟不是自家的。特斯拉高估值也是因为其驾驶系统。还有,两个公司所处市场也不同,港股美股对成长型股票估值非常慷慨,特斯拉估值非常高,还有几年前的蔚小理,估值都出现了巨大泡沫。而A股对大市值股票相对保守些,基本过了千亿,就很难给予大幅溢价了。

既然已经盈利了,证明了赛力斯跟其他车企一样,只要销量大增,就可以大幅提高毛利,进而大幅盈利。可以对其未来利润做些预估。

从目前的销量情况看,m5年销10万,m7半年12多万,m9 平均20天大定1万。那么,悲观的预估,明年m5,m7,m9销量30万以上没什么问题,加上年底的m8,明年总销量40万,均价35万左右,收入1400亿。均价35万的车,5%净利率算是非常悲观的预估了,70亿净利润,归母56亿。之前的文章市盈率估值的数学推导分析过,对于衰退的企业,pe低于10倍,稳定经营的,10倍pe,增长型的,高于10倍。电动车替代油车,智能车普及,是行业发展趋势共识。作为智能汽车的新生代表,赛力斯明显属于成长型企业,如果给15倍pe(对应15%左右年增长),840亿市值,即56的股价。乐观些呢?m7半年17万大定,年销25万以上,m9按目前销售情况看,年18万,m5 10万,m8按m9销量预估,18万。总71万以上,营收2600亿+,10%净利率,260亿利润,归母208亿。15倍pe,20倍?目前比亚迪几百万销量,都有20倍pe多,智能汽车龙头的赛力斯,给20倍不算太高吧?4000多亿市值,对应股价266以上。也就是说,按目前产品矩阵跟规划看,按目前销售情况看,明年股价可能波动范围为56到266。具体多少更合理,就是看每个投资者对不确定因素的判断,对商业的理解,对华为跟赛力斯合作模式的理解!

之前有很多人认为赛力斯跟华为合作地位卑微,随时可能被替代,赚不到钱,偏偏m9还没交付多少,靠m7,毛利就拉高到了20%出头。

以上只是预估明年的情况,如果再看远些,2026年呢,销量会上100万吗?非凡大师版,m7会上m9的平台吗?产品力会再爆发?利润率会提高?2027年呢?出口会有惊喜?蓝电等低端品牌会有突破?轿车会上吗?不过预测难度太大。

当然,所有的分析不过是预估,是猜测。

顺着上面思路,顺便也可以评估下北汽蓝谷,看下二者差别。

赛力斯情况一样,北汽蓝谷跟华为合作生产享界汽车,目前只有一款s9,预估价格40万左右。行政轿车市场没那么大,一些车媒估计年销10万就算非常成功。400亿收入,利润20到50亿?那是否意味着估值也可达300到1000亿。目前350亿市值。估值情况也跟赛力斯类似。但是,我认为北汽蓝谷远不如赛力斯。赛力斯基本只有问界,aito几乎就是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前的利润也是正的。而北汽蓝谷还有许多亏钱货,比如极狐。与华为合作做智选车之前一年就亏几十亿。享界的利润够不够其他业务亏还不好说。而其他车型是否亏一段时间,后面就能做好,减亏甚至盈利?这也不好说。随着智驾推广,新势力、华为、小米崛起,后面汽车市场份额会越来越集中,大量,甚至大多数车企都会倒闭,这是行业共识。北汽其他业务前景如何,不确定性高。

看看北汽蓝谷的关联公司,北汽股份。北京奔驰一年200多亿利润,一半归属北汽股份,结果北汽股份利润只有30亿,大多数都被其他亏钱货亏掉了。市值更加只有100多亿。如果北汽股份除了奔驰,其他车不做,市值会只有100多亿,1倍多pe?肯定不会,一年多的分红,投资者就回本,之后大赚。显然,市场对北汽股份其他业务的估值是负数的。如果北汽蓝谷,除了享界,其他业务也给负估值?就算享界大获成功,可能还是这个股价。

估值就是门艺术,同一个企业,同样的利润,行情好的时候,悲观的时候,市场给的估值可能相差好几倍。仅仅是参考参考罢了。有些人把市盈率跟市场无风险利率比较,得到30倍合理估值的结论,200亿利润,30倍pe,6000亿市值,做梦都会笑醒。不过那可能真的就是牛市中的情况。2021年时候市场不都在用终局思维大法吗?终局是什么?华为智驾全球2000万销量?鸿蒙智行500万?问界300万?赛力斯低端车发力大卖?机器人业务?利润千亿以上?泡沫来的的时候,啥都有可能。不过,泡沫中这些逻辑,就是用来吸引韭菜接盘的。现在影子都没有就这么考虑,就是真韭菜了。悲观时候,正如现在的港股,都是用股息率估值,大量4倍,5倍pe的股票,10%的股息。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也就2个多点。

投资中,估值只是拍拍脑袋用来参考而已。最重要的,是评估一笔投资,成功了,能带来多少收益,可能性大不大。失败了,会带来多少亏损。

全部讨论

05-14 15:13

非自有技术毛利肯定不会超过理想

05-15 06:38

赛力斯只有赛力斯车厂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股份

05-14 13:58

客观

05-15 08:10

早,
先定性,再用定量过程中验证

05-14 16:45

你算少了一样东西。余出不来卖车了!这个要減去500亿。

05-14 14:04

挺难的,可能要等到年底,可能要等到明后年,也可能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