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E和PB为史,看看当前市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11回复:391喜欢:1366
前两天看到@DAVID自由之路 提到A股市场中位数PE大概在50倍,以此认为A股上涨空间有限。我翻阅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和cnInfo,比较有意思的是居然没有查到这个数值,证交所取得数据是cnInfo的,但cninfo上只有行业数据,没有整体A股PE数据,更搞笑得是居然有NaN这样数据显示,看历史数据也几乎没有途径(能不能专业点[摊手])。

算了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看看David这个50倍PE中位数预估到底准确度多少。

首先来看看这张图:

几点说明:
1. 数据更新于上周末
2. 统计了2808家上市公司,以2015年年底样本库为标准,目的是为了避开了新股上市的影响,同理统计2015年数据的时候就以2014年年底样本库为标准,以此类推。
3. PE >= 250 和 PE <=0的数据没有做统计,有人会问为什么,我说PE都大于250了,还统计个毛线啊,因为没有意义。
4. 行业数据以国证行业为标准,我选来选去,还是觉得国证的行业划分比较靠谱,证监会的划分太细,并且不太符合常人的理解。
5. 行业公司少于4家的过滤掉,因为样本过少,没啥意义。这里过滤掉了大概三四个行业,对整体无影响。

由于行业有72家,因为没有把图贴完,相信我,贴一个太长的图对大家没啥意义,估计也没几人细看。

好了,言归正传,对数据做个说明(相信绝大部分人一开始对上面的数据和颜色表示不解,但没办法,我觉得我已经做到极致了,也需要读者慢慢体会,我相信给一堆数字,更加没法看。人类天生的对数字不敏感啊[大笑])。


1. 沪深2808家统计数据表明,当前加权静态PE值为42.81,过去十年处于20%以上危险区间的值为37.94倍PE,也就是表明当前处于历史上20%以上的高位
2. 在所有行业中,处于过去10年的危险区间的行业占比居然达到45.3%,而处于过去10年20%低点区间的只有占比4.27%
3. 市盈率低于10倍的只有银行一个行业6.01倍PE;低于20倍的只有银行、证券、航空运输3个行业;而低于30倍的行业只有12个,不到总统计行业的20%

按照PE的角度考虑,当前A股市场贵是无疑的。

然后来看看中位数静态PE

1.过去十年20%以上危险区间的最低值为62.98,而当前值为68.42,无疑以这个值看,当前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DAVID自由之路 
2. 所有行业中超过45%的行业位于历史危险区域;而只有不到4%的行业在历史低估区间。
3. 再看看中位数PE,小于10倍PE的只有银行;小于20倍的只有银行和证券,而小于30倍的只有银行证券和航空运输三个行业……[吐血]

无疑,以中位数静态PE看,当前依旧处于历史危险区的高位。68.42倍PE,估计让价投看着就该害怕了,也难怪不少价投变成银粉了。

如果还不相信PE的恐怖,那么让我们看个由高到低的排序,让你感受感受什么叫恐怖。[笑]


当然,PE只是一个变量,我么再来看看加权静态PB。

1. 整个市场加权静态PB为3.44倍,过去十年平均PB为3.68,整个市场也只有16.24%的行业处于过去十年危险区间
2. PB低于2的行业有银行、石油天然气、煤炭、保险、电力公用事业、陆运、交通基本设施,基本上也是长期拖后腿的几个行业。[吐血]
3. 银行依旧以0.9倍PB处于低估的最低端。

以加权PB为指标看,市场还没有到高估的程度,也不贵。

让我们再来看看中位数静态PB。

和加权静态PB相比,除了比加权值高了不少外,似乎也没有太多不同。

综上,通过PE看市场岌岌可危,而通过PB看,市场似乎并不贵。

让我们再看看历史数据,对以上结论做个再验证。

1. 加权PE目前位于过去10年的迟迟没有突破的高点的上方,但并没有超过07年最高值水平
2. 中位数PE15年要大于07年的中位数PE,其疯狂程度要超过07年
3. 当前的中位数PE和07年6000多点的高位时接近


无论是从中位数还是加权PE看,如果认为07年泡沫是确定的,当前无疑处于泡沫期,唯一好点的地方在于我们的权重似乎拖了市场的后腿,而07年牛市的后半段权重涨的是很猛的。

另外可以看看那根绿线,也就是中值和权重值的差值,07年前还是没差多少的,但是07年过后居然一路保持在高位。

接着那根绿线,在分析PB前,我们先进一步看看过去5年PE变化。

和常识认为的一样,市场上涨时,剪刀差是扩大的;而下跌时,剪刀差是缩小的。看来学术界搞出来的经典的Beta值指标应用于整个市场而言是没有错的,而巴老经典的批评“当股价下跌时,居然危险变大了”,也是让很多人直接拿过来用了[滴汗]。但综合于整个市场而言,Beta值高的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来看有更高的弹性,暴跌之后,买入小盘股要强于大盘股(只针对目前的A股)。


再来看看过去10年PB的变化

1. 从加权PB看市场仅高于2015年前的几年熊市,确实看着并不贵2015年接近于07年的高峰,但并不比07年贵
2. 从中位静态PB看,市场依旧不贵;但15年的疯狂高于07年,和PE表现出来的一样,也和我们常识看到的一样,15年权重并没有太好的表现,而创业板中小板疯狂到无以复加
3. 注意图中标明的那段红色块,07年牛市的后半段是经典的二八分化,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加权静态PB加速上涨,而中位静态PE却下跌,这个现象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和常人理解的泡沫可能并不一样,从08年过后的这么多年来看,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PE的持续泡沫,而PB持续的合理。这个现象一直持续至今,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时间点看,和08年的四万亿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最可能的推论就是:08年过后的市场持续在投资上加速,而企业的盈利能力却是下降的(等过后我有时间从ROE上来证明一下),其影响力至今。有人说国进民退,也有人说资金往效率差的国企错配,或许不错。比较下创业板,市场的资金和宏观层面的资金流向简直两码事,果然是资本市场的资金更聪明?[大笑]

那么未来市场何去何从?当前比较确定的是资金面依旧非常宽松,A股几次要跌下去都没有跌,目前反而类似于强势市场。那么我们重点需要关心的可能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如果盈利能力得以提升以消耗掉市场的泡沫,那么当前这种僵持状态持续下去是可以维持的。如果市场环境依旧没法得到改善,反而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下降,那么市场再次向下走也就是大概率事件了。从这点考虑,最简单也最核心的盘活市场的方法就是:减税

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从来没在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胶着,从营改增的效果来看,似乎是明降暗增,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政府营改增的改革动力所在。我看,减税难[大笑]

@ETF拯救世界 @ 一下此君,此君也甚是喜欢数据,如有打扰,请勿见怪。

精彩讨论

DAVID自由之路2016-07-25 19:46

好分析!

沈潜2016-07-25 20:31

1、虽然您的整体结论,我比较同意,但用加权数据来衡量全市场的估值水平,失真程度会很高;2、造成从08年过后的这么多年来,PE的持续泡沫而PB持续的合理的原因,很可能是0708年多数资源类企业处于自己周期的顶峰,周期股由波峰向波谷运行的过程中,PE会升高,但PB会降低。

期门2016-07-25 19:59

结论错误, 没有任何数据支持就把一切归咎于资源错配到国企。
其实浦发银行一家的盈利就等于所有创业板公司的总和,而浦发银行却处于破净状态。反观疮液版股价冲天,如果说资源错配,恰恰是资金追捧私营企业的疮液版造成的。

平静安静2016-07-25 19:49

哈哈,减税是唯一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办法……不过好像实施阻力很大啊……,我倒是希望蓝筹股来一波,然后再崩盘哈哈

ETF拯救世界2016-07-26 12:18

这么说吧。
某企业原有10股,净资产10元,每股净资产1块钱,价格10块,pb=10。

高价增发,以每股7元增发3股。净资产变成31元,股份变成13股,每股净资产2.38元。价格还是10块钱,pb降到4.2。

全部讨论

2016-07-26 04:38

与我的统计数据比较一致。pe恐怖,pb可以接受。个人认为要考虑这两年近万亿的定向增发大幅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净资产。

2016-07-26 08:22

"那就是PE的持续泡沫,而PB持续的合理",PE持续泡沫是因为经济下行,不好赚钱了.PB合理是因为资产还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过几年资产旧了坏了要计提了,要还赚不到钱,资本性支出跟不上折旧了,那PB也就玩玩了...

2016-07-25 20:31

1、虽然您的整体结论,我比较同意,但用加权数据来衡量全市场的估值水平,失真程度会很高;2、造成从08年过后的这么多年来,PE的持续泡沫而PB持续的合理的原因,很可能是0708年多数资源类企业处于自己周期的顶峰,周期股由波峰向波谷运行的过程中,PE会升高,但PB会降低。

2016-07-25 20:24

果仁网那里的历史数据菜单可以查到全市场和各大指数有历史PB、PE走势图及明细数据,一目了然,目前市场PB所处位置属于中等水平。

2016-07-25 20:22

PE没有扣非,PB没有扣商誉,不准

2016-07-25 20:02

PB=ROE*PE,当PE偏高时,PB不高,ROE下降,跌破平均PB是很容易的

2016-07-25 19:59

结论错误, 没有任何数据支持就把一切归咎于资源错配到国企。
其实浦发银行一家的盈利就等于所有创业板公司的总和,而浦发银行却处于破净状态。反观疮液版股价冲天,如果说资源错配,恰恰是资金追捧私营企业的疮液版造成的。

2018-09-15 09:25

从分化到归一,只用了两年时间

2017-05-28 09:11

PB 是净资产,PE是利润, 现在估值高的都是小公司,资产量级低,估值低的都是大公司,资产量级高,所以,市值小于100的公司,和大于100的公司分开来用楼主的方法看一次,就明白来。

2016-12-13 13:06

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