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到的一些生长激素用药方面的信息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37喜欢:15

首先声明我没有用过生长激素,也不从事医药,以下信息都是从网上看的别人使用的情况,还有网友的讨论汇总的(注意样本量很小),并增加了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如有错误,欢迎指正。本文主要写给像我一样对生长激素不甚了解的小白。

1.从网上的讨论看,还是有非常多的人谈激素色变,害怕有未知的副作用,不敢给孩子打生长激素。说明这个行业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坦白说本人也属于高学历人群之一,但如果不是因为炒股,我还真不知道孩子身高矮,是可以通过尽早打生长激素进行医学干预的,身边也没有朋友给孩子打的,也可能有人打了不好意思说。确实如长高和安科的管理层说的那样,限制这个行业发展的,并不是价格,而是生长激素知识的普及。但我相信,随着网上抖音、公众号等各种渠道的科普,知道的人会越来越多。另外我也不认可部分球友yy的金赛会选择降价进医保将安科彻底打死,然后独占市场的策略,一个是做不到,另一个也没有必要,这个市场还很大,需要的是更多的人来教育和做大市场。

2.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宁愿省吃俭用,也要给小孩打上。毕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就是错过了一辈子,不想让小孩留下遗憾。

3.水针比粉针方便太多,尤其是金赛的水针配合隐针笔。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很多家长都会优先选择水剂再配合隐针笔使用。

4.看到有网友说部分地区只有金赛的产品,也有部分地区只有安科产品,原因不明。另外即使第一针打的是安科,后面再换金赛也是可以的,反之也一样。至于换药有什么影响,会不会产生抗体之类的,我没有查到相关的信息,请知道的朋友补充。

5.从网上浏览的信息看,用安科粉剂的数量更多,也许是我看的样本小,也许是受制于经济条件,毕竟有钱人是少数。这条意义不大,还是相信实际的销售数据。不过网上对安科粉剂评价比赛增粉剂高是事实,主要是认为安科的粉剂活性比赛增的粉剂高,效果更好,很多患者包括医生都这么认为。

6.院内第一针并不一定在医院拿药,也有人是拿到处方后,联系药代,第一针就在院外拿药。并且只要首次拿到医院处方并备案后,后面直接联系药代拿药也是可以的,并不一定要去医院拿药。侧面证明只要长高的药能挂网,产品足够好,即使长高院内没有中标,其实医生第一针还是可以开长高的药,然后让患者去院外取药。这可能是之前赛增水剂在福建招标中弃标后,对实际销售影响不大的原因。但我不确定的是,如果长高院内没有中标,而安科有,在病人又没有主动提出的情况下,医生是不是会优先开安科的药或者医院会要求医生优先开安科的药?从网上了解的信息,有的医生会让患者自己选。不管怎样,医生都取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侧面解释了这个行业为什么销售费用很高。

7.患者对金赛的水剂信任度更高。毕竟金赛的水剂上市早,经过了长时间和大规模的实际使用验证,目前没有发现大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而安科的水剂上市时间不长,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验证,原本很多家长就谈激素色变,家长不放心安科的水剂也就可以理解,换了是我我也一样。但也有很多家长谈防腐剂色变,会因为安科的水剂不含防腐剂而选择安科的水剂,ps:其实是抑菌剂而不是防腐剂,只要不是开瓶后一次性用完就必然要添加,是生物制剂药品的惯例,也是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将来安科如果推出开瓶后多次使用的水剂,也必然是要添加的。目前这应该是安科水剂最大的卖点了,也经常能在网上看到安科宣传没有防腐剂的软文。

8.生长激素治疗的周期长,中间需要监测身高并多次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调整用药量。还要制定相应的饮食运动等配套的治疗方案,这块是公立医院难以做到的,再加上公立医院挂号排队难,服务较差,所以有条件的家长在公立医院确诊后,往往都会转到专业的民营儿童医院治疗。侧面验证了为什么生长激素院外市场占比高达70%,我认为未来院外市场的占比还会继续提高。另外第一感觉是,民营儿童医院也许也是个很好的生意,像健高这样的连锁儿童医院,未来规模应该会越来越大。可惜没有相关的上市公司。

9.因为需要家长自己在家给孩子注射,所以需要厂家售后对家长做一定的培训,并跟踪后续的治疗情况。给家长培训这一块显然是公立医院不愿意做也难以承担的,所以有不少公立医院医生往往在开出处方后都是让患者联系药代到院外取药。另网上有家长介绍,厂家的售后有的比医生还专业,所以有的家长会将后续的检查结果直接发给厂家的售后并听取厂家售后的用药调整建议。厂家这一块人员的配置恐怕也很难减少,一方面需要给家长做用药培训,另一方面也担心患者用药不当以为是药效不好而换竞争对手的药,所以有必要持续跟踪,我在网上也看到有不少使用一段时间后觉得药效不好而换药的,觉得长高不好换安科或者反过来的都有。这可能也是长高销售费用高的原因。再加上还需要公关医生和院外渠道,举办讲座加大宣传等,所以那些认为,生长激素降价进医保后,就能大幅降低销售费用的,恐怕有点一厢情愿了。另外也验证了一种观点,生长激素过低的价格对患者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过低的价格,将导致这些售后服务难以开展。

10.就我看到的网上的案例,基本都是真的缺少或身高与骨龄差的很大才使用生长激素,毕竟这个玩意不便宜,每天注射又巨麻烦,更何况很多人还谈激素色变,有病都不愿意打。如果不是孩子确实比同龄人矮很多,应该没有哪个家长会愿意给孩子打这个,所以我相信违规使用的人是少数。至于什么身高内卷,国家为了出生率而对行业进行打击的说法则更是站不住脚。不过确实也看到一些家长因小孩不属于P3,身高与骨龄又差的比较大,但没达到可以打生长激素的标准,医生不肯开处方而焦虑的。

暂时就这么多,欢迎大家补充指正。谢谢!

 $长春高新(SZ000661)$   $安科生物(SZ300009)$   @今日话题   @三岁赵先森   @张平原  

精彩讨论

null98992022-01-23 22:46

公正客观。。

全部讨论

2022-01-23 22:46

公正客观。。

2022-01-23 23:08

三个跌停板成功向股民推介了长春高新的,什么是增高针,这波免费送的广告,我喜欢

2022-01-24 00:28

医疗上有个重要环节,就是适应症使用,明确了何种情况下使用。如果超出这个标准,都是不合医疗诊疗规范的。
集采不是核心,核心是集采后卫健委是否会对生长激素的使用明确要求。
另外,对于不缺乏生长激素的小孩使用,会对身体的激素分泌带来影响,这毕竟是外源性激素。
而生长激素真正在国内大规模使用也就近10年,最早那一批小孩估计才成年不久,不知道长高有没有对这些小孩做长达十来年的回访和研究。

2022-01-23 22:45

谢谢分享,另外建高门诊已经被上市公司大东方收购!

2022-01-24 22:31

生长激素的使用肯定是个很专业的事情,现在研究的重点就在于适应症的开发。 还有一个门槛,就是生产,我觉得提高生长激素的产量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最朴素的原理就是物以稀为贵, 如果供小于求,反映到价格上就很难下来。。。

2022-01-24 11:11

不愧是高学历人群,说的很专业。只有一点没说透,生长激素即便进了医保,不是矮小症的孩子也是买不到的。这种东西有玻尿酸的医美属性,医保是不会管的。

2022-01-24 09:57

转发 生长激素用药方面的信息$长春高新(SZ000661)$

外行看热闹,您只看到了两个企业。其实有一堆企业要生产,比如亿帆医药的子公司,神州细胞,还有一堆其他的

2022-01-24 00:11

医院多半因为药占比不愿意开这个药,也不会采购太多。医院不愿意买,联采量不会多。最后还是要到院外买。儿科药占比大概要控制在百分之六十,一个需要长期用生长素的孩子药物费用抵得上几十个短期治疗的了。药占比超了还要被罚钱。不只是生长素,很多长期用药都是在院外药房买。

2022-01-23 23:25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