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炒股

老狐狸炒股

具有成本效益的避险投资不仅仅是降低风险。它实际上是让你同时承担更多的风险。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对没有交易能力的人而言(90%的股民),也就是对于90%的人来说,炒股其实就是要搞清楚两件事:其一,这笔钱我可以多久不用(决定投资期限);其二,我能忍受这笔钱最大亏损多少(确定风险容忍度)。
不论是股票还是基金。那些讳末深知的比如选股,择时以及各种花里胡哨的技巧分析,其实根本没...

讨论

只能低位清,高位清当量太大,屎得更惨烈。他们早就想到你前头了。

讨论

如果不能跨越诸多不同的市场与经济环境而坚守,你采取何种策略实际上并不重要
最佳投资流程指你愿意且能够跨越任何市场周期而坚守的投资方式。如果不能跨越诸多不同的市场与经济环境而坚守,你采取何种策略实际上并不重要。所有人都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它总是会发生。结构化你的投资流程,考...

讨论

回复@鸟行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来而不往非礼也,renda的那帮老爷们还等什么呢!也提法案啊,辉瑞,强生不是一搞一个准,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鸟行天:回复@市场先生赏口饭吃:金斯瑞,应该算是美国公司,没有想得那么糟糕

讨论

回复@武士刀: 价值投资其实就是憋到最后看底牌,一把定输赢,赌的比较大,风险也很大,核心玩法其实只有一个要输得起,信命信运。降低风险系数的方法是适度的分散,比如10个标的,持有5年以上,最终能成功的可能就1-2只甚至1只都没有这是常态,80%的会以失败告终符合二八定理,这个必须接受,某只...

讨论

回复@Ethan_Hunter: 所以这个票不太适合长期投资(5年10年的持有),倒是比较适合做大波段,一年一波,踏准节奏,估计收益也应该不菲。//@Ethan_Hunter:回复@老狐狸炒股:散户太多了 确实是个问题。主力估计借机卖出了~~算不算是公司给主力创造卖出的机会。

讨论

对科思股份的粗浅认识,
股东人数1.42w对于市值125y左右的公司而言不算少。从筹码变化的角度看高度集中变成了集中。业务上虽然排名前三但前二领先较多。对大一客户高度依赖(40%+)。
市场表现,创了历史新高,高送转加上几乎完美的财务数据。吸引了大批散户(10天猛增20%)。
商业模...

讨论

回复@老狐狸炒股: 搞错了股东人数增加两成。10天两成也很惊人//@老狐狸炒股:回复@农民乔大哥:仅仅10天股东人数增加了快一倍这热度不是一般的大,散户蜂拥而入,主力派发筹码,完成一个经典的收割周期。跌破35之后再寻找下个周期的起点,主力会慢慢收集慢慢集中,在业绩的刺激下再次走向高点。所以...

讨论

仅仅10天股东人数增加了快一倍这热度不是一般的大,散户蜂拥而入,主力派发筹码,完成一个经典的收割周期。跌破35之后再寻找下个周期的起点,主力会慢慢收集慢慢集中,在业绩的刺激下再次走向高点。所以当前不要指望有行情,最好也只不过随波逐流。

讨论

港股最可怕的是突然暴跌你以为是无缘无故莫名其妙,事后发现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更凸显了我们的无知和蠢呆。

讨论

概率是建立在有一定样本空间这一前提之下的。由于时间的不可逆,从本质上来说,任何个人的样本空间N=1,最大的置信区间和最大的数学期望是一条理论上最好的避险之路,但是这无法保证你一定能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运气”也就是对不确定性的匹配。
归根结底,在这个空间上非多线程,时间箭头...

讨论

功夫熊猫4中说得好,街头混混三原则:出来混的难免要流血;如果实在要出血,尽量让别人出;你的意见不重要。 人是喜欢表达的动物,打机锋,展现智商,显示小聪明,比比皆是。看看就好,你的意见不重要,我的意见也不重要。记住这个原则很重要。

讨论

回复@学习投资的小伙: 底部是卖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顶部是乐观的人买出来的也同理。//@学习投资的小伙:回复@业绩为王202404:这属于空方天下,无视利好。只有悲观资金走的差不多了才能起来。

讨论

从一季报来看,业绩探底的速度不是减缓而是加快了。不知道何时能触底?生物医药类画大饼是容易的,但失败率极高。处于基本面下行阶段是很明显的虽然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但是有的股票已经度过了这个阶段,这个才刚刚开始。一季报业绩衰减基本-20个点起步。今年的增量也难以弥补集采带来的影响。后...

讨论

回复@okokok333: 一个公司的好坏在逆境中更容易观察。从年报看影响可能还没有显现,半年报可能更容易看出那些方面有“韧性”,哪些方面脆弱。把这个NC的法案当做一块试金石吧,压垮了,那算不得能长久持有的公司。如果越打击反而越壮大,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为数不多卓越品种了。//@okokok333:回...

讨论

猪界就像三体人,乱纪元脱水把自己卷起来,保持一息尚存就可以了,等待恒纪元的到来,开始浸泡,生长,重新延续文明,同时准备着下一个乱纪元的到来。有些人太聪明了,总是抢跑,结果在恒纪元的黎明死透了再也醒不过来了。

讨论

不同于以往供需为主的周期,这次是产能错配,可能要漫长得多。

讨论

研究报告当厕纸都嫌硬。

讨论

这公司和科思股份的逻辑差不多:在成为细分市场垄断者的路上狂奔。其二当前市值都不大其三大笔翻倍的新产能在建和计划建。最重要的是有能力巨头们看不上这么个小市场因为做起来难度还不小,新来的进入又有一定的门槛。但是也有可能最终成为像浙江龙盛一样的“价值陷阱”(没有贬低龙盛的意思,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