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激光领域取得突破后股价“20CM”涨停 海目星资产负债率逼近78%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21日,海目星(688559)以“20CM”涨停封板,封单量21171手,封单金额8650万元。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40.86元/股,创下今年以来的股价最高点。

消息面上,5月20日晚间,海目星发布公告称,公司在中红外飞秒激光关键技术及其医疗领域应用中取得重大突破——已经成功开发长波红外连续可调谐的台式飞秒激光器。相关公告显示,海目星此项研发成果为全球开创性产品,且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实施的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争取尽快完成临床实验,获得相关产品的医疗许可证。”“争取在3年至5年内实现医疗相关产业的产业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海目星在公告中表示。

此前在接待投资者调研时,海目星曾透露,公司中红外飞秒激光技术研发团队人员拥有超过10年的技术储备经验,这项技术的医疗适用范围有胶原再生类年轻化医美应用、角膜微创切割和移植等。

《大众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海目星为激光装备技术创新型企业,此前公司产品主要集中在工业激光领域,应用于消费电子、动力及储能电池等场景。2022年至2023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近10亿元。2023年年报中,海目星首次提及开拓医疗激光领域,不过报告期内公司相关业务还未产生营收。

值得一提的是,在筹划进军医疗领域之际,海目星的现金流正在承压。2024年一季报显示,海目星资产负债率达到77.96%。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货币资金为6.4亿元,但短期借款却高达26.46亿元,货币资金不足以覆盖短期负债。

现金流承压下,海目星把目光投向定增再融资。据2023年9月公司披露的定增预案(二次修订稿),海目星拟向特定对象募资不超过19.64亿元,其中5.1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截至记者发稿,海目星的定增申请已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记者 陈陟 实习记者 李漫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