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板块逆市走强 存量资金博弈下深挖成长股的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周二,大盘呈现缩量调整的走势,两市成交额不足8000亿元,较周一减少近2000亿元。对于短期市场,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市场波动不大,但板块轮动较快,操作难度较大。操作策略上,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避免短线追高题材股,后市可继续跟踪房地产、银行、元器件、旅游板块的走势。

成交额减少近2000亿元

21日,大盘早盘出现低开,影响了部分人气。上证综指低开0.20%,深证成指低开0.30%。上证综指在连续两个交易日收阳后,21日未能创出阶段新高。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42%,报收3157.97点。深证成指近期走势明显弱于上证综指,截至收盘,下跌0.71%,报收9681.66点。两市成交额为7993亿元,较周一减少近2000亿元。

板块方面,煤炭、仓储物流、银行、元器件、食品饮料板块逆市飘红,涨幅分别为1.35%、1.06%、0.74%、0.34%、0.29%;有色、航空、电器仪表、化工、通用机械板块走势较弱。记者注意到,周一大涨的有色金属板块21日未能延续强势,当日下跌3.15%,位列板块跌幅首位。

消息面上,随着美国4月CPI数据的公布,市场认为,美联储降息预期并未出现明显变化。机构认为,长期来看,贵金属的长牛行情远未结束。未来,若美国经济走向滞胀或衰退,黄金有望跑赢白银。本周,铜价上涨体现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在全球铜供给扰动频发的大背景之下,整体供需的紧平衡状态是铜价上涨的基础。

煤炭板块上涨逾1%

面对有色金属板块的调整,21日,煤炭板块逆市上涨超过1%,位居板块涨幅榜首位。个股方面,新集能源上涨2.91%,中国神华上涨2.54%,华阳股份上涨1.97%,陕西煤业上涨1.97%,山煤国际上涨1.97%。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4月,我国生产原煤3.7亿吨,同比下降2.9%,日均产量1239万吨,环比下降3.8%。1至4月,原煤累计产量14.8亿吨,同比下降3.5%。

国盛证券认为,煤炭产能刚性已逐渐成为共识,后续产量增量多源自新建矿井投产,预计空间有限;此外,能源生产安全仍是煤炭行业发展重点方向,长期化、高强度化的生产安全检查预期延续,预计会影响煤矿产能增量的进一步释放,2024年原煤产量将会进一步放缓,产能天花板或已现。

周二,复合铜箔概念板块上涨3.22%,个股方面,万顺新材上涨16.42%,三孚新科上涨11.76%,英联股份沃格光电涨停。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带动铜箔需求量快速上升。铜箔是锂电池负极集流体材料,铜箔越薄,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越多。不过铜箔厚度持续减薄也相应带来了安全性、更复杂的工艺要求等诸多问题。单一铜箔逐渐无法满足电池技术发展要求,复合铜箔因此应运而生。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我国复合铜箔市场规模达到近93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2.1亿元,2025年将达291.5亿元。

英联股份日前在互动平台表示,复合铜箔产品已送样多家企业,正处在密集开展送样测试与反馈阶段;万顺新材则透露,首张复合铜箔订单已交付。

关注板块轮动的节奏

对于短期市场,业内人士认为,近期板块轮动较快,操作难度较大,建议投资者避免短线追高题材股,后市可继续跟踪房地产、银行、元器件等板块的走势。

中信建投认为,随着国内地产收储政策落地,超预期降首付、降利率有利于刚需释放,战略上,仍可持乐观态度;战术上,短期不宜过于激进,以稳为主。板块方面,可继续关注出口订单改善和“出海”增量效应,如工程机械、龙头家电等。

招商证券表示,今年以来,行业和主线轮动的速度明显加快,超额收益的幅度明显收窄,后市可继续跟踪高ROE龙头。

华龙证券指出,在高层定调推动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之后,需求端热度在中长期维度有望持续稳步上行,随着三季度旅游旺季临近,旅游市场有望延续高景气,相关公司业绩有望得到进一步提振。

德邦证券一分析师告诉记者,元器件板块处于上游,下游需求涵盖消费电子、汽车、工业、通信等各个领域,行业周期属性较强,且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高。在经历了2022年至2023年的周期下行之后,元器件行业有望在2024年持续复苏。

记者 汤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