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涉造假案遭处罚 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宣布“换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因在对金通灵多年的财务报表审计时存在虚假记载的情形,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下称“大华所”)及相关责任人近日收到了江苏证监局及深交所的处罚。有专家指出,此次处罚“相当重,起到了极强的警示作用”。

大华所被“没一罚五”停业六个月

5月10日,江苏证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大华所在审计金通灵2017年至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时,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江苏证监局依法对大华所及相关人员处以行政处罚。罚单显示,江苏证监局责令大华所改正,处以“没一罚五”,没收业务收入688.68万元,处以3443.4万元罚款,并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对范荣、颜利胜、胡志刚三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

随后,5月14日,深交所发布《纪律处分决定》。深交所指出,大华所对金通灵2017年至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未勤勉尽责,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决定对大华所给予6个月不受理其出具的证券业务和证券服务业务相关文件的处分;对范荣、颜利胜、胡志刚三位责任人分别给予36个月到12个月不等的不受理其出具的证券业务和证券服务业务相关文件的处分;对大华所及上述责任人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并记入诚信档案。

对此,大华所表示,将全面落实监管机构要求,提高风险管控标准,提升执业能力和水平,改进内部治理体制和质量管理制度,将持续坚持高标准的服务水平和审计质量,继续提供更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多公司表示“仍是‘原班人马’”

虽然有消息显示,大华所在致客户函中称“本次行政处罚不会影响本所对贵司的2024年年报审计业务”,但伴随着处罚的落地,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宣布更换审计机构。

16日,新国都发布公告称,鉴于原聘任的审计机构大华所受到江苏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且为公司服务的原部分审计团队目前已转入深圳大华国际所,为保持公司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公司拟改聘深圳大华国际所为公司2024年年度审计机构。

此外,亦有不少公司“提前行动”。*ST正邦、联创电子花园生物三家公司都因同样的原因变更了审计机构,“因原审计团队已整体从大华所分立并被北京大华国际所吸收合并,拟聘任北京大华国际所担任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就更换审计机构一事,《大众证券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多家上市公司,公司均表示:“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仍是‘原班人马’,因此更换审计机构对公司2024年度的财务审计工作不会产生实际影响。大华所遭处罚的事件并不涉及本公司,因此公司往年的财务报表也不受影响。”

其中,正在申请“摘帽”的*ST正邦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已经将(申请‘摘帽’的)材料递交上去了,正在等待交易所的审核。”

专家称“警示作用极强”

对于此次大华所虚假记载受罚及上市公司相继“换所”,河海大学商学院财务金融系副教授俞静16日在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审计机构因财务造假遭处罚的情况以前不是没有过,但在这次大华所的事件中,不管是‘没一罚五’,还是停业6个月,处罚都是相当重的,体现了监管层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对财务造假‘零容忍’的态度。此次处罚对其他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都起到了极强的警示作用。”

“财务造假触碰的是资本市场的底线,必须坚决打击。”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表示,将从重点打击五类造假行为、全方位立体式追责、强化公司内控防线建设这三方面着手发力,构建打击财务造假的综合惩防体系。

“这次处罚对大华所的冲击远不止罚款和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这么简单。”俞静指出,“对于审计机构来说,证券服务业务占比相当高,失去了这些大客户,公司今年的业务会直接受到影响。此外,所里的会计师相继被吸收合并到其他事务所,带走了大客户,大华所后续开展业务也会受到影响。”

记者 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