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实验,是在日托中心看运用罚款措施是否能有效减少某些家长接孩子迟到的现象。
结论是:罚款的效果并不好,事实上,它还会带来长期的负面效应。为什么呢?实施罚款之前,老师和家长之间是社会关系,是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迟到的。因此,如果有家长迟到了(有时会这样),他们会对此感到内疚,这种内疚可能迫使他们以后准时来接孩子。但是一旦实施了罚教措施,日托中心就相当于无可挽回地用市场规范取代了社会规范。既然家长们为他们的迟到付了钱,他们就用市场规范来诠释这件事了。换言之,既然有了罚款制度,他们就可以自己决定早来还是晚来了,于是他们经常迟到。不用说,这绝非日托中心的初衷。
不过好戏还在后头呢。最有意思的是几个星期以后,日托中心取消了罚款。这就是说,日托中心方面回到了社会规范。那么家长们也会回到社会规范吗?他们的内疚之心也会回来吗?根本没有!取消了罚款之后,家长们依然故我。他们继续在接孩子的时候迟到。实际上,取消罚款后,迟到的家长的数量反而有所增加。归根结底,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都失效了。
这一实验揭示了一个不幸的事实:一旦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发生藏植,社会规范就会退出。换言之,社会规范很难重建。一旦这朵盛开的取瑰从枝头落下(一旦社会规范被市场规范打败)它就很难再发挥任何效力。
当一堵高墙建立起来后,即便后面在民愤下被迫拆掉了这堵高墙,但是民众的生活却因为那堵墙的出现发生改变了,即便高墙被铲平了。不断喊着狼来了狼来了,最后狼就算真的来了还有几个人愿意相信喊话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