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行业前景展望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生物制造替代传统生产方式,广阔空间蕴含多种机遇

行业逻辑:生物制造替代传统工艺,创新是破局之匙

生物经济通常有两种常用定义。第一种由欧盟定义,包括生物资源的生产、生物资源转化为 产品和能源;第二种由美国定义,较为具体,特指研究和创新驱动型产品。

而当生物经济与 制造业交汇时,前者为广义上的“生物制造”,侧重创新生物技术驱动的后者则是生物制造的 子集“先进生物制造”。

根据《2023 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书》,中国对生物制造的定义更多是指 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

即以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等前沿生物技 术为基础,利用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生理代谢机能或催化功能,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 化生产目标产物的制造过程。

生物制造主要以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创新生物技术为基础,利用廉价可得的原料甚至通 过捕获大气中的碳源为原料,以生物平台(菌种、细胞、酶为主要的生物工具平台)为制造 工厂,规模化工业发酵获得目标产品。

未来,依赖于传统化工、植物提取获得产品的生产方 式将逐步被从传统生物发酵升级后的生物制造方式所替代,达到降本增效、绿色低碳环保、 减少耕地使用等目的。

市场空间:万亿市场可替代,细分领域待挖掘

生物制造仅替代传统化工的市场空间可达数千亿美元规模。根据 OECD 发布的《面向2030 生 物经济施政纲领》战略报告,全球有超过 4 万亿美元的产品通过化工方法生产。

预计到 2030 年,至少有 20%的石油化工产品可被生物基化学品替代,市场空间约为 8000 亿美元,目前的 替代率不到 5%,相比 2020 年的提升空间达到 6000 亿美元。

植物提取法产品需求广阔促进规模增长,生物制造印证替代逻辑可打开广阔的下游市场。

根 据 2023 年《全球及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分析报告》,2020 年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达 290 亿美元,较 2019 年的 240 亿美元相比增长 20.8%,到 2021 年全球总规模进一步达到 300 亿 美元。

预计中国植物提取市场 2028 年将达到 800 亿元。未来通过生物制造法替代植物提取, 实现降本增效,有望进一步打开下游市场。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存在广阔发展空间。根据《2023 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 书》。

从产业规模看,我国生物制造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仅 2.4%,低于美、欧、 日的 11%、6.2%、3.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占比存在较大 提升空间。

美国先进生物制造产业规模近千亿,中国产业结构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根据 2023 年《美国 生物制造:增加值、供应链、成本、可持续性和效率》报告,美国生物制造总产值为 4388 亿 美元,其中,先进生物制造产值为 946 亿美元,占比约为 22%。

从对环境的影响来看,生物 制造环境影响占美国所有行业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总量的 43%,而先进生物制造占比为 6.4%。

根据《2023 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书》,中国目前在生物制造的中高端配料及装备供给能力不 足,部分关键原配料及装备依赖进口,生物制造的核心平台如工业核心菌种、酶制剂等对外 依存度在 70%以上。

对比来看,国内依托生物创新技术的先进生物制造产业存在较大发展空 间,部分蓝海市场亟待开拓。

技术驱动:高校是重要研发平台,企业可获赋能

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承担重要的平台角色,可充分为具备产业化基础的企业提供技术赋能。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我们基于工程菌这一合成生物学的关键词检索得到下述数据分析 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国内合成生物学的科研成果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和研究所拥有合 成生物菌株专利最多,占比达到 71%(4022 项),企业占比 29%(1605 项),前十位均为国内 知名高校及研究所。

因此通过专利转化、科研合作等手段,国内具备生物发酵产业化基础的 企业可快速补足科研短板,聚焦生物制造产业化。

工程菌是生物制造产业化落地的基础,通常分为原核和真核工程菌。随着基因编辑、基因合 成、基因测序技术的迭代及成本快速下降,叠加 AI 的赋能,多种菌种已发展成为模式底盘细 胞。

原核模式工程菌包括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谷氨酸棒杆菌;原核非模式工程菌包括 需钠弧菌、拜氏不动杆菌、运动发酵单胞菌、真氧产碱杆菌、盐单胞菌等,近年来也被广泛 用作底盘细胞改造。

其中,大肠杆菌由于遗传操作工具成熟,是目前生物制造领域使用最广 泛的底盘细胞,用于大宗化学品的生产。

酿酒酵母是一种典型的真核模式底盘细胞,可用于 生产有机酸、氨基酸、核苷酸、药用蛋白、工业酶制剂等。其他的非传统酵母菌、丝 状真菌等也逐渐被改造为模式底盘细胞工厂。

政策加码:全球政策驱动,国内企业获得大力支持

1998 年,生物制造概念首次被提出,此后,欧盟、美国、英国、日本先后提出大力发展生物 制造产业。

欧盟 2014 年的《工业生物技术远景规划》提出到 2030 年生物基原料将替代 6%- 12%化工原料、30%-60%精细化学品,2050 年在航空领域全部使用可持续生物航煤。

日本在《生 物战略 2019》中提出,力争通过发挥日本的生物制造优势并融合 IT 技术,为开拓和扩大市 场、解决社会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做贡献;

在 2021 年发布的《生物技术驱动的第 五次工业革命报告》中将智能细胞和生物制品列为国家生物经济领域优先发展方向。

中国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其中, 生物制造产业排在首位,可见我国对生物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十分明确。

各地快速落实政策指引,以项目资助、资金支持等形式加速生物制造产业布局。

上海发布《上 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文件对 上海市 2025 及 2030 年的发展目标做了明确规划。

2030 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生 物制造产业集群;杭州、北京、无锡、广东等地均以项目资助和资金支持等形式推进生物制 造产业布局。

目前国内发达地区领航生物制造发展并各有特色。

根据《2023 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书》,目 前我国长三角地区为生物制造重点企业聚集最多的地区,生物制药、生物化工、生物材料、 食品原料、天然产物、化妆品原料等领域均有涉及;

北京、广东等省份依托科研、人才等要 素优势,在原始技术创新领域占有优势;华北、华中地区骨干企业数量较多,具有良好的发 展潜力;

西部地区具备广袤的土地及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在特色天然产物、食品配料的生 物制造领域具备优势。

生物制造应用广泛,各细分领域逻辑有所差别

生物制造覆盖范围广阔,从应用领域来看,其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涵盖生物制药、生物化工、 生物材料、食品行业、酶制剂、生物燃料。

其中,生物制药包含细胞与基因治疗、重组蛋白、 抗体药、疫苗、抗生素、天然产物等领域;生物化工代表品种包含丁二醇、丁二酸等大宗化 合物;生物材料领域近年来可降解材料如 PHA 材料快速发展;

食品领域如氨基酸、有机酸、 新原料和添加剂、人造蛋白、微生物油脂等;酶制剂主要包括工业酶、饲料酶、科研试剂等; 生物燃料以生物乙醇、生物柴油为代表。

各领域持续取得突破,产业化品种络绎不绝。

根据《合成生物制造进展》、《合成生物制造 2022》 中的研究数据,目前,氨基酸、有机酸发酵水平可达到几百 g/L 的水平,部分维生素品种生 物制造法逐步替代化学合成。

生物基材料 PHA 为近年来的热门赛道之一,芳香类医药、食品 原料通过大肠杆菌底盘可实现几十到几百 g/L 的发酵水平,众多小分子医药中间体的手性结 构可通过酶催化实现生物制造替代化学合成。

天然产物领域如紫杉醇、虾青素、萜类化合物 等由几 g/L 向几十 g/L 的制造水平突破,新食品原料如微生物油脂、人造肉、微生物蛋白等 已走向市场。

生物制药:万亿市场快速增长,关注天然产物异源合成

生物制药万亿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根据《2023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报告》,新冠疫情带动疫 苗行业高速增长背景下,2021 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规模达到 4871 亿元,同比增长 25.9%。

预 计未来随着居民可支付能力的提高、患者群体的增长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中国生物制 药市场规模将在 2026 年进一步扩大至 957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4.5%。

生物制药的关键词是“创新”,细分领域皆有破局可能。

从细分药物类型来看,生物制药包括 细胞与基因治疗、血液制品、重组蛋白、抗体药、疫苗、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医药天然产物 等领域。

细胞与基因治疗、血液制品、重组蛋白、抗体药、疫苗等领域,由于产品附加值 高,因此成本敏感度较低,生物制造的意义更多是在技术层面创新“好产品”。

然而低附加值 的部分小分子中间体、生物原料药、大健康原料等通常由于产能过剩因此对价格较为敏感。

这也是近年来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厂商业绩承压的原因之一,通过生物制造技术升级实现破 局或将是下一阶段这些企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天然产物领域通常有两个特点,一是企业可以 通过生产技术革新优化毛利,如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激素等;

二是部分品种由于价格昂贵, 需求端难以打开,生物制造带来的成本优势可让企业率先进入蓝海市场,这一特点下的创新 驱动通常与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直接相关。

替代植物提取法,天然产物赛道值得期待。根据 2023 年 XYZ Research 发布的《全球及中国 植物提取物行业分析报告》中的数据。

在 2021 年全球 300 亿美元以上的植物提取产品市场 中,药品领域需求量占整个植物提取物市场的比重 45%,其次为食品和饮料及化妆品领域占 比分别为 26%和 23%,其余细分领域占比 6%。

我们认为在侧重替代植物提取法的天然产物方 面,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有望成为当前生物制造值得关注的细分赛道之一。

生物化工:替代传统化学法,工艺变革重塑细分行业格局

生物化工领域的发展逻辑为大宗化学品由传统化工工艺向生物制造演进,行业内更多聚焦成 熟品种的制造路径变革。

这些品种多为低附加值的平台型化合物,具有需求量大、成本敏感 度高的特点,因此生物制造的成本及环保优势将更为明显。

如目前在有机酸领域,平台化合 物丁二酸、苹果酸发酵水平达到 100 g/L 以上,丁二酸生物制造法与石化路线相比成本下降 20%,二氧化碳减排 90%;

1,3-丙二醇的生物法路线相比石化路线能耗降低 40%,温室气体排 放减少 20%;1,4-丁二醇实现万吨级规模的生产,比石化路线减少 56%的温室气体排放。

氨基酸领域,大品种氨基酸 L-谷氨酸、L-赖氨酸、L-苏氨酸分别可达到 220、240、120 g/L 发酵水平,小品种/高附加值氨基酸在几十 g/L 水平不等,某些可达到 100g/L 发酵水平。

部 分品种仍采用传统理化诱变、经典代谢工程的底盘细胞,通过系统代谢工程,再到合成生物 学构建底盘细胞有望进一步提升生物制造水平,此过程中行业竞争格局有望得到重塑。

生物材料:行业规模加速增长,“可降解”和“成本”是关键因子

生物基材料市场加速增长,2021 年行业规模接近 200 亿元。中国是化学纤维、塑料制品生产 和消费大国,根据《2023 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书》,中国化学纤维产量占世界化纤总量的 70% 以上。

近年来在低碳环保政策驱动下,我国生物材料产业已初步形成生物基纤维素纤维、生 物基合成纤维、海洋生物基纤维及生物蛋白复合纤维等生物基材料产业体系,市场规模快速 扩张。

根据共研网数据,我国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96.9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199.2 亿元,行业增速逐年提升,CAGR 达到 10.9%。

预计在生物制造加速替代化工法的产业 驱动下,叠加合成生物技术驱动成本持续下降,生物基材料市场有望得到加速拓展。

生物材料领域重点关注“可降解”和“成本”两个因子。生物基材料是指生物质来源塑料(非石 化来源,可减碳或减少石油依赖)或生物可降解塑料(减少传统塑料的长期固废污染)。

具有绿 色、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是生物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产业特点为生物制造技 术驱动成本下降,促进下游大规模应用。

根据《我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2020 年全球生物基材料总产能达到 211.1 万吨/年,约占全球塑料生产能力的 1%(2020 年约为 3.7 亿吨/年)。

预计 2025 年全球生物基材料的生产能力将达到 287 万吨/年,其中,可降解材料 将以 8.0%的复合增速增长达到 180 万吨/年,产能占比达到 62.7%,为更具市场前景的赛道。

当前部分产能占比较低的创新材料(如 PHA)随着生物制造技术突破,成本持续下降,有望 替代广阔的不可降解材料市场。

食品行业:生物制造颠覆传统方式,替代蛋白或将迎来催化

生物制造创造新的食品原料可颠覆传统的食品供给格局。

据联合国预测,2050 年全球人口将 增长到 100 亿左右,届时地球将无法为人类提供足够的食物,从 1961 年到 2007 年,世界人 均肉类消耗量已经翻了一番,预计 2050 年还会再翻一番。

生物制造通过细胞工厂生产淀粉、 蛋白、油脂以及其他营养功能因子,将颠覆现有食品的生产与加工方式,摆脱人类所需营养 素及天然化合物对资源依赖和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

根据 BCG 预测,预计 2026 年合成 生物技术影响食品饮料的行业规模将达到 57 亿美元,2021-2026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50%。

从 细分领域来看,替代蛋白、食品添加剂、新食品原料、功能食品原料为主要赛道,而麦肯锡 预计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突破。

2023-2030 年之间替代蛋白领域将迎来催化,2030-2040 年之间 功能性营养组分、细胞培养肉等领域将蓬勃发展。

酶制剂:创新驱动国产酶制剂向高端领域迈进

全球市场持续增长,海外巨头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根据 IMARC Group 数据, 2022 年全球 酶制剂市场规模达到 125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将达到 181 亿美元,2023-2028 年期间的 CAGR 为 6.06%。

从企业层面来看,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 年诺维信占据全球市 场约 40%的份额,杰能科占比 25%,整体呈现海外龙头集中度高的特点。

生物制造在酶制剂领域的意义更多在于对酶蛋白进行分子设计和改造,创造高性能工业酶、 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酶不仅参与生物制造过程,本身也是生物制造的重要产品, 酶制剂本身是采用简单原料,通过细胞发酵得到产品,其下游应用领域遍布食品、纺织、饲 料、洗剂剂、造纸、皮革、医药等方面。

根据《我国微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中 国饲用酶制剂占全球饲用酶制剂市场 14%,但在工业酶制剂领域落后国际领先企业,未来立 足于创新驱动,向高端酶制剂领域迈进或将是国内酶制剂企业破局的关键。

生物燃料:千亿市场持续增长,关注“原料”和“品种”进展

生物燃料是将秸秆等植物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制造成沼气、生物制氢、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 等形式的能源。

根据原料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体成型燃料、液体燃料(燃料乙醇、 生物柴油、生物丁醇、生物脂肪烃等)、气体燃料(生物氢气、生物甲烷、生物质合成气等) 和生物电等不同产品类型,其中受到最多关注的是生物液体燃料。

生物燃料以替代化石燃料 为发展逻辑,因此成本敏感度高,生产原料是重要一环,随着生物制造技术促进底盘细胞驯 化,生产原料逐渐由第一代的淀粉和油脂原料向第二代非粮生物质原料(木质纤维素等)转 变,产品也由传统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扩展至生物高级醇、生物脂肪烃等品种。

全球千亿美元生物燃料市场持续增长,2022-2030 年 CAGR 为 7.0%。根据 Energen Research 数据,2021 年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在内的全球生物燃料市场规模达到 1547.6 亿美元

在生物燃料成本持续降低,叠加全球政策驱动下,生物燃料将持续替代化石燃料,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张至 2843.5 亿美元,2022-2030 年 CAGR 为 7.0%。

其中,生物乙醇是 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单独或与汽油混配制成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 最高混合含量达 85%。

根据美国可再生能源协会(RFA)的数据,2019 年全球燃料乙醇年产量约为 291 亿吨,其中,美国和巴西分别占全球产量的 54%和 30%,中国成为第三大乙醇生产 国,约占 4%。

原料端,木质素及一碳气体原料利用;产品端,高级醇等开发是目前及下一阶段生物燃料市 场的重点所在。

以美国、巴西为代表的生物乙醇供应分别以玉米、甘蔗等粮食与经济作物为 原料,存在“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行业正逐步转向以木质纤维素等可再生非粮生物 质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乙醇的生产。

相比于汽油,乙醇的能量密度低、吸湿性高,且 具有腐蚀性,不利于长期储存和大量添加,而碳原子数大于 2 的高级醇,特别是丁醇、戊醇 等长链高级醇具有与汽油接近的能量密度。

同时兼备不吸湿与腐蚀性低的特性,可以与汽油 以任意比例混合甚至完全取代汽油,因而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燃油替代品。

我们认为木质纤 维素、二氧化碳等廉价原料开发后的大规模应用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及高级醇等生物燃料品种 的突破或将是下一阶段生物燃料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重点公司分析

川宁生物:平台与产业基地高效协同,天然产物放量可期

公司合成生物技术平台与产业化协同作用较强。子公司锐康生物(上海研究院)负责合成生 物学选品、体内/体外代谢路径构建、小试前的研发阶段。

成功后向川宁的伊犁和巩留生产基 地交付工艺包,产业化基地再进一步进行百公斤级的中试验证,大规模发酵,分离纯化,直 至最终达到成品及开发应用。

公司合成生物学研究及产业化方向聚焦大宗化学品、化妆品及 保健品活性成分、医药中间体等领域。

锐康具备体内和体外合成生物学技术优势,川宁具备发酵技术、规模化生产等五大优势,分 别保障持续输出高效菌种及工具酶、品种产业化落地。

锐康围绕合成生物学和酶催化技术平 台,在体内合成生物技术路径方面,构建高效工程菌种,目前公司已自有大肠杆菌、酵母、 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共 5 类优质底盘菌种。

选品聚焦高附加值天然保健 品原料、化妆品原料、生物农药、分子砌块、医美原料及动保类产品等,延伸出包括糖苷类 化合物、氨基酸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以及萜类等在内的 100+化合物;

体外合成生物技术路 径方面,以庞大酶库作为支撑,目前拥有 700 万+的自主 IP 酶库、2000+实体酶工具箱、虚拟 筛选以及全尺度模拟,可运用多种代谢推动力推动产物合成。

公司收入规模增长稳健,净利润高速释放。2018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49 亿元,2022 年 增长至 38.21 亿元;利润端,2022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4.12 亿元,同比增长 269.58%。

公 司核心产品包括硫氰酸红霉素、青霉素系列中间体、头孢母核,均为生物制造法产品。

受益 于硫氰酸红霉素、青霉素系列中间体价格持续提升,叠加公司合成生物技术能力及生物发酵 产业化实力的综合助力,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再次实现大幅增长。

根据公司 2024 年一季 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4Q1 实现归母净利润 3.3-3.7 亿元,同比增长 88.09%-110.89%。

选品策略明晰,核心品种有望陆续兑现。合成生物学发展逻辑为选品-研发-规模化生产,规 模化生产是商业本质。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记录。

公司目前的选品的策略为 6:3:1,即 60%的 资源投入到使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目前市场上已成熟的产品,30%的资源投入到开发高附 加值价值的产品,10%的资源投入到创造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的产品中。

天然产物管线丰富,产能布局陆续落地。公司绿色循环产业园位于新疆伊犁巩留县,项目分 两期建设,主要建设可年产红没药醇 300 吨、5-羟基色氨酸 300 吨、麦角硫因 0.5 吨、依克 多因 10 吨、红景天苷 5 吨、诺卡酮 10 吨、褪黑素 50 吨、植物鞘氨醇 500 吨及其他原料的 柔性生产基地。

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记录,一期项目 2023 年 12 月进入试生产阶段,二期项 目将于 2024 年开工,2025 年建成。

富祥药业:替代蛋白赛道蓬勃发展,公司借力构筑新增长点

富祥药业深耕抗生素领域,已实现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布局,是国内 β-内酰胺酶抑 制剂、培南类等原料药的主流供应商。

公司积极布局 CDMO 业务、锂电池新材料、合成 生物学赛道,打造新增长点。近年来,公司在收入端整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利润端,受到 医药原材料 6-APA 价格大幅提升,新增募投项目产能尚未完全释放以及新增固定资产折旧摊 销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人口增长及环境压力驱动新蛋白市场高速发展,微生物蛋白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新蛋白属于 合成生物学与食品科学交叉的领域。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环境压力,未来将形成巨大 的蛋白供应缺口,根据富祥药业官网的数据,预计 2054 年全球食品蛋白的 1/3 将由新蛋白 供应。

据波士顿咨询的研究数据,预计全球新蛋白市场规模将从 2020 年的 1300 万吨增长到 2035 年的 9700 万吨(新蛋白主要包括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和动物干细胞蛋白),并将占到 整个蛋白供应系统的 11%。微生物来源的蛋白将占到新蛋白的 22.7%(整个蛋白供应系统 的 2.5%)。

根据富祥药业官网 2023 年 9 月披露的数据,预计未来 15 年内,通过微生 物合成的替代蛋白产品将占据约 22%的全球食用蛋白市场份额,其产业规模将达到 2900 亿美 元左右,整体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公司在原有化学平台基础上,补充生物发酵产业化基地,合成生物前景可期。

根据公司官网 披露资料,技术层面,2023 年 9 月公司与国内在食品科学领域具备深厚科研能力的江南大学 陈坚院士团队达成合作,未来将共同致力于微生物蛋白的研发,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 企业慕恩生物就微生物蛋白的开发达成合作;

产业化层面,2023 年公司计划于江西规划建设 10 个生物发酵生产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产品包括生物酶制剂、食品原料项目。

目前, 公司已试制成功微生物蛋白(人造蛋白/人造肉),2023 年 11 月控股子公司富祥生物拟投资 建设“年产 20 万吨微生物蛋白及其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

预计 2024 年 7 月建成,建 成后可形成年产 2 万吨微生物蛋白及 5 万吨氨基酸水溶肥的规模。

根据公司公告中的项目经 济效益分析数据,预计此项目满产后公司可实现年新增收入 7 亿元,年新增净利润 1.81 亿 元,此微生物蛋白项目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的重要增长极。

金城医药:具备生物发酵产业基础,关注天然产物品种落地

金城医药专业从事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口服和外用制剂及注射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 品主要覆盖抗感染类、妇儿专科类、肝病类以及营养保健等领域。

公司为生物原料药谷胱甘 肽行业龙头,生物合成产研布局极具国际竞争力。2018-2022 年公司收入端呈现良好增长趋 势,年均复合增长率 13.86%;

利润端,2020 年受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因素影响,归母净利润4.89 亿元,2021 年扭亏后,2022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73 亿元,同比增长 153.15%。

2023 年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市场需求变化,价格下滑,叠加 公司 CMO 产品 HR2002 中间体未实现收入所致。

根据 2024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2024Q1 公司归 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 40%-70%,主要系医药中间体板块产品及烟碱销量增加,以及制剂板 块集采产品销量增加所致。

基于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双平台,公司引入合成生物学技术,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等品种在 技术层面有望受益。

公司已经实现多项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产品落地,烟碱、虾青素、莱鲍迪苷 M 等为新品种,其中,烟碱分为植物提取烟碱和酶法合成烟碱,合成烟碱采用化学 法联合生物酶法合成,烟碱产品产率及纯度高,已实现上市销售;

虾青素已完成 3000 吨/年 产能建设,获批后将正式销售,合成生物业务未来有望成为公司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