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基金投资·公募定投】12制定基金投资计划五步曲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7
第一步:设定投资目标
到买基金的目的,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反应是“赚钱”,其实并非这么简单。基金投资是理财的一环,而理财的目的在于满足生活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应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把基金投资与人生各阶段的理财目标结合在一起,能帮助我们对投资过程进行有效的规划,也使投资变得更加有意义。
投资目标应尽可能量化,例如:希望45岁能买一幢价值200万元的房产,为儿子准备30万元的出国留学教育金,退休前积累300万元的养老金,等等。这些目标可以划分为短、中、长期目标,不同投资目标应有先后次序,以便于逐一规划。一般来说,在既定的投资目标下,如果准备时间不长,就必须提高投资金额;如果投资期间拉长,那么投资金额就可以相应的降低。

第二步:诊断财务状况
大部分投资目标,尤其是中长期目标的实现,都是通过投资风险资产来积累财富。进行风险资产组合规划之前,应诊断自身财务状况。通过分析家庭现有的资产、收入和负担,可以知道到底有多少“闲钱”可用来买基金,将投资的亏损风险控制在个人和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只需制作两张简单的家庭财务报表,列出您或家庭的当前资产、负债、收入等所有与钱有关的资料,这样,财务状况就清楚地呈现在您面前了。

第三步:认清风险偏好
有了目标,也知道了可投入的资金、期限,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基金品种。以小明为例,假定他的远期目标是30年内积累300万元的养老金,每个月投资相同的金额,如果选择年收益率是4%的投资工具,则每个月要投资4457元;如果年收益率是8%,每个月要投资2206元;如果年收益率达到12%,则每个月投资额就下降至1035元。
并不是收益率越高的基金品种就越好,还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自身风险偏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风险偏好是个人在投资方面保守或者进取的态度,是主观的分析。一般来说,风险偏好越高,投资目标达成的期限越长,相应投资工具的风险可以越高,预期的收益率也就越高。

第四步:选择基金品种

不同的基金品种,决定了不同的预期风险收益水平,例如货币市场基金的年收益率大概为2%左右,如果是股票基金,根据海外长期经验,可预期的年平均收益率是10%~15%,收益率虽然高出好多,但有亏损风险。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可考虑通过组合投资降低风险,如50%的股票基金、50%的债券基金。
这个投资组合的中长期预期年收益率6%~9%,如果碰到股市不好的年份,估计损失可达到总资产的10%,但还能承担。
在大类的资产分配决定以后,接下来就该挑选出信誉良好、中长期业绩出色的基金。选择股票基金的时候,采取先选公司后选基金的方法——先选出过去一年旗下股票基金平均业绩位居前10名的基金公司,再从这些公司旗下的总共30只股票基金中选出过去两年同类排名在前1/3的基金,将范围缩小到12只基金,最后从中选取了波动幅度最小的A基金。

第五步:拟订投资步骤
确定投资对象之后,该付诸行动了。投资股票基金的时候,最好不要一次大量买进,在运气不好时可能会有不少的损失。可以考虑将总投资金额分成三、四份,每个月进场一次,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投资。分散入场的方式,可减少所有资金全部买在市场高点的风险。也可以更加小心,多分几份,用一年的时间逐步完成投资组合。
如果是以定期定额为主,例如每个月1000元或2000元投资基金,就自动解决了分批入场的问题,因为定期定额的方式等于是把钱分成几十、上百批入场。定期定额因为分散了投资时点的风险,是相当稳健的一种投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