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的反转和中国未来经济反转的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0

       中国二季度GDP增速6.9%,这个结果好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从三架马车的情况来看,出口增速8.5%,已经逆转了去年-9.5%的数据,这种情况的产生也是主要由于美国经济的转好(这里就不细谈美国经济的好转)。这种逆转同样导致了下游企业出口大增,然后上游企业生产扩张。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增速6.9%,也比去年略高。同样我看可以看到第二产业拉动了2.5%gdp,基本持平。但是受房地产和金融调控,第三产业拉动4.2%的gdp已经下降了0.1%。还有目前的数据看消费增速是下滑的。这种数据结构不支持说中国经济已经周期反转吧,顶多算是L底徘徊。

        周期反转最近很热,热到市场上的资源股已经涨上了天,连自己都觉得自己已经反转了。例如,煤炭,化工等等传统行业今年利润都大幅增长。这就得益于我国的供给制改革了,我所理解的供给制改革无非就是把这些传统行业资源集中起来,集中到几家大型企业,关闭那些中小型的企业,从业形成寡头局面。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行业定价垄断,导致这些传统行业利润大增。煤炭股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当初的黄金十年,这里每个行业的情况我觉得是差不多的,我们重点以煤炭行业来窥探。

        如下图所示,其实自从供给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煤炭产量和需求量几乎是一致的,略少一点而已,而且总产量来讲并没有产生大幅下滑。这是由于我国的供给制改革仅仅只是把行业资源集中,关闭了大量的中小型煤炭企业,这个数字应该在40%左右吧,也就是说,现在是吃饭的人和锅里的饭都没变,但是价格却涨上去了。再来看看16年的情况,全国煤炭产量在“276”行政工作执行的情况下在2016年下半年大幅下滑,山西省的下滑居然达到了20%。导致短期内供给严重不平衡,价格大幅上涨。但是从年度总量上煤炭的总产量却是几乎持平的,在2016年政府大概减少了5亿吨的落后产能,但是有扩产了5亿产能,减少的产能都是小型企业,增加的却都是国有大型企业。这样一来一回,几乎形成了寡头垄断。在17的中报,煤炭股出尽了风头,当然也包括其他类似的周期股,例如化工等等。但是实际情况是这种我觉得就是虚假的周期复苏。而且最近国务院下发的“通知”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了大型煤炭企业要大规模扩产,可以看到的是这种价格应该会在下半年大幅下降。

  


     既然这种周期复苏是假象,那么我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发展方向我觉得还是应该聚焦在新的工业革命。从数据来看

1: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2.0%,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6和5.2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快2.6和2.5个百分点

2: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57亿元,同比增长31.5%,比上年全年加快23.0个百分点这说明什么呢,我国产业升级的动能非常强劲,而且速度在增快,尤其是利润,去年全年工业利润增长是很快的,全年增长8.5%,今年的增长还能保持这个速度,非常了不起,这也说明,我们正在从2015年经济最差这个坑里面爬出来。而且我们经济发展靠的不是煤炭这些落后的产业,我们的周期要想真正的反转继续得靠这些新的生产力,我们只有在新的工业革命中脱颖而出才能取得继续的发展,现在这些传统行业的短期好转只是一个假象罢了,这个假象在下半年随时可能会破灭,我们未来的新周期股现在正在萌芽之中。比如京东方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面板生产商,特别是oled,预计今年利润能达到接近千亿。

       目前各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如特斯拉这些。但是,从目前世界各大领军企业的布局来看都指向了人工智能,谷歌,苹果,阿里,亚马逊都在研究人工智能。这个方向几乎就是新的工业革命,我国在人工只能领域的优势在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完整的产业结构为中国提供了海量的学习数据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处于领先的只有语音识别,在计算能力方面却是最为薄弱,核心的计算芯片我国几乎都不能自主生产,这些技术主要掌握在英伟达,英特尔,AMD手里,而这些美国公司已经禁止向我国供货。(英伟达去年也是美股的大牛股)。所以,我国目前最不敢不重视的就是国产芯片的研发,国家从前年开始就投入了巨大的资金,预计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开始产生效果,所以人工智能第一波先看国产芯片

全部讨论

2018-05-05 09:48

现在回头来看,判断依然有效$紫光国芯(SZ002049)$$北方华创(SZ002371)$ $兆易创新(SH603986)$

2021-10-21 14:56

多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