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亿!史上首次负增长!明天股市又要凉凉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这个周末静悄悄,没啥大新闻,唯一值得一说的就是4月社融数据了,新增-1987亿,去年同期是1.2万亿。

社融就是社会融资,指的是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里面借到的钱,这里面包括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

社融数据分存量和增量,目前总量是390万亿左右,之前每个月的增量基本上都在万亿以上。社融增量越高,意味着大家借钱的动力越多,经济也越好,所以4月份直接干了个负数出来,有点小意外。

经济不好大家都知道,但也不至于这么不好。

社融是负数,说明大家还贷款的量比借贷款的量还大,这里面主要出问题是住户贷款,4月份减少5100亿。除此之外,因为一季度很多银行追求开门红,投放了大量贷款,我前段时间也疯狂收到银行办贷款的电话。这部分贷款,有些在4月份还回去了,所以数据就变负了。

所以我觉得实体经济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也没有数据呈现出来的那么差,不知道对明天盘面有什么影响。股市反映的是预期,4月份的事情,杀伤力应该没那么大。

A股搞了30几年,名声越搞越臭,很多老百姓根本不相信股市能赚钱,炒股跟黄赌毒没啥区别,所以老百姓宁愿把钱存银行、买国债,吃2%左右的利息,也不愿意买5%股息率的股票。

老百姓总觉得把钱存银行就绝对安全,其实并不见得。换种说法,如果股息率5%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这些国字头的银行股出现系统性风险,那么你把钱存到银行,藏在床底,或者买个保险箱锁起来,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

周五央妈发布了《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钱去向了哪”(贷款)和“钱留在了哪”(存款)这两个问题,解释得很清楚。

贷款这一块,数据显示,3月末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住户贷款分别达163 万亿元、81万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的66%、33%,企业是贷款的大头。也就是说,贷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居民购房和消费。

企业借钱是为了搞生产,比如买设备、发工资等等,所以企业的支出,大部分都转化成了居民的收入。

所以存款这一块,数据显示,2024年3月末,在约296万亿元的存款总盘子中,居民、企业、政府各49%、27%、14%,分别较疫情前的019 年上升7.1个、下降4.2个、下降3.3个百分点。大部分的存款,都在老百姓手里。

如果经济好,老百姓的花钱愿望高,去吃喝玩乐,这部分支出又会转为企业的收入,然后货币就可以很流畅地在社会流通。

央妈投放的货币增量是够的,但是堵点在老百姓这一块,所以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是,以后银行存款、国债的利率会越来越低,国家要出力气把老百姓的钱逼出来。

怎么逼呢?

第一,降低存款利率。这个不多说,都知道了。

第二,不让银行推出高利率的储蓄产品。很多银行的中长期大额存单已经不让卖了。

第三,推动居民储蓄入市。这一点易村长在的时候就大力提倡过,而且一度很成功,19-21年,权益类基金规模增加了几万亿,结果后面大家都知道了。新村长肯定还得搞,但前提是股市要稳定,所以引导险资入市、降低基金管理费、清扫劣质公司、取消外资盘中资金动态展示等等,可能都是为这个更宏大的目标服务的。

当然了, 话又说回来,有些事情不是想办成就能办成的。我从2016年毕业就在金融行业,干了七八年,亏了很多钱,至今收获的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要赌某一件事情一定会发生

往小了说,不要赌茅台一定不会倒,不要赌某个牛逼的基金经理可以一直牛逼,不要赌某个行业的投资逻辑一定不会被打败。

往大了说,不要赌我们一定能……算了我还是不说吧,狗命要紧。

所以我现在的投资思路就是不单押某一个赛道或者某一类资产,尽量多元化配置,包括多行业、多资产、多市场,不给自己犯大错的机会。进一步细讲的话,大概是这么个思路:

多行业,比如银行、消费、医药、半导体……

多资产,比如债券、货币、股票、原油、黄金……

多市场,比如A股、美股、越南……

不管我们的愿望是什么,意识不决定物质,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钱是自己的,亏了没人会补给你,所以还是苟一点好。

再看几个新闻:

1、4月CPI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0.1%。

算是个小利好吧,消费端有回暖。

2、北向交易的实时成交额及每日额度余额的调整将于5月13日正式实施。

前面聊过了,我觉得不是啥好事,有点掩耳盗铃了。

3、涉药明系新版《生物安全法案》将于15日举行,美药企合同豁免权或延长8年。

港股的药明ADR周五涨了接近8%,持有药明的小伙伴,明天要吃肉了。

4、江信基金五位高管同日离职。

搜了一下, 江信基金是个公募,管理规模28亿,业内垫底。如果不是犯了事的话,我估计就是因为管理规模小了,赚不到什么钱,所以一帮人提桶跑路了。

周五传出消息说丘栋荣要离职,十有八九是真的。公募基金的限薪令,会让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后面肯定还会有大量基金经理离职。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