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扒出来了!国家队偷偷抄底这类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红利资产继续暴走,尤其是港股那边,不少跟踪港股红利的ETF都暴涨5%以上。

昨晚跟大家聊过港股可能取消红利税,今天港交所的回复是:不予置评,说明这个事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哪怕没确定,至少也在讨论中了。

这一波红利资产的大爆发,和2016-2017年的白马股集体牛市,在环境上太像了。

2016年刚从股灾里走出来,今年是经历了沪深300连跌3年;

2016年是刘姓新村长刚上任,今年是吴姓新村长刚上任;

2016年打击炒小炒新,今年降低退市门槛,打击的也是小票;

2016年经济遇到下行压力,CPI降到负值,国内消费能力赶不上制造能力,今年也是一样的情况。

当然了,历史不可能简单复制,但是相似的环境下,资金做出了相似的选择,一定是有道理可讲的。

我现在越来越怀疑国字头的资金,包括险资、险资旗下的私募、社保基金等等,这几个月都在悄悄通过南下通道去买港股。甚至有一种可能,取消港股印花税的事情其实早已经确定了,所以国家队才敢毫无顾忌,连续3个月疯狂扫货港股。

而且如果大家关注过南向资金的实时流入情况就会发现,曲线的走势极为平滑,完全不被指数带着走,感觉就跟机器下单似的。

国家队通过南向通道买港股,相比直接买A股,有几个好处:

1、给港股注入流动性,维护港股市场稳定,这个不解释了。

2、港股同一家公司的股价普遍比A股低,但是每股分红一样,所以买港股,可以得到比买A股更多的分红

3、通过刺激港股上涨,来带动A股上涨。港股平均每天才成交1000-1500亿,只有A股的零头,所以通过买A股来带动A股,可能比直接买A股的效果还好。

不得不说,国家队这一招,用得相当高明。

我个人觉得,红利资产后面还有空间,我的组合里也配了相关的基金。

不过红利资产在逻辑上,也存在一些隐患。

首先,显而易见的一点,高股息涨多了就不是高股息了。本来股价20块,分红1块,股息率5%,如果股价涨到40块,分红还是1块,股息率变成2.5%,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这还是假设业绩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后面红利资产业绩变脸,那结果更惨。现在全国只剩下6个城市没有放开限购,但是房地产还没见底,4月份住房销售面积同比-40%。

红利资产里面,包括银行、家电等等,业绩都和房地产挂钩。一旦出现业绩下滑,估值又在高位,就有可能面临戴维斯双杀,那后果就惨了。

第三点,一季度公募基金主要加仓的方向,就是金融地产、公用事业和消费服务,说白了就是红利资产。如果红利资产继续暴走,基金经理砸不砸盘,这也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所以如果要我回答,红利资产能不能买,我觉得短期涨多了可能有调整,但是长期应该还有空间,而且空间不会小

港股的红利指数去年涨了7%,今年涨了23%,A股的中证红利指数从2019年开始,一共涨了50%,这几个数字无论如何都配不上是一轮大行情的涨幅。

有读者可能反驳,特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长江电力中国海洋石油一个个都涨这么高了,现在吹红利资产,不是叫人接盘吗?

这种思维其实是错误的,做投资,千万不能刻舟求剑,拿着过去的K线看未来,不然看啥都感觉高,下不了手。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2016-2017年那波白马股大牛市启动前,美的股价是10块钱(除权后),2016年7月份,美的突破了2015年的历史新高,涨到了16块,2017年的6月份再次翻倍,涨到32元,最终2017年末涨到了50元。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时间回到2016年7月份,当你看到美的刚刚突破历史新高,走出了这样的K线,你敢买吗?

如果不敢,又怎么享受到后面这一波呢?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