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利息收入
2022年延续了宏观经济下行净息差带来比较大的压力,2022年8月到11月间,市场利率到达最低点,也是第四季度净息差的最低的原因。同时今年年初还会持续释放一部分来自LPR利率降息对存量贷款收益率的压力。但是宏观经济的走好市场利率上升也缓解了一些来自LPR利率压力。笔者预计,今年的净息差会前低后高。到了第四季度利息收入可观。

2022年平安银行净息差整体相对稳定,资产收益率不同程度收到降息影响出现下滑。吸收存款方面,存款占比提升但是利率却没有因为降息周期而下降,反而是上升的。而债券和同业方面跟随利率下降符合预期。笔者认为在降息周期应该加大同业存单的发售,而不是增加存款。
2023年我认为市场利率大概率都是上升,因为疫情和房地产已经放开。经济下行就此打住。资产荒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尽管外需会走软,但是内需对货币的需求更为强劲。
3.2非息收入
非息收入主要看手续费收入,其他非息收入受到汇兑收益影响很大,这个波动大不稳定一般不分析。手续费收入方面负增长不好看,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市场走势不好,基金销售遇冷,另一方面是因为宏观经济持续不好,消费不好。这一块预计到2023年如果中国央国企估值重估行情足以带起一波较好的行情基金销售也会回升,疫情和房地产放开也会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回暖,信用卡手续费也会有所上升。
4.1信用成本与资产质量分析
2022年平安银行对于债券投资方面的信用减值损失是负的,使得信用减值损失总量低于2021年,释放了一定的净利润增速。贷款方面的信用减值损失继续提高了计提的量,拨备覆盖率290.28%,拨贷比3.04%来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不用计提太多的减值准备。信用减值损失本来就是用来平滑经济周期对净利润冲击用的,够用就行了。而债券投资方面资产的信用减值损失为负,减少资产减值准备。结合我国金融监管最新出台的关于不良资产方面的规定分析,平安银行在非贷款类资产方面的计提应该是够的了。
平安银行贷款资产质量核心指标:不良贷款生成率1.67%高于2021年的1.25%,反映了2022年复杂多变的实体经济比较艰难。

通过减少信用减值损失的方法增加净利润也是今年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核销方面依然延续了较高的核销与清收额,尽管核销很多,但是回收也很多,长期来看真正的损失其实也没那么多。
4.2营运成本方面
运营成本方面成本收入比27.45%,较去年有所下降,是净利润增长的又一动力。这一指标下降,是因为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持续深入的使用科技,提升了管理效率。
注意:笔者所有分析皆建立在已有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如突发情况改变既定宏观经济环境则关于2023年的判断则不再适用。笔者坚定认为,2023年外需切换为内需的经济增长宏观环境更有利于银行股进入顺周期。
$中国平安(SH601318)$ $平安银行(SZ000001)$ @今日话题 @问鼎资本-张佳男
#2023投资炼金季#
全部讨论
1,平安银行2023年核销与处置不良贷款所耗用的贷款损失准备651.32亿,不良贷款比年初增加35.86亿,即使直接相加,平安银行2023年不良贷款生成额最低也有687.18亿,“不良贷款生成率1.67%”,怎么来的?
2,目前,银行板块总体相对于基本面非常严重低估,投资价值巨大;对目前价位(估值)平安银行的投资价值,我也非常看好。这一点,我在五个月前雪球文章巜银行股投资思考:平安银行股价比上年初高点腰斩,与基本面无关,只与市场先生有关》中,已表达了这一观点。
3,上述两方面,并不矛盾。
$平安银行(SZ000001)$
RORWA不高,没什么前途。还是要等小昭的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