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的修正思考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31喜欢:9

$瑞幸粉单(LKNCY)$ $瑞幸咖啡(LK)$
之前开始建仓瑞幸时写了自己的估值思路,现在回过头来看,思路错了一大半,股价还涨上去了,这恐怕就是典型的运气好吧……
随着仓位的加重,对瑞幸的关注越来也多。去了趟日本,跑了好几家周边的瑞门店跟店员闲聊,也跟百亿私募出来的基金经理请教了业内的主流想法。
现对上期文章做一个修正,先说结论:值得重仓的底部市值为300亿,对应股价13美金。重新定义瑞幸产品,从咖啡调整为提神饮料。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净利润率下修为10%。开店数见顶后重点关注如何回报股东。
瑞幸23年的分水岭,就在库迪出现后开打价格战。上半年的年报瑞幸的经营利润有17%,下半年就只剩8%了。上半年的店均对应营业额是220万,下半年210万(不是每家店卖多少营业额,因为营收里还含了卖给加盟商设备钱,物料钱,快递费,但粗粗用来估算也凑合能用。详细拆分只能等年报公布了)。瑞幸用9.9+加速开店反击后,股价一路走高,因为此时进入了高速增长模型给的估值倍数高。而后续股价下跌,因为市场主流观点认为天花板已到且提价效果不确定(我自己瞎猜的)。我是在库迪被打趴下后建的仓,逻辑是马上要一统江湖了,短期也不会有资本敢再发起一次价格战,觉得瑞幸可以恢复上半年17%的op margin,税收抵扣优惠后有望做到15%净利润率。咖啡有成瘾性,会持续带来复购所以瑞幸是一门好生意。现在反思这逻辑是漏洞百出。我跑了好几家瑞幸自营店,有早上上班族高峰,有中午饭点后,有商场千杯人流店,有社区店(周边不远还有个中学所以也算学生客流交叉)。即便是10°天气,那天早上我还穿了件薄毛衣,桌面上摆满满的依然是冰饮,生椰拿铁橙c柚c茶咖,几乎没看到美式/拿铁。当时也没多震惊,毕竟早就接受瑞幸是个奶茶店了。后来去日本转了一圈咖啡店,美式最多,拿铁少一些,没怎么看到甜味咖啡了(当然可能跟咖啡店都卖甜蛋糕有关)才一下子想通了。瑞幸根本不能用同是东亚人种国家如日本韩国或台湾省的咖啡人均销量来对比,喝的不是一个玩意儿。当然也许未来会向他们靠近,但天花板一定不能这么算,起码三年内不可以。从最早喝有糖咖啡到最后爱喝黑咖需要一个很长的市场教育过程,并不是说黑咖高级,而是成瘾后(一天两杯+)没法一直喝含糖或拿铁,热量太高了,而没成瘾之前肯定是有糖有奶的咖啡好喝多了。所以瑞幸究竟做的是什么生意呢?我理解为是提神饮料,它比奶茶这门生意好一点,因为想到咖啡多半是正能量的,如提神拯救社畜,或晒太阳放空。而奶茶就容易想到变胖。(其实咖啡因含量和热量都差不多的,纯粹是先入为主)。因此瑞幸同样存在奶茶行业的问题,需要不断推出新品,不可能像传统咖啡生意那样,美式拿铁espresso几个一成不变的菜单就够了,而持续打造爆品是几乎不可能的,经营上难度很大。瑞幸的基本盘是稳固的,因为门店最多就是写字楼,它解决的是上班族提神的需求。之前有库迪,现在有肯德基逐步侵蚀。肯德基算是看明白了,苹果美式,爆汁橙汁美式,生椰拿铁,这才是中国目前咖啡消费人群的入门首选,如果上班路上有肯德基,买一杯带去公司是很方便的,而且肯德基还用了咖啡月卡这种黏性手段,在客户转化上是有一点点护城河的。麦当劳虽然慢了一步,但我想要学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故已看淡库迪的竞争了,一旦竞争对手把这想通,瑞幸就只剩一个先发的心智优势,和些许写字楼地理位置优势,产品差异化是极小的。长期利润率能做到10%就很不错了。那么10%利润率再对应10倍估值,按短期终局2万家店,四五百亿市值不算低估了。长期就要看整个国内咖啡市场的发展了。毕竟咖啡因是成瘾的复购赛道,若能保持同店量价齐升,那么给20倍估值去到一千亿市值也是合理的。最后还得考虑大正资本如何回馈股东,如果一直无法拿到批文回主板上市,它50%股份没法二级市场出售,是否会协议转让?那么每年稳定的股息回报率就很关键了,这是卖个好价钱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大概率就是capex开支的顶峰了,快的话下半年就能知道管理层会如何配置溢出的fcf。

全部讨论

个人觉得投资没必要分析那么细,分析太细会基于太多假设,假设太多出错的概率大很多。
其实就3个问题:
1.中国未来10年的咖啡市场会不会持续增长?也别区分速溶还是到店了,龙头公司会都做;
2.小店模式有没有竞争壁垒?倒过来想,没壁垒谁都可以开连锁小店,有钱就行;
3.小店模式的龙头会不会是瑞幸?
3个yes就重仓。

1. 日韩喝非美式的人相对少,瑞幸非美式的人多, 推理到 中国人咖啡因依赖低这里非常有问题的。 -》 除了最近出的轻咖,其它的非美式饮品咖啡因含量一点都不低,最安全的结论只能是中国咖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10%的利润率为什么是10PE? 这个估值法没见过
3. “美式拿铁espresso几个一成不变的菜单”硬币的另一面是 瑞幸出海就会对这类咖啡厅降维打击。
4. 麦当劳和肯德基,出新口味和酷迪高仿有什么差别呢?我觉得只能是弱化版库迪

你说实话,这里的股东不会认可的,这些股东全是一群外行人

横向对比海底捞和百胜现在都是快20x的估值,瑞幸自己直营店也是占大多数,现金流长期肯定比利润要好很多的,海底捞现在都有900亿。另外快取店的选址差异还是有的,一个店就小几十平,麦当劳和百胜没法对着开,毕竟主业是餐饮靠的还是店中店平摊租金成本。瑞幸更像是便利店,自取占大头外卖就20%左右,建店思路不一样便利度的差距也很大。

新加坡很多店都带座位,不仅仅是外卖!目前开了40家了,回国前经常喝!

04-07 14:15

很好的总结,但是可能低估了2点。一个是卡位的力量,一个是出海平替星巴克的可能。

04-07 13:06

有一定道理,我在新加坡人均年杯数100多杯,同样地段门对门的瑞幸还是比当地品牌的人多,虽然我觉得当地手工巴士乳的咖啡比瑞幸的咖啡好喝很多。这说明瑞幸还是有一套东西的,入就完了。

04-07 19:16

从需求端(中国会有多少咖啡人口,每人每年喝多少杯,瑞幸占多少)算一下,你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04-09 18:11

肯德基、麦当劳的咖啡口味相比瑞幸怎么样?

04-10 16:40

分类是分析师和咨询师们搞的噱头,分类的越细,越有助于他们培育自身职业形象。
我以前投资消费品赛道的早期公司(电子烟、面膜)时,慢慢领悟到这个道理。
投资搞这些分类没用,因为优秀的公司在这方面是专业的,不要试图去教育消费品专家们应该做什么。具体说,什么提神饮料咖啡拿铁Expresso, 各类咖啡豆,他们都会做,都能做,都知道动态的去做。一句话,这不是区分优秀公司和普通公司的标准。
消费品公司首要就是卡在一个能宽广的赛道中,且具有足够的壁垒(例如产品力、品牌、 团队执行力)去持续赚稳定的钱。
思考瑞幸,就是看咖啡这个品类在中国有没有前途,能不能赚到钱,以及他们这个品牌未来十年能否生存并占据牢固的市场地位。
能13块买到当然好,我也有几千万刀闲钱可以调拨来买入,但市场未必给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