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1

$中信证券(SH600030)$ $海通证券(SH600837)$ $中国银河(SH601881)$

【7月IPO“零申报”内情:早已成常态 与审核放缓无关 不可强关联】

券商的人都明白,因为年度报表有时效,大部分公司都需要在6月30日之前申报,否则需要补充新的财报,就会影响进度。

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股民却遐想连篇。每年都可以幻想一次。

----------------

与6月IPO申报潮相比,7月受理数有所降温。

沪深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23年7月IPO受理数为0,这与同年6月多达246家的新增受理数相比确实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这引发市场的关注。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7月“0申报”的情况较为少见,并指出审核注册放缓。

但据信风复盘数据来看,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系,7月受理数有限乃至“0申报”已然是IPO的常态。

沪深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A股IPO受理数为3家,分别是创业板项目慧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项目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板项目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7月受理数为2家,分别是创业板项目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项目拓荆科技(688072.SH),主板项目数则为0。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历年的7月份本就是IPO受理阶段的一个“淡季”月份。

一定程度上,这与多数企业抢抓上半年末申报时点,已在6月底前完成递交有关,而并不能视为“IPO审核放缓”的信号。

6月之所以成为IPO申报旺季,是因为企业以12月31日作为申报基准日需要3年完整报告期,这导致多数企业需要在6月末之前递交材料,才能保证财务资料的有效性。

因此6月申报潮后,7月的受理数自然有所下降。

事实上,即便是往年显示受理于7月的企业,并不意味着递交申报材料也发生在7月,个别企业在6月递交材料后,存在部分问题需要与监管层沟通,因此材料受理及挂网的时间有所推迟。

除此之外,每年的第四季度亦是IPO申报热潮,这是因为多数企业需要以6月31日作为基准日,这同样会导致次年的1月A股IPO受理数呈现数量较少的现象。

沪深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IPO受理数只有1家创业板项目江苏新视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月则有8家,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各有2家、2家和4家;2021年1月则共有8家,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有1家、1家和6家。

不过当下全面注册制改革后,IPO的从严审核仍然是大势所趋。

2023年6月,A股IPO新增受理数为246家,同比下滑44.47%。

各大板块新增受理数下滑颇为显著。2023年6月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的新增IPO项目受理数分别为60家、43家、83家和60家,分别同比减少了50%、51.14%、41.96%和34.78%。

尽管如此,但7月IPO“0申报”只是财务基准日规则要求下出现的正常情况,与审核节奏的放缓之间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

□ .郑.敏.芳  .华.尔.街.见.闻

全部讨论

2023-08-02 17:10

为先正达攒血呢!

2023-08-02 17:04

说白了,意淫利好,,,,到8月,一看又是几百家,,

2023-08-02 17:01

一年不上个800-1000ipo,怎么有科学性,没有了大跃进,收入降低了就不科学了!